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定子漏抗计算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东 吴新振 +2 位作者 马伟明 郭云珺 陈俊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获得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基波和3次谐波等值电路中的定子漏抗参数,提出了基波和3次谐波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计算。从槽比漏磁导公式出发求出了基波与3次谐波下的定子槽漏抗。考虑了十五相感应电机... 为获得非正弦供电十五相感应电机基波和3次谐波等值电路中的定子漏抗参数,提出了基波和3次谐波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计算。从槽比漏磁导公式出发求出了基波与3次谐波下的定子槽漏抗。考虑了十五相感应电机定子绕组基波电流与3次谐波电流产生磁势之不同特点,由各自谐波比漏磁导求出相应的谐波漏抗。通过引入气隙电流和镜像电流,用数值法计算线圈间端部电感作为求取基波和3次谐波端部漏抗的基础。分析计算表明,定子整距集中绕组的3次谐波槽漏抗为基波槽漏抗的3倍,但对谐波漏抗和端部漏抗无此比例关系成立。在基波电压下对十五相感应电机样机进行了堵转实验,短路电抗实测值与定转子漏抗计算值相互吻合,间接验证了该文所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非正弦供电 定子漏抗 谐波 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变换器定子漏抗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5
2
作者 戈宝军 张大魁 +1 位作者 梁艳萍 李发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7,22,共4页
能量变换器(Powerformer)是无需借助升压变压器便可直接并网运行的新型高压发电机,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作为定子绕组,为便于电缆绕制与成型,绕组通常设计成多层同心式,定子槽为多层圆形槽,这与普通交流电机的不同,因此... 能量变换器(Powerformer)是无需借助升压变压器便可直接并网运行的新型高压发电机,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作为定子绕组,为便于电缆绕制与成型,绕组通常设计成多层同心式,定子槽为多层圆形槽,这与普通交流电机的不同,因此它的槽漏抗和端部漏抗算法也与普通交流电机的不同。文章针对能量变换器多层同心式绕组和多层圆形槽的特点,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其槽漏抗和端部 漏抗进行了建模,给出了定子漏抗计算方法与实例计算结果,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发电机 能量变换器 定子漏抗 计算 电力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相感应电机对称缺相运行时的定子漏抗计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晓钦 王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31,共7页
定子参数计算是应用等值电路进行多相感应电机对称缺相运行性能分析的基础。通过引入关联矩阵反映所缺相数,分别对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端部漏抗进行计算,得到了十五相感应电机缺一个五相、两个五相绕组对称工况下的定子漏抗。计算结... 定子参数计算是应用等值电路进行多相感应电机对称缺相运行性能分析的基础。通过引入关联矩阵反映所缺相数,分别对定子槽漏抗、谐波漏抗、端部漏抗进行计算,得到了十五相感应电机缺一个五相、两个五相绕组对称工况下的定子漏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整距集中绕组的十五相感应电机,缺少五相或十相后,每相槽漏抗不变,谐波漏抗增大,而端部漏抗减小,故对称缺相运行工况下的定子漏抗参数与正常工况下并无明确倍数关系。在正常工况及缺十相对称运行工况下对十五相感应电机原理样机进行了堵转试验,试验测得的短路电抗与计算值相互吻合,间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相感应电机 对称缺相运行 等值电路 定子漏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模型对湖南电网暂态稳定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军英 陈辉华 唐外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网稳定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湖南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研究后的综合负荷模型与传统负荷模型有相同的感应电动机比例及恒定阻抗比例,但感应电动机定子漏抗较小。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和基于负荷特性研究后的负荷模...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网稳定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湖南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研究后的综合负荷模型与传统负荷模型有相同的感应电动机比例及恒定阻抗比例,但感应电动机定子漏抗较小。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和基于负荷特性研究后的负荷模型分析了湘鄂联络线的暂态输送能力、不同负荷水平下湘中负荷中心的暂态稳定水平;并与基于传统负荷模型的湖南电网暂态稳定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负荷特性研究后的负荷模型时,湖南电网暂态稳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电网 负荷模型 输送能力 暂态稳定 定子漏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