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谵妄患者时间定向护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巍 周挺 +1 位作者 王弋 陈灵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促使ICU患者减轻其谵妄程度。方法选取48例居住ICU>2周的患者,实施2周时间定向护理,采用据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ICU)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CAM-ICU评分显著(P<0.01)。结论对ICU长期居住患者进行时间定向护理,可有... 目的促使ICU患者减轻其谵妄程度。方法选取48例居住ICU>2周的患者,实施2周时间定向护理,采用据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ICU)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CAM-ICU评分显著(P<0.01)。结论对ICU长期居住患者进行时间定向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谵妄程度,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谵妄 时间定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万鹏 黄俊 +2 位作者 谭鹤群 朱明 赵竣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5,共8页
针对目前淡水鱼前处理设备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定向喂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鱼体定向整理设备缺乏等问题,该研究以鱼体腹部横截面近似为楔形的典型大宗淡水鱼鲫鱼为研究对象,在鱼体腹背受力挤压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淡水... 针对目前淡水鱼前处理设备主要采用人工进行定向喂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鱼体定向整理设备缺乏等问题,该研究以鱼体腹部横截面近似为楔形的典型大宗淡水鱼鲫鱼为研究对象,在鱼体腹背受力挤压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淡水鱼鱼体腹背定向方法,同时分析了鱼体腹背定向机理,设计并试制了淡水鱼鱼体腹背定向试验装置。选取鲫鱼为试验对象,以定向成功率和定向时间为试验指标,对淡水鱼鱼体腹背定向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辊形、对辊间隙、鱼体输送速度、对辊转速等装置主要参数对鱼体腹背定向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间的最优水平组合为:对辊间隙50 mm,对辊转速50 r/min,鱼体输送速度0.6 m/s时,在此最优水平组合下,定向成功率为100%,定向时间为0.55 s,试验装置工作运行参数最佳。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淡水鱼鱼体定向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淡水鱼前处理 腹背定向 试验装置 定向时间 定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在振动平台上的头尾定向规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向云鹏 谭鹤群 +2 位作者 万鹏 黄鹏飞 杨重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倾斜振动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白鲢在倾斜振动平台上的运动规律。采用Matlab软件对白鲢鱼体在倾斜振动平台上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定向时间随激振力大小、激振力与台面夹角、台面倾角、激...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倾斜振动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白鲢在倾斜振动平台上的运动规律。采用Matlab软件对白鲢鱼体在倾斜振动平台上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定向时间随激振力大小、激振力与台面夹角、台面倾角、激振力频率变化。选择质量为1kg左右的白鲢,分别以试制的振动定向设备和高速摄影仪为试验装置和监测装置,通过数值模拟其在不同输入参数条件下的定向时间和定向成功率,得到台面倾角、激振力大小、激振力与台面夹角、激振力频率等因素对白鲢定向时间和定向成功率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和定向试验均表明,采用倾斜振动平台可以实现鱼体的头尾定向,在适宜的参数范围内,定向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且定向时间随台面倾角、激振力大小、激振力与台面夹角、激振力频率的增大而降低。数值模拟结果与定向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所建立的鱼体运动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鱼体在振动平台上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振动定向 头尾定向 定向时间 激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期待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邱俊杰 毕翠华 +1 位作者 袁祥勇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3,共9页
时间期待是指个体利用环境中的时间信息预测目标刺激何时出现的能力。相关的认知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形成过程,如痕迹条件反射模型、双加工模型、动态注意模型、时间定向理论等;另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更新过... 时间期待是指个体利用环境中的时间信息预测目标刺激何时出现的能力。相关的认知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形成过程,如痕迹条件反射模型、双加工模型、动态注意模型、时间定向理论等;另一类侧重于解释时间期待的更新过程,如策略模型和时间再定位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时间期待激活的脑区不同,表明时间期待的产生和更新过程存在分离:期待的产生激活与运动有关的左侧脑区,而期待的更新激活与控制有关的右侧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期待 变化先期时间 节律性时间期待 时间定向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S-CS优化算法的个性化旅游线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侯乐 杨辉华 +2 位作者 樊永显 李灵巧 蒋淑洁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针对迭代局部搜索(iterated local search,ILS)算法求解旅游线路时间花费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ILS结合布谷鸟搜索(cuckoo search,CS)的优化算法,来优化旅游线路的时间花费。该算法首先根据相关目标和约束采用ILS算法求解旅游景点及初... 针对迭代局部搜索(iterated local search,ILS)算法求解旅游线路时间花费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ILS结合布谷鸟搜索(cuckoo search,CS)的优化算法,来优化旅游线路的时间花费。该算法首先根据相关目标和约束采用ILS算法求解旅游景点及初始旅游线路,然后在满足旅游景点时间窗约束及景点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CS算法进一步最小化旅游线路的时间花费。该研究获得的线路更符合旅游习惯,并且旅游时间花费更少。通过Daminaos数据集和桂林景点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相比于仅使用ILS算法所规划出的旅游线路,平均时间花费减少8%,更符合用户旅游选择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线路规划 迭代局部搜索 布谷鸟搜索 时间窗的定向问题 时间窗的旅行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H_∞ directional control for a sampled-data autonomous airship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曰英 王全保 +1 位作者 周平方 段登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339-1346,共8页
A robust H∞ directional controller for a sampled-data autonomous airship with polytopic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was proposed. By input delay approach, the linearized airship model was transformed into a continuous-ti... A robust H∞ directional controller for a sampled-data autonomous airship with polytopic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was proposed. By input delay approach, the linearized airship model was transformed into a continuous-time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 Sufficient conditions were th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which guarantee that the system is mean-square exponentially stable with H∞ performance. The desired controller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obtained condi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guaranteed minimum H∞ performance γ=1.4037 and fast response of attitude for sampled-data autonomous airship are achieved in spite of the existence of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airship H∞ directional control sampled-data system polytopic parameter uncertainty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s of texture and grain boundary plane distributions in a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7
作者 方晓英 王卫国 +2 位作者 郭红 秦聪祥 周邦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363-3368,共6页
The grain size, textures and grain boundary plane distributions in a cold-rolled and anneale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BSD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llowing cold rolling with ... The grain size, textures and grain boundary plane distributions in a cold-rolled and anneale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BSD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llowing cold rolling with the thickness reduction of 85%,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780℃) annealing brings an extremely sluggish grain growth and no grain texture develops when the annealing time varies from 5 min to 480 min. The free energy reduction of the system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grain boundary plane re-orientation in addition to minor grain growth because the distributions of grain boundary planes are moderately preferred on { 100} according to the five parameter analyses (FPA) concerning the grain boundary plan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n the case of high-temperature (1 000 ℃) annealing, the average grain size does not increase until annealing time is prolonged to 90 min, after which extensive grain growth occurs and strong {100}(hkl) texture emerges whereas nearly random grain boundary plane distributions are observed. The free energy reduction of the system is most likely attributed to the selectiv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texture grain boundary plane EBS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