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场中Bi-Mn合金中MnBi相定向排列组织的形成规律和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晖 任忠鸣 +4 位作者 李喜 高云 晋芳伟 邓康 徐匡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7-21,共5页
研究了 Bi- Mn合金从固液两相区开始凝固 ,合金中 Mn Bi相在磁场中形成定向排列组织的临界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实验研究表明 ,Bi- Mn合金中 Mn Bi相在磁场中的定向排列能够迅速形成 ;Mn Bi相形成定向排列组织所需的临界温度随外磁场强度... 研究了 Bi- Mn合金从固液两相区开始凝固 ,合金中 Mn Bi相在磁场中形成定向排列组织的临界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实验研究表明 ,Bi- Mn合金中 Mn Bi相在磁场中的定向排列能够迅速形成 ;Mn Bi相形成定向排列组织所需的临界温度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恒温温度相同时 ,6 % Mn合金形成定向排列组织所需的临界磁场强度高于 3%Mn合金。在临界值以上 ,定向排列因子Γ随恒温温度的升高和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理论分析结合实验研究表明 ,合金中 Mn Bi晶体在磁场中取向的机制主要是旋转取向 ,晶体取向驱动力主要是晶体具有磁各向异性 ,在磁场中磁化过程中所受的磁力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规律 磁场 BI-MN合金 MnBi相 定向排列 临界条件 形成机制 铋锰合金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剑锋 路瑞娥 +1 位作者 付比 张新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4-519,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定向排列的Co0.8Zn0.2Fe2O4/PVP纳米纤维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定向排列的铁氧体纳米纤维.对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及Co0.8Zn0.2Fe2O4(CZFO)的结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550~950℃热处理3 h后均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的尖晶石型钴锌铁氧体;在2000 r/min转速下收集的复合纤维形貌最佳,直径约300 nm;经750℃热处理后纤维直径约为70 nm,室温下测得饱和磁化强度为66.1 A.m2/kg,矫顽力达到最大值6.6 A/m,表明钴锌尖晶石型铁氧体单畴临界尺寸约为44 nm.与CoFe2O4相比,CZFO的饱和磁化强度升高,矫顽力下降,并且CZFO的纤维与粉末的磁特性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Co0 8Zn0 2Fe2O4 定向排列 纳米纤维 单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Bi-Mn合金两相区中MnBi相定向排列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晖 任忠鸣 +1 位作者 邓康 徐匡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56-560,共5页
对不同成分Bi Mn合金在液固两相区和凝固过程中加磁场 ,考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加热温度对合金中MnBi相的影响。结果发现 ,MnBi相沿磁场方向定向排列并且聚合长大 ,形成规则的棒状凝固组织。Bi Mn合金中MnBi相在磁感应强度为 0 .1T的磁... 对不同成分Bi Mn合金在液固两相区和凝固过程中加磁场 ,考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加热温度对合金中MnBi相的影响。结果发现 ,MnBi相沿磁场方向定向排列并且聚合长大 ,形成规则的棒状凝固组织。Bi Mn合金中MnBi相在磁感应强度为 0 .1T的磁场中就能够明显地沿磁场方向排列 ,MnBi相定向排列因子Γ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和加热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相同强度的磁场中 ,含Mn 6 % (质量分数 )的合金中 ,MnBi相定向排列所需的加热温度高于含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BI-MN合金 MnBi 凝固 定向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拉伸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SWCNT/PMMA复合材料 被引量:8
4
作者 戴剑锋 张超 +2 位作者 王青 李维学 姚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采用反复机械拉伸法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的SWC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将半干状态的SWCNT/PMMA复合体沿同一方向反复拉伸100次,每次的拉伸比为50,每次拉伸完以后,将聚合物沿拉伸的方向反复重叠。S... 采用反复机械拉伸法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均匀分散且定向排列的SWC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将半干状态的SWCNT/PMMA复合体沿同一方向反复拉伸100次,每次的拉伸比为50,每次拉伸完以后,将聚合物沿拉伸的方向反复重叠。SEM,偏振拉曼光谱分析均表明SWCNTs沿拉伸方向排列。电学与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与PMMA相比,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并表现出显著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沿拉伸方向的电学和力学性能显著高于其垂直于碳纳米管排列方向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反复拉伸 定向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生长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效舒 曹东 +3 位作者 周泽华 孙晓刚 李才根 廖宝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大规模生产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工艺参数 ,可以大幅度提高定向排列多壁碳纳米管的产率 ,使其达到用载体催化剂制造碳纳米管的水平。
关键词 大规模生长 定向排列 多壁碳纳米管 工艺 阵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表面氨基硅的膜形貌及其定向排列方式 被引量:9
6
作者 安秋凤 高胜利 +3 位作者 李临生 张西亚 金云霞 李明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1,共4页
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天然棉纤维表面氨基硅——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及其定向排列成膜方式。结果发现,在观察尺寸WD≥200 nm的条件下,ASO-1在棉纤维表面形成的硅膜呈相对均匀... 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天然棉纤维表面氨基硅——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及其定向排列成膜方式。结果发现,在观察尺寸WD≥200 nm的条件下,ASO-1在棉纤维表面形成的硅膜呈相对均匀的平滑形貌。XPS定量分析表明,在ASO-1处理后的棉纤维表面,大多数N原子被固定在硅膜与纤维的界面。这表明氨基硅在棉纤维表面的定向排列成膜方式为:硅甲基朝外伸向空气,Si—O偶极键及极性氨基指向纤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 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膜形貌 定向排列方式 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定向排列聚酰亚胺基炭纳米纤维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振兴 杜鸿达 +4 位作者 李佳 干林 郑心纬 李宝华 康飞宇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氨基二苯醚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室温下聚合为聚酰胺酸。以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前驱体,在20 k V电压下静电纺丝,然后进行350℃热亚胺化处理可得到定向排列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再于900℃炭化、3 000℃石墨化,得到均... 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氨基二苯醚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室温下聚合为聚酰胺酸。以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前驱体,在20 k V电压下静电纺丝,然后进行350℃热亚胺化处理可得到定向排列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再于900℃炭化、3 000℃石墨化,得到均匀连续、定向排列的聚酰亚胺基炭纳米纤维,纤维直径约100 nm。结果表明,聚酰胺酸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电纺性能最佳,3 000℃石墨化处理后的炭纳米纤维具有典型的石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定向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热压加载下云母微晶玻璃的晶体定向排列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新沛 李光新 +1 位作者 沈莲 金志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6-730,共5页
利用单轴热压变形物理模型进行实验模拟,对强化云母微晶玻璃的新途径———晶体定向排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变形方式下,云母微晶玻璃材料截面上的流变程度不均匀,导致晶体定向排列程度差异大.样品径向中心定向排列不明显,... 利用单轴热压变形物理模型进行实验模拟,对强化云母微晶玻璃的新途径———晶体定向排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变形方式下,云母微晶玻璃材料截面上的流变程度不均匀,导致晶体定向排列程度差异大.样品径向中心定向排列不明显,而靠近周边部位因玻璃相和云母晶体的强烈黏滞流变和转动,使云母晶体高度定向排列.云母晶体的定向排列可有效控制裂纹走向,显著提高其强度,也导致材料的各向异性.所采用的室温物理模型准确模拟了高温下云母玻璃陶瓷材料内部的应变特征和材料流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微晶玻璃 晶体定向排列 物理模拟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纤维素基质组装的氨基硅膜形貌及其定向排列方式 被引量:5
9
作者 安秋凤 高胜利 +1 位作者 王前进 李临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仪XPS等研究了组装在再生纤维素基质(cel)表面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表面相化学组成及疏水性。结果发现,受基质表面不平整性的影响,组装在cel表面的氨基硅膜(ASO-1/cel)...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仪XPS等研究了组装在再生纤维素基质(cel)表面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的膜形貌、表面相化学组成及疏水性。结果发现,受基质表面不平整性的影响,组装在cel表面的氨基硅膜(ASO-1/cel),微观上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基质的粗糙形貌。而XPS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ASO-1/cel表面强烈疏水,在其表层明显存在由氨基硅ASO-1所产生的Si2p、C1s、N1s和O1sXPS峰。据此推测,ASO-1在cel表面的定向排列成膜方式为:硅甲基朝外伸向空气、Si-O偶极键以及极性氨基指向基质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 膜形貌 再生纤维素 定向排列方式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定向排列致各向异性岩石渐进破坏强度特征——以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含 陈志洋 +4 位作者 兰恒星 裴润生 伍法权 晏长根 陶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60-2070,共11页
为探究矿物定向排列致各向异性岩石的渐进破坏强度特征,以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例,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试样的宏微观破坏特征及渐进破坏力学强度指标,探讨了与其他类型各向异性岩石... 为探究矿物定向排列致各向异性岩石的渐进破坏强度特征,以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例,针对含0°、45°、90°3种片理角度的试样开展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试样的宏微观破坏特征及渐进破坏力学强度指标,探讨了与其他类型各向异性岩石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岩石的破坏特征与其片理结构密切相关,片理面角度从0°增大到90°,试样的宏微观破裂特征由以张拉为主向剪切为主再向张剪并存为主转变;岩石强度特征值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随着片理面角度的增大,围压升高所产生的强度特征值增强效应减弱,但强度值变化却呈加速增大趋势;强度特征值比的各向异性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在高围压下,强度特征值比的各向异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矿物定向排列岩石与含层理结构岩石的破坏形式、强度特征值及其比值的表现规律均有所不同,深入了解矿物定向排列岩石的力学特性将有助于指导相关工程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定向排列 黑云母石英片岩 渐进破坏 强度特征值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排列纳米碳管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剑锋 芦玲 +1 位作者 王青 李维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5-1358,共4页
本文提出在层流场中定向排列纳米碳管的技术,并理论计算了在层流场中、电场中、强磁场中重新定向排列的机理,用机械拉伸法将CNT均匀分散并定向排列在PMMA中,得到各向异性且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都很好的CNTs/PMMA复合材料。此实验结果证... 本文提出在层流场中定向排列纳米碳管的技术,并理论计算了在层流场中、电场中、强磁场中重新定向排列的机理,用机械拉伸法将CNT均匀分散并定向排列在PMMA中,得到各向异性且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都很好的CNTs/PMMA复合材料。此实验结果证明机械拉伸法与层流场中定向排列纳米碳管的理论机理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定向排列 拉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各向异性两体势与液晶定向排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东 李志广 +1 位作者 孔浩 王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5-239,共5页
基于分子场理论,研究一种新的空间各向异性两体作用势。对于该两体势,分子质心固定在简单立方晶格的格点上,而势参数依赖于液晶的弹性常数。通过函数迭代方法解分子取向分布函数满足的自洽方程。在大块液晶内部,存在3组单轴解,它们的指... 基于分子场理论,研究一种新的空间各向异性两体作用势。对于该两体势,分子质心固定在简单立方晶格的格点上,而势参数依赖于液晶的弹性常数。通过函数迭代方法解分子取向分布函数满足的自洽方程。在大块液晶内部,存在3组单轴解,它们的指向矢分别沿x,y和z轴方向并且具有相同自由能。通过表面作用势描写摩擦后基板对液晶分子的作用,对20个分子层构成的5CB液晶薄层进行了数值计算。仍存在三种指向矢不同的状态,指向矢沿着摩擦方向的状态具有最低自由能。另外,讨论了表面作用在界面分子层中诱导的双轴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各向异性两体势 液晶 定向排列 分子场理论 弹性常数 函数迭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接收电极制备定向排列纳米纤维阵列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呈坤 冯燕 +2 位作者 贺海军 孙润军 陈美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3-218,共6页
以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为纺丝原液,采用聚焦电极作为接收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可以使获得的纤维集合体呈现悬浮状态,而且使纤维能够定向排列。研究了溶液浓度、不锈钢棒数量、接收距离、溶液流速、... 以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为纺丝原液,采用聚焦电极作为接收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纳米纤维,可以使获得的纤维集合体呈现悬浮状态,而且使纤维能够定向排列。研究了溶液浓度、不锈钢棒数量、接收距离、溶液流速、电压以及电极转速等参数对于纤维定向排列程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6根棒电极和4根棒电极均能获得定向排列纤维;纤维的定向排列程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适中的接收距离更有利于纤维定向排列;在相对较低的溶液流量和电压条件下,才能有效获得定向排列程度较高的纤维阵列;电极的旋转会劣化纤维的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聚焦电极 定向排列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定向排列多孔高温合金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国发 李红宇 +2 位作者 刘翔宇 王宏伟 曾松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5-27,共3页
采用粉末烧结的方法制备了孔隙定向排列多孔高温合金材料。通过实验确定了材料的烧结工艺,测定了孔隙参数,考察了合金的抗压性能。
关键词 多孔高温合金 孔隙定向排列 烧结工艺 孔隙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相友 祝珊 +3 位作者 李学强 李腾训 王琳琳 胡周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345,共12页
针对马铃薯种薯需求量大以及人工切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切种效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同时完成马铃薯种薯清土除杂、大小分选、种薯排列、切块、薯块杀菌消毒、薯种碎片清选和集薯输送等多种... 针对马铃薯种薯需求量大以及人工切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切种效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向排列纵横切分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可同时完成马铃薯种薯清土除杂、大小分选、种薯排列、切块、薯块杀菌消毒、薯种碎片清选和集薯输送等多种作业。该种薯切块机包括种薯分选装置、定向排列装置、纵切装置和横切装置,采用纵刀和横刀组合切块工艺,可有效提高种薯切块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中间电机Ⅱ转速、上下胶皮辊中心距和薯刀梳子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薯块合格率、薯块盲眼率和种薯损耗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响应曲面试验,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中间电机Ⅱ转速为965.76 r/min,上下胶皮辊中心距为315 mm,薯刀梳子安装角为104.61°,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薯块合格率94.86%,薯块盲眼率1.84%,种薯损耗率9.72%。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薯块合格率为92.13%,薯块盲眼率为1.91%,种薯损耗率为10.21%,与预测值相比,薯块合格率、薯块盲眼率及种薯损耗率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88%、3.80%、5.04%,满足马铃薯种薯切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定向排列 纵横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定向排列性能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进 郑丹 谢公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6,共12页
针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精度低、性能提升效果差的问题,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碳纳米管定向排列在电学、力学和热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在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碳纳米管改善基体性能的机理,明确碳纳米管纤维桥接在基... 针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精度低、性能提升效果差的问题,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碳纳米管定向排列在电学、力学和热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在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碳纳米管改善基体性能的机理,明确碳纳米管纤维桥接在基体增韧方面的作用,为碳纳米管分散性差、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通过综述发现,碳纳米管颗粒链的形成会促进碳纳米管性能的轴向拓展,对比力学和热学领域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电学领域的改性应用对定向排列精度要求更高。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客观描述及全面分析,指出传统排列方法不能成为碳纳米管精准应用的控制手段,总结出精准控制排列、三相界面结合及量产技术将成为碳纳米管研究的重点,为碳纳米管材料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排列 颗粒链 控制方法 纤维桥接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电场条件下制备定向排列的硅纳米线
17
作者 于灵敏 祁立军 +2 位作者 范新会 刘建刚 严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出定向排列的非晶硅纳米线,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对硅纳米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向排列的硅纳米线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的平行排列,另一种是象麻花状的定向排列... 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出定向排列的非晶硅纳米线,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对硅纳米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向排列的硅纳米线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的平行排列,另一种是象麻花状的定向排列。同时,硅纳米线一般都处在两个结点之间;当电场不稳定时,可得到部分分叉的硅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定向排列 外加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米晶须的定向排列生长
18
作者 于灵敏 范新会 严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利用物理热蒸发法在1016~1066℃的温度范围内成功制备出定向排列生长的硅微米晶须。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X)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硅微米晶须的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讨论了环境压力对硅微米晶须生长... 利用物理热蒸发法在1016~1066℃的温度范围内成功制备出定向排列生长的硅微米晶须。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X)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硅微米晶须的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讨论了环境压力对硅微米晶须生长有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压力为13.3kPa时,硅微米晶须均垂直于衬底表面生长,定向排列生长的硅微米晶须面积可达13mm×6mm;硅微米晶须的生长遵循气—液—固(VLS)机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选取电子衍射花样表明,硅微米晶须的球形头部为晶体,杆的中部为晶体外包覆非晶体的结合体,杆的尾部为非晶体;环境压力越低,硅微米晶须的定向排列的方向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米晶须 定向排列 环境压力 方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排列玻璃陶瓷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单小宏 刘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9-71,共3页
微观组织定向排列能明显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韧性,并产生力学和其它物理性能的各向异性,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主要介绍了当前实现玻璃陶瓷微观组织定向排列的3种不同方法的工艺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陶瓷 微观组织 定向排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定向排列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士萱 矫维成 +3 位作者 楚振明 张辰威 刘文博 王荣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100,共9页
在树脂基体中引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以及多功能性,从而为传统的复合材料注入新的内涵。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排列形式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据文献报道,相比随机排列增强的复合... 在树脂基体中引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以及多功能性,从而为传统的复合材料注入新的内涵。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排列形式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据文献报道,相比随机排列增强的复合材料,石墨烯定向排列增强的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可提高0. 5倍,韧性提高约1. 2倍,热导率提高约1倍。对此,本文总结了石墨烯定向排列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层层自组装法、流动剪切诱导法、抽滤诱导定向法、外场诱导定向法等;并简述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石墨烯定向排列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的增强效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石墨烯定向排列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排列 石墨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