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网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强 郝琦 欧阳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8,84,共8页
移动自组网使用全向天线进行数据传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严重和网络收敛较慢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织网(MANETs)接入控制协议(DAND-MAC).本协议可以统一协调定向天线与全向天线同步工作,全向天... 移动自组网使用全向天线进行数据传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严重和网络收敛较慢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织网(MANETs)接入控制协议(DAND-MAC).本协议可以统一协调定向天线与全向天线同步工作,全向天线进行拓扑发现和邻居监控,定向天线用于链路建立和数据传输.详细分析了DAND-MAC协议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使用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相比传统的静态时隙分配协议和全向天线动态时隙分配协议,DAND-MAC在端到端延迟、吞吐量和时隙利用率等网络性能上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定向天线接入控制协议 无线资源管理 定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接收低冲突率水声网络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2
作者 郑茂醇 韩笑 +2 位作者 葛威 孙瑶 殷敬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5-933,共9页
在全向水声通信网络场景中,较大的传播时延和较高的数据包碰撞率严重影响了网络性能。相比全向接收技术,声矢量传感器的声压和振速通过线性加权组合可以形成单边指向性,实现定向接收某个方向上的信号,进而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率。该文首... 在全向水声通信网络场景中,较大的传播时延和较高的数据包碰撞率严重影响了网络性能。相比全向接收技术,声矢量传感器的声压和振速通过线性加权组合可以形成单边指向性,实现定向接收某个方向上的信号,进而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率。该文首先分析了声矢量传感器定向接收模式下的网络中断概率,验证定向接收技术网络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定向接收低冲突概率媒体接入控制协议(DRLCP-MAC)。该协议利用指向性接收波束握手机制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状态转移策略构建多对并行通信链路,缩小虚拟载波监听范围,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度。仿真结果表明,与水下冲突避免多址接入协议(MACA-U)和时隙地面多址接入协议(Slotted-FAMA)相比,DRLCP-MAC协议使信道接入成本降低了约50%和60%,网络吞吐量提升了约60%和400%,端到端时延降低了约50%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网络 定向收信 矢量传感器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支持定向天线应用的忙音和功率控制多址接入协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晓东 李建东 杨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1-285,共5页
该文针对移动Ad Hoc网络(MANET),提出了支持定向天线应用的忙音和功率控制多址接入协议 (BT-DMACP)。协议充分考虑到定向天线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隐藏终端问题和旁瓣干扰,利用RTS/CTS短分组对话机制、定向忙音信号和基于信噪比门限的功率... 该文针对移动Ad Hoc网络(MANET),提出了支持定向天线应用的忙音和功率控制多址接入协议 (BT-DMACP)。协议充分考虑到定向天线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隐藏终端问题和旁瓣干扰,利用RTS/CTS短分组对话机制、定向忙音信号和基于信噪比门限的功率控制策略,对数据分组的定向发送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同时为准确估计接收节点处的最大干扰功率,设计了自适应干扰功率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证明,BT-DMACP协议能有效支持定向天线在MANET中的应用,在降低了系统功耗同时,具有很高的信道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天线 功率控制 忙音 多址接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智能自适应阵列天线的无线局域网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力强 樊昌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2-607,共6页
在充分考虑IEEE802 11无线局域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智能自适应阵列天线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SADCF.智能天线包括全向和定向两种工作模式.在发送数据帧前尽可能短的时间内,SADCF利用全向RTS/CTS握手机制预约信道,引导发送或接收站点... 在充分考虑IEEE802 11无线局域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智能自适应阵列天线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SADCF.智能天线包括全向和定向两种工作模式.在发送数据帧前尽可能短的时间内,SADCF利用全向RTS/CTS握手机制预约信道,引导发送或接收站点发送训练序列.智能天线接收训练序列后计算出与该站点对应的权矢量,形成定向波束,定向收发数据帧.相邻站点用全向网络分配矢量记录发送站点以全向模式占用信道的时间,在发送站点定向通信的时候复用信道.SADCF与IEEE802 11协议完全兼容.仿真结果表明,SADCF协议能够有效支持智能天线的应用,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显著提高网络吞吐量;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智能自适应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双天线多信道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巍 钱裕乐 李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77-3180,共4页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其中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的长度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天线多信道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TM-MAC)协议,不需要在传输之前对信道进行感...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其中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的长度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天线多信道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TM-MAC)协议,不需要在传输之前对信道进行感知;节点可以在其他节点传输数据的同时对频谱资源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空闲的频谱资源通信;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在饱和网络状况下MAC协议的吞吐量。仿真分析表明TM-MAC协议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天线 多信道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网络全双工定向碰撞避免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奇佩 乔钢 Suleman Mazhar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4-533,共10页
近年来水声网络(UAN)技术飞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能量效率成为水声网络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水声信道传播时延大且可用带宽受限,严重制约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限制了水声网络的整体性能。定向通信技术可以有... 近年来水声网络(UAN)技术飞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能量效率成为水声网络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水声信道传播时延大且可用带宽受限,严重制约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限制了水声网络的整体性能。定向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情况,通过波束聚焦能力将声波能量聚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获得比全向通信更高的通信范围和信噪比,提升整个网络的能耗效率和空间复用率。但该技术需要对目的节点的位置具备先验知识,且会面临“聋节点”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个水声网络全双工定向碰撞避免(FDDCA)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通过装备两个分别处于不同工作频带的全向换能器和定向换能器解决“聋节点”问题,并通过降低节点的冲突域解决了“暴露终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水下Aloha(UW-Aloha)和时隙地面多址接入(S-FAMA)协议相比,FDDCA在多汇聚节点的网络拓扑下吞吐量分别提升了140%和400%,网络能效上节省了90%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网络 全双工 定向通信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分优先级自适应抖动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7
7
作者 肖雷蕾 张衡阳 +2 位作者 毛玉泉 程国兵 朱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129,150,共8页
针对军事航空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类协议不支持多优先级且在重负载时传输性能急剧恶化问题,提出一种区分优先级自适应抖动的多信道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PAJ_MAC。协议基于随机接入机制,采用为各个优先级设置不同最大抖动阶段的方法来区... 针对军事航空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类协议不支持多优先级且在重负载时传输性能急剧恶化问题,提出一种区分优先级自适应抖动的多信道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PAJ_MAC。协议基于随机接入机制,采用为各个优先级设置不同最大抖动阶段的方法来区分各优先级业务的QoS,通过估计信道忙闲程度并根据估计值调节抖动阶段转移概率自适应因子,使协议具备业务负载自适应能力。分别建立了分组等待阶段发送缓冲区的M/G/1/K排队模型、信道接入阶段抖动状态的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和传播阶段的突发包碰撞模型,得到了协议各项性能指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编程求出了自适应因子在保证最高优先级可靠性需求下随业务负载变化的最优解。仿真表明,该协议支持多优先级业务,并始终保证最高优先级业务的低时延(端到端时延<10ms)、高可靠(成功传输概率≥95%)传输以及系统吞吐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通信 随机接入 媒质接入控制协议 自适应抖动 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战术数据链中自适应轮询接入控制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洪伟 李超 +3 位作者 刘龙军 柳虔林 保利勇 杨志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1019,共9页
在战术数据链系统中,战术单元随时都有可能被摧毁而引起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导致系统服务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动态调整轮询顺序的思想,提出一种自适应轮询接入控制协议(APACP)。采用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和嵌入式马尔可夫链... 在战术数据链系统中,战术单元随时都有可能被摧毁而引起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导致系统服务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动态调整轮询顺序的思想,提出一种自适应轮询接入控制协议(APACP)。采用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和嵌入式马尔可夫链理论对系统进行建模,得到系统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轮询周期的解析解;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仿真验证协议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APACP能够根据战术数据链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轮询顺序,明显降低系统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轮询周期,克服传统轮询接入控制协议中空轮询的问题,节约了服务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改善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 轮询 作战单元 接入控制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战术数据链中优先级轮询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龙军 丁洪伟 +2 位作者 柳虔林 保利勇 刘正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5-312,共8页
基于战术数据链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背景,针对传统轮询协议存在的功能单一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优先传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先级的轮询接入控制协议(PPACP)。该协议可以根据系统中站点的优先级别,设定优先级别最高的站点... 基于战术数据链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背景,针对传统轮询协议存在的功能单一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优先传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先级的轮询接入控制协议(PPACP)。该协议可以根据系统中站点的优先级别,设定优先级别最高的站点为网控站,其余站点为从属站。仿真结果表明,PPACP能够改善传统轮询协议存在不足,较好地适应战术数据链中对于最为紧急的作战报文的优先传输要求。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对PPACP进行设计,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战术数据链 优先级 轮询 优先级轮询接入控制协议 现场可编 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 PCF的光载无线网络接入控制协议能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官铮 钱文华 +1 位作者 何敏 杨志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为提高网络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 PCF工作模式的并行门限服务轮询(PGP)接入控制策略,用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中.首先,通过休眠/唤醒和捎带机制降低接入能耗,通过门限服务方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接... 为提高网络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 PCF工作模式的并行门限服务轮询(PGP)接入控制策略,用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中.首先,通过休眠/唤醒和捎带机制降低接入能耗,通过门限服务方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接入能效的提升;然后,建立平均周期分析模型,得到接入能效与系统负载、数据到达率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闭式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出的接入策略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GP系统接入能效最高可达到PCF的700%和绿色轮询的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轮询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塑料光纤接入网的多优先级控制协议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宁 于荣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码分多址 (OCDMA)技术的塑料光纤接入网的多优先级控制协议 由于受传输误码率的限制 ,常规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只允许有限个用户传输数据或接入网络 ,为了解决用有限的码字来实现多于码字数目的多媒体工作站间的信息通信 ,... 提出一种基于光码分多址 (OCDMA)技术的塑料光纤接入网的多优先级控制协议 由于受传输误码率的限制 ,常规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只允许有限个用户传输数据或接入网络 ,为了解决用有限的码字来实现多于码字数目的多媒体工作站间的信息通信 ,这种多优先级的控制协议通过使用预约和随机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信道冲突和目的地址的冲突问题 ,该协议可以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中各类信息不同的时间延迟要求 另外 ,在该接入网中 ,每个光网络单元均设有两套光编码器和光解码器 ,一套用于控制信道 ,另一套用于各个数据信道 利用本文提出的协议对塑料光纤接入网的网络吞吐量和平均延时时间进行了数值分析和仿真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光纤 光码分多址 接入 控制协议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PON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耀军 丁福玲 纪越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4-660,共7页
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帧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对多点控制协议、控制消息的结构、业务优先级等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的特殊情况下... 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帧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对多点控制协议、控制消息的结构、业务优先级等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的特殊情况下区别用户服务等级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引入两级调度的机制,将带宽资源的分配分为不同优先级业务的调度和同类型业务下不同等级的光网络单元调度.文章对提出协议的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很好地实现了对各业务的服务质量保障,符合多业务接入对服务质量等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 媒质接入控制协议 服务质量 动态带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中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贤伟 刘晓娟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7期109-111,114,共4页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协调包的传输,实现高的信道吞吐量,低的传输时延,低复杂度的控制算法,信道的稳定性,协议的可扩展性和信道的再配置性。本文对卫星通信中的MAC协议进行了概括,分类和性能分析,并且研究了一组性能优越的...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协调包的传输,实现高的信道吞吐量,低的传输时延,低复杂度的控制算法,信道的稳定性,协议的可扩展性和信道的再配置性。本文对卫星通信中的MAC协议进行了概括,分类和性能分析,并且研究了一组性能优越的混合式协议。最后针对下一代宽带卫星网络支持的业务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多业务的高轨卫星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对于恒定比特率的业务(CBR)采用固定分配的方式;对于实时/非实时可变率业务(rt/nrt-VBR)采用选择性轮询预约和捎带预约相结合的按需分配和加权自由分配的方式;对于非限定比特率业务(UBR)采用自由分配的方式。通过分析表明,协议在时延和吞吐量性能上能取得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CFDAMA协议 多媒体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数据链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夷 王文政 周经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对战术数据链系统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进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评价是战术数据链全寿命周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时分多址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广泛使用,重点设计了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协议评价指标体系,并在...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对战术数据链系统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进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评价是战术数据链全寿命周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时分多址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广泛使用,重点设计了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协议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协议仿真评价方法,给出了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协议仿真评价框架,并对其中的仿真评价系统模型和仿真评价流程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仿真示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时隙分配协议 仿真评价 16号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TM网中的多址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瑞华 雷开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59,共3页
1 引言 移动通信已经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步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现在,正在积极筹划向第三代全球综合移动通信系统推进.前两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解决话音通信的问题,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则要提供综合业务服务,并且能够保证服... 1 引言 移动通信已经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步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现在,正在积极筹划向第三代全球综合移动通信系统推进.前两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解决话音通信的问题,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则要提供综合业务服务,并且能够保证服务质量.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核心技术.ATM技术使得B-ISDN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包括恒定比特率(CBR)业务、可变比特率(VBR)业务、可利用比特率(ABR)业务和非特定比特率(UBR)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ATM网 多址接入控制协议 移动通信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媒质接入控制协议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瑾 杨建义 +1 位作者 周强 王明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针对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 ( ATM- PON)设计了一种媒质接入控制 ( MAC)协议。该协议的设计遵照 ITU- T有关 ATM- PON的建议 G.983.1 ( 1 998年 1 0月 )中所定义的帧结构。该协议能够支持 CBR/VBR、ABR和 UBR等多种业务 ,并能够保证用户... 针对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 ( ATM- PON)设计了一种媒质接入控制 ( MAC)协议。该协议的设计遵照 ITU- T有关 ATM- PON的建议 G.983.1 ( 1 998年 1 0月 )中所定义的帧结构。该协议能够支持 CBR/VBR、ABR和 UBR等多种业务 ,并能够保证用户公平地接入和充分地利用网络的资源。其中 CBR/VBR业务的优先级最高 ,同时也确保 ABR业务至少能以最小信元速率通信。系统的剩余带宽资源被分配给 UBR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ATM 煤质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控制协议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强 袁万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6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接入控制协议(CM-MAC).该协议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多跳移动自组织网络,采用分簇技术将整个大规模网络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各个簇之间互不干扰.簇内采用了动态时分多址协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接入控制协议(CM-MAC).该协议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多跳移动自组织网络,采用分簇技术将整个大规模网络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各个簇之间互不干扰.簇内采用了动态时分多址协议,每个节点根据自身业务强度动态地占用网络资源,簇与簇之间通过网关节点实现跨簇通信.本文采用了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大规模拓扑网络中,CM-MAC协议比标准USAP协议的吞吐量提升了约2.2倍,时隙复用率提升了约4倍,端到端延时降低了约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织网络 分簇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时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的ZigBee网络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性能研究
18
作者 程宏斌 孙霞 董瑞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优化Zig Bee网络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饱和负载的MAC层信道访问机制。通过马尔科夫链对网络节点状态转化过程建模,对基于信道访问机制的网络吞吐量和节点能耗进行了数学分析。研究了网络参... 为了优化Zig Bee网络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饱和负载的MAC层信道访问机制。通过马尔科夫链对网络节点状态转化过程建模,对基于信道访问机制的网络吞吐量和节点能耗进行了数学分析。研究了网络参数NB、amin BE对节点信道冲突概率、网络吞吐量和能耗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地描述了基于饱和负载的Zig Bee网络信道访问机制,对协议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能够改进MAC协议吞吐量和能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 BEE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吞吐量 能耗 协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技术的机间数据链DP-CLMA协议
19
作者 张冲 吕娜 +2 位作者 张岳彤 李建朋 段荣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82,共5页
机间数据链中使用定向天线技术能充分利用定向数据传输良好的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抗截获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向天线技术的机间数据链多址接入协议——动态优先级链式多址接入(DynamicPriority-Chain Link Multip... 机间数据链中使用定向天线技术能充分利用定向数据传输良好的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抗截获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向天线技术的机间数据链多址接入协议——动态优先级链式多址接入(DynamicPriority-Chain Link Multiple Access,DP-CLMA)协议。针对难点问题,给出协议相应的解决机制。最后分析了协议的时延和吞吐量性能,认为协议能够满足机间数据传输的作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间数据链 多址接入协议 定向天线 时延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密集标签环境下RFID多路接入控制协议研究
20
作者 杨健 王永华 蔡庆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提出一种静态密集标签环境下基于ALOHA和查询树的多路接入控制协议(S-TMAC),分析了该协议的原理、步骤及性能参数。接着将其扩展为动态密集标签环境下的多路接入控制协议(M-TMAC),定义了协议结构,建立了动态系统模型,并对标签识别时间... 提出一种静态密集标签环境下基于ALOHA和查询树的多路接入控制协议(S-TMAC),分析了该协议的原理、步骤及性能参数。接着将其扩展为动态密集标签环境下的多路接入控制协议(M-TMAC),定义了协议结构,建立了动态系统模型,并对标签识别时间、入射角、最大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动态系统模型下的M-TMAC的标签识别时间与S-TMAC相当,仅为ALOHA算法的1/2、树形算法的1/3;且在满足预设识别率和干扰率时,允许的标签有较大的入射角和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动态密集标签环境 多路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