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卫星图像定位配准技术及仿真验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海玉 王皓 +2 位作者 沈毅力 边志强 钱勇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3,共6页
介绍了图像定位与配准基本原理,建立了补偿量数学模型,运用实时仿真系统代替有效载荷扫描辐射计、大气垂直探测仪及姿轨控等相关分系统模拟了卫星在轨工作状况,对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验证方法合理有效,可... 介绍了图像定位与配准基本原理,建立了补偿量数学模型,运用实时仿真系统代替有效载荷扫描辐射计、大气垂直探测仪及姿轨控等相关分系统模拟了卫星在轨工作状况,对图像定位与配准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验证方法合理有效,可为图像定位配准系统设计及在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定位 动态补偿 力矩补偿 实时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重构的变形叶片配准定位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利洋 陈志同 +2 位作者 江泽鹏 赵名绘 田茂璟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8期64-68,74,共6页
叶片毛坯的精确定位是叶片数控加工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叶片数控加工质量,保证叶片各处余量分配均匀,本文以叶片进排气边的自适应数控加工中的检测定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重构的配准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偏置模型的叶片测量... 叶片毛坯的精确定位是叶片数控加工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叶片数控加工质量,保证叶片各处余量分配均匀,本文以叶片进排气边的自适应数控加工中的检测定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重构的配准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偏置模型的叶片测量方式提高了测量精度,对基于重构的测量模型进行变形与定位分析,得出较优的定位参数。通过仿真试验和对比分析,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叶片 定位 模型重构 余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点云的涡轮叶片配准定位算法应用研究
3
作者 许志勇 张云 王亚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9,共6页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其精铸后进行数控机加需要先实现叶片测量点云与CAD模型的快速、准确配准定位。为此,针对测量点云初始位姿不佳的问题,实现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预对齐和手工关联预对齐两种预对齐算法;针对匹配点计算效...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其精铸后进行数控机加需要先实现叶片测量点云与CAD模型的快速、准确配准定位。为此,针对测量点云初始位姿不佳的问题,实现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预对齐和手工关联预对齐两种预对齐算法;针对匹配点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网格法、赋范空间投影法和基于kd–tree快速搜索法3种搜索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kd–tree搜索算法计算效率较好。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手工关联预对齐、基于kd–tree快速搜索匹配点集和ICP方法的配准方案,示例测量点云配准定位后与CAD模型差异区间为[–0.06 mm,+0.1 mm],符合涡轮叶片铸造精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定位 ICP 预对齐 点集搜索 铸造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9点3面”配准方案的CT+MR异机三维图像融合研究
4
作者 彭鳒侨 鞠向阳 +5 位作者 白波 刘琦 陈艺 莫建文 朱巧洪 李新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CT和MR异机三维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CT/MR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对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CT和MR异机三维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CT/MR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对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患者的头、膝为实例试验[CT+MR]立体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展现头部软硬组织、膝部病变性质和位置的互补影像,携带着来自CT和MR各自的讯号特征和医学信息,既能了解MR所发现的异常组织的明确位置,又能鉴别CT所发现的异常病灶的性质。结论这种异机融合手段是对目前这一空缺技术的补充,同时,这一实验也将为进一步研制[CT+MR]同机三维融合设备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成像/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造影术 三维重建 定位配准 异机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模型公差约束条件下的配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威振 莫蓉 万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0期264-266,共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分析中的模型配准定位问题,结合叶片型面不同区域的设计公差要求不同的特点,以减少配准后超差点的数目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公差约束条件下的叶片模型配准方法。在迭代最近点匹配算法(IterativeClosest Point Algori...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分析中的模型配准定位问题,结合叶片型面不同区域的设计公差要求不同的特点,以减少配准后超差点的数目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公差约束条件下的叶片模型配准方法。在迭代最近点匹配算法(IterativeClosest Point Algorithm,ICP)的基础上,根据公差要求定义约束区域,依据约束区域对点集进行加权处理,并给出了加权后的目标函数及其求解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定位 公差约束 迭代最近点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表定位的PET/CT/MRI“二机三维”图像融合的数字化对照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鰜侨 卢永辉 +4 位作者 李颖 李新春 朱巧洪 刘襄平 成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逐一实现PET、MRI和CT异机图像之间的精确三维融合。方法:输入PET/C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逐一实现PET、MRI和CT异机图像之间的精确三维融合。方法:输入PET/C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头、胸、膝为实例交叉试验CT+MRI、PET+MRI和PET+CT立体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分辨软、硬组织病变性质和位置的清晰互补影像。结论:这种先进的数字化融合算法对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虽然异机融合工序目前尚未像PET+CT的同机融合那样完全成熟,但这一实验将为医学成像厂家进一步研制CT+MRI或PET+MRI同机融合设备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放射成像/磁共振/计算机断层造影术 三维重建 定位配准 异机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抑制机载传感器成像畸变干扰的景象匹配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强 肖刚 牟之英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5期146-149,153,共5页
电荷耦合器件(CCD)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两种最常用的机载传感器,是景象匹配辅助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当系统传感器获取的实测图存在严重成像畸变时,传统的基于特征点集间Hausdorff距离测度的匹配算法精度较低,通过引入多尺度自卷... 电荷耦合器件(CCD)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两种最常用的机载传感器,是景象匹配辅助导航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当系统传感器获取的实测图存在严重成像畸变时,传统的基于特征点集间Hausdorff距离测度的匹配算法精度较低,通过引入多尺度自卷积(MSA)这种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局部特征,并将其同图像的尺度不变变换(SIFT)特征串行组合可以得到一种更加鲁棒的匹配算法。采用CCD和SAR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引入MSA特征对抑制景象匹配算法中多源传感器成像畸变的干扰十分有效,匹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传感器 多尺度自卷积 尺度不变特征 图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条盒包装质量检测机器视觉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任小川 王晶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S2期58-60,141,共4页
为了避免人眼对产品外观质量检测时,人眼视觉疲劳所产生的产品错检、漏检,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烟支条盒包装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由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视觉系统处理单元,应用定位配准、边缘检测和斑点... 为了避免人眼对产品外观质量检测时,人眼视觉疲劳所产生的产品错检、漏检,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烟支条盒包装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由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视觉系统处理单元,应用定位配准、边缘检测和斑点分析等图像处理算法完成对产品缺陷的检测。该视觉检测系统已经在烟厂得到了实际应用,对今后开发类似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外观质量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定位配准 边缘检测 斑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印刷图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牛一帆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了满足实际印刷生产中对大面积印品图像进行高速度、高精度配准检测的需要,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印刷图像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多个CCD同步获取图像信息,并采用CPLD配合PCI总线的方式实现图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控制,并采用了一种新的图像... 为了满足实际印刷生产中对大面积印品图像进行高速度、高精度配准检测的需要,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印刷图像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多个CCD同步获取图像信息,并采用CPLD配合PCI总线的方式实现图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控制,并采用了一种新的图像配准算法。系统相关程序和算法由DDK结合VC语言编程实现。实验表明,该系统基本满足了实时性要求,其图像配准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适应性更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采集 图像拼接 去噪 定位 特征提取 检测 缺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