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铀矿体定位条件的铀、钍含量及其放射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柏 孙占学 +3 位作者 王广才 张文 刘金辉 吴文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0-594,共5页
以512矿床为例,研究了砂岩铀矿体铀、钍含量及其放射性同位素分布规律,由此讨论铀矿体的定位条件。结果表明:①在整个层间氧化带中岩石的钍含量变化不大,表现出钍化学性质的不易被淋洗、迁移、富集的惰性特征;②铀含量从强氧化带到弱氧... 以512矿床为例,研究了砂岩铀矿体铀、钍含量及其放射性同位素分布规律,由此讨论铀矿体的定位条件。结果表明:①在整个层间氧化带中岩石的钍含量变化不大,表现出钍化学性质的不易被淋洗、迁移、富集的惰性特征;②铀含量从强氧化带到弱氧化带直至矿化带逐渐升高,由矿化带到还原带逐渐降低,铀含量分带性反映了氧化环境铀溶解迁移、还原环境水解沉淀的过程;③铀含量大于100μg/g是砂岩铀矿体的定位条件;④放射性同位素比值作为铀矿体定位条件因矿体所处时期不同而不同;后期矿体放射性同位素定位条件为1≤234U/238U≤2,0≤230Th/238U≤0·2,234U/230Th>1;前期铀矿体放射性同位素定位的标准为0·75≤234U/238U≤1,0·5≤230Th/238U≤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定位条件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条件QTL定位发掘粳稻生育期和株高及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 被引量:10
2
作者 江建华 赵其兵 +4 位作者 刘强明 陈兰 陈甫龙 乔保健 洪德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位点和上位性位点均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将生育期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71。将单株有效穗数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生育期性状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4.64。将株高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62;1个生育期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3.89。利用这些适用有利等位变异改良目标性状不会对另外2个性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育期 株高 单株有效穗数 条件QTL定位 条件QTL定位 重组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条件QTL定位分析油菜不同脂肪酸组分对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继变 陈洪成 +3 位作者 陈玉波 张晓玉 徐海明 赵坚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4-512,共9页
利用先前构建的Sollux/Gaoyou DH群体在4种环境下的表型结果和最新遗传图谱,通过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剖析油菜种子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含油量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检测到的所有主效、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TL效应值均较小,但主效QTL都... 利用先前构建的Sollux/Gaoyou DH群体在4种环境下的表型结果和最新遗传图谱,通过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剖析油菜种子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含油量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检测到的所有主效、上位性和环境互作QTL效应值均较小,但主效QTL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检测到7、10、10和5个芥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QTL位点,其中位于A2、A7、A9和C1上的芥酸,C7和A9上的油酸和亚麻酸以及A4、A10、C6、C7和C9上的亚油酸位点为新检测出的微效QTL.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OilA9、OilC2和OilC8-1受亚油酸影响较大.OilA4同时受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的影响,OilA1、OilA7和OilC8-2所在区间可能存在控制油酸含量的微效基因,对含油量起调控作用.另外,还检测出4个效应值更小的条件QTL新位点,进一步说明含油量性状的复杂性和难以操控性.检出的芥酸和3个18碳脂肪酸的QTL数量远多于已有在芥酸分离群体中定位到的QTL,但效应值均较小,表明在无主效芥酸等位基因分离情况下,使控制芥酸和3种18碳脂肪酸的众多微效基因得以表达.通过标志辅助聚合微效高芥酸等位基因可能对选育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品种具有特殊意义,通过标志辅助选择OilA7和OilC8位点的高含油量等位基因可同步提高种子中油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脂肪酸 数量性状基因座 条件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DB中条件定位模块的设计
4
作者 邱锦伦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47-354,共8页
在自动编程数据库管理系统Auto-DB中,条件定位模块Condition是其一个主要的子系统,也是使用频度最高的模块之一,本文介绍了它的设计思想、结构、编译过程以及目标码的形式.
关键词 自动编程 条件定位 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条件下单站经纬仪定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汶迎辉 何昕 +1 位作者 杨增学 王韩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7-269,共3页
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测量飞行目标的弹道轨迹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测距系统的单站经纬仪定位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测量模型,并得到了精度估算公式。
关键词 单站经纬仪 特定条件定位方法 测量模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政秋 张进 +3 位作者 陈静 庞波 夏宇 陈法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为了在集合预报中更合理描述台风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采用2009-2018年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分析台风最佳路径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Conditional Typhoon Vortex R... 为了在集合预报中更合理描述台风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采用2009-2018年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分析台风最佳路径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Conditional Typhoon Vortex Relocation,CTVR),构建集合成员台风涡旋中心重定位阈值条件、台风涡旋分离数学处理及涡旋重定位等数学处理过程,利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iton System-Regional Ensemble System,GRAPES-REPS)对2018年西北太平洋上的3个台风(1808号"玛莉亚"、1824号"谭美"和1825号"康妮")进行轴对称结构和轴对称+非对称结构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两种方案的集合预报试验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误差平均值为13.72 km,可视为台风涡旋中心定位不确定性的合理估计值;(2)统计检验结果和典型个例分析表明,采用轴对称结构和轴对称+非对称结构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的台风集合预报路径误差及集合预报一致性结果比较接近;(3)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改进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台风路径概率预报效果,如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平均误差有所减小,集合预报一致性(路径离散度与路径均方根误差比值)增大,特别是预报初期概率预报效果改进更为显著,而预报中后期改进有限;(4)通过对"玛莉亚"台风集合预报诊断分析发现,经过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后,各集合成员的台风路径误差在预报初期明显减小且路径收敛,但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台风路径逐渐发散。应用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后,台风涡旋环流与大尺度环境场仍然比较连续协调,且台风涡旋环流外的大尺度环境场具有一致性特点,最低气压误差、最大风速误差和降水预报技巧基本不变。可见,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台风路径预报不确定性信息,帮助预报员做出更准确的预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涡旋 中心不确定性 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 GRAPES区域模式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靶向药物的磁场定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宏向 钱焕文 +2 位作者 杨在富 杨景庚 王嘉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研究介绍毛细管内磁性微粒(Fe2O3)的磁场定位实验,对磁性颗粒在毛细血管内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了磁靶向药物的磁场定位条件。分析了药物载体直径及所包覆药物层厚度对定位所需最小磁场梯度的影响,以通电螺线管磁场为例探讨了病变部位... 本研究介绍毛细管内磁性微粒(Fe2O3)的磁场定位实验,对磁性颗粒在毛细血管内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了磁靶向药物的磁场定位条件。分析了药物载体直径及所包覆药物层厚度对定位所需最小磁场梯度的影响,以通电螺线管磁场为例探讨了病变部位离体表不同深度时定位治疗的方法,结果可供磁性载体设计和磁靶向药物定位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靶向药物 磁场梯度 定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相关性状稳定位点的发掘
8
作者 江建华 吴爽 +2 位作者 胡长敏 景春雨 王德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为发掘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3个相关性状的稳定位点,本研究对日本晴/越光//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的48个株系在2015年庐江正常年份(E1)、2016年陵水自然低温(E2)以及2016年庐江自然高温(E3)3个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每穗总... 为发掘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3个相关性状的稳定位点,本研究对日本晴/越光//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的48个株系在2015年庐江正常年份(E1)、2016年陵水自然低温(E2)以及2016年庐江自然高温(E3)3个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每穗总粒数(GNP)、每穗实粒数(FGP)和结实率(SF)进行非条件QTL定位和将生育期矫正到相同水平下的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控制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CSSL群体中检测到控制每穗总粒数的稳定位点qGNP7.1,控制每穗实粒数的稳定位点qFGP6.1和qFGP11,控制结实率的稳定位点qSF9和qSF11。其中,qGNP7.1、qFGP11和qSF1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越光,qFGP6.1和qSF9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日本晴。位于相同染色体片段的qFGP11和qSF11在3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表明控制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高低温下均能稳定表达;qGNP7.1在E1和E2中均能检测到,表明该位点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受自然低温的影响;qFGP6.1和qSF9均在E1和E3中检测到,表明以上2个位点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受自然高温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改良粳稻穗粒数3个相关性状及耐高低温新材料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自然高低温胁迫 穗粒数 条件QTL定位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点定位的二次曲线类型
9
作者 刘重甫 汪昌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4-97,共4页
文章通过二次点列的射影构成,明确说明由平面上任三点不共线的五点,一定可唯一确定一条非蜕化的二次曲线,进而用射出变换法判定了该二次曲线的具体类型,这不仅有助于此曲线的图解,同时也为由定位条件确定的二阶曲面类属的判断提供... 文章通过二次点列的射影构成,明确说明由平面上任三点不共线的五点,一定可唯一确定一条非蜕化的二次曲线,进而用射出变换法判定了该二次曲线的具体类型,这不仅有助于此曲线的图解,同时也为由定位条件确定的二阶曲面类属的判断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线束 二次曲线 射影变换 定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仉宝聚 张书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84-887,共4页
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资料和矿床地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控制成矿的特殊地质条件,厘定出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找矿模式和定位条件,该专题的研究成果在指导富大铀矿床勘探的同时,在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提出"酸碱共轭&... 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资料和矿床地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控制成矿的特殊地质条件,厘定出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找矿模式和定位条件,该专题的研究成果在指导富大铀矿床勘探的同时,在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领域提出"酸碱共轭"、"同位成矿"、"深源成矿"、"成矿梯度判定"等新的成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大花岗岩型铀矿床 特殊成矿条件 定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下粳稻株高动态QTL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建华 张晚霞 +5 位作者 刘晓丽 刘强明 卢超 党小景 赵其兵 洪德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4,共10页
为阐明粳稻株高动态发育遗传基础,在南京和泗洪3个环境下种植粳稻品种秀水79和C堡及其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3个环境下不同时期株高变异的各效应值进行估计,进而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定... 为阐明粳稻株高动态发育遗传基础,在南京和泗洪3个环境下种植粳稻品种秀水79和C堡及其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3个环境下不同时期株高变异的各效应值进行估计,进而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的方法对控制株高性状的静态位点和动态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环境中RIL群体各期株高均呈正态分布并出现双向超亲分离。株高受环境的影响随发育进程而不断减小。成熟期检测到5个QTL,其中qPH8.3仅在该时期检测到。采用非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5个非条件加性QTL。不同时期检测到的同一加性位点,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同一亲本,加性效应的大小随着发育进程而增大。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6个条件加性QTL和16个互作位点对,6个加性QTL在不同的两个时间段检测到,其余位点(位点对)均在单个时期检测到。从播种至移栽后42d、移栽后56d至70d以及移栽后98d至112d这3个时间段,株高性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移栽后42d至56d以及移栽后70d至84d这两个时间段受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控制;而移栽后84d至98d则以上位性遗传效应为主。G×E互作遗传效应在整个调查时期均很小。多环境条件下两种定位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株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条件QTL 定位 条件QTL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GRQ遗传变异与吸烟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心颖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1-439,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人类第四大疾病,它的遗传倾向和性别影响一直是热门话题,而吸烟被认为是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基于从dbGaP下载的数据,运用我们提出的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和关联分析软件QTLNetwork,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复杂性状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人类第四大疾病,它的遗传倾向和性别影响一直是热门话题,而吸烟被认为是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基于从dbGaP下载的数据,运用我们提出的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和关联分析软件QTLNetwork,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复杂性状的遗传变异.运用全基因组关联条件定位的方法,检测到与吸烟无关的8个基因(CSMD1,CAPN8,TNS1,LOC643037,LRFN2,DGKH,FOXL1,DNAH11)、被吸烟诱导的6个基因(CSMD1,CNTNAP5,DGKH,MACROD2,CNIH3,DNAH11)和被吸烟抑制的5个基因(GSDMC,DGKH,LINC00426,METTL4,BMP2)及1对上位基因(CSMD1,LOC643037).其中,具有显著的高遗传性的基因有TNS1,DGKH,MACROD2,CNIH3,LINC00426,METTL4和GSDMC.讨论了吸烟及性别对SGRQ疾病基因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混合线性模型 条件基因定位 数量性状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pump's efficiency of hydro-mechanical losses of axial piston pump over wide operating ranges 被引量:7
13
作者 XU Bing HU Min +1 位作者 ZHANG Jun-hui MAO Ze-b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09-624,共16页
A novel performance model of losses of pump was presented,which allows an explicit insight into the losses of various friction pairs of pump.The aim is to clarify that to what extent the hydro-mechanical losses affect... A novel performance model of losses of pump was presented,which allows an explicit insight into the losses of various friction pairs of pump.The aim is to clarify that to what extent the hydro-mechanical losses affect efficiency,and to further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vari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mechanical losses over wide operating ranges.A good agreement is found in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At rated speed,the hydro-mechanical losses take a proportion ranging from 87% to 89% and from 68% to 97%,respectively,of the total power losses of pump working under 5 MPa pressure conditions,and 13% of full displacement conditions.Furthermore,within the variation of speed ranging from 48% to 100% of rated speed,and pressure ranging from 14% to 100% of rated pressure,the main sources of hydro-mechanical losses change to slipper swash plate pair and valve plate cylinder pair at low displacement conditions,from the piston cylinder pair and slipper swash plate pair at full displacement conditions.Besides,the hydro-mechanical losses in ball guide retainer pair are found to be almost independent of pressure.The derived conclusions clarify the main orientations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pump,and the proposed model can service for the design of pump with higher efficiency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piston pump EFFICIENCY hydro-mechanical losses digital prototypi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wideoperating ran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optimal transfer conditions of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lignment system
14
作者 PARK Su-seong KIM Jae-min +1 位作者 CHUNG Won-jee SHIN O-chu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26-730,共5页
Th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aims at the inter-process autom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lastic processes.As a result of testing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LCC alignment syste... Th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aims at the inter-process autom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lastic processes.As a result of testing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MLCC alignment system,the average alignment rates are 95% for 3216 chip,88.5% for 2012 chip and 90.8% for 3818 chip.The MLCC alignment system can be accepted for practical use because the average manual alignment is just 80%.In other words,the developed MLCC alignment system has been upgraded to a great extent,compared with manual alignment.Based on th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MLCC alignment system,the optimal transfer conditions have been explored by using RSM.The simulations using ADAMS has been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ube model of CCD.By using MiniTAB,the model of response surface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optimal conditions resulted from the response optimization tool of MiniTAB has been verified by being assigned to the prototype of MLCC alignme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lignment syste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MiniTAB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