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D-YOLO网络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检测分类和时间定位模型
1
作者 罗斌 王慧芳 +3 位作者 倪旭明 李佶 吴昊 林恺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190,共9页
为准确识别电能质量扰动类型,进一步挖掘扰动内部特征,提出基于一维YOLO(1D-YOLO)网络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检测分类和时间定位模型。模型利用带残差结构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扰动波形进行深度的特征提取;利用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不同尺度... 为准确识别电能质量扰动类型,进一步挖掘扰动内部特征,提出基于一维YOLO(1D-YOLO)网络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检测分类和时间定位模型。模型利用带残差结构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扰动波形进行深度的特征提取;利用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在3个不同尺寸的特征图上完成8种基本扰动分层检测。以基本扰动为检测对象,有效实现了单一扰动和多重扰动的层次化建模,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和时间定位精度,现场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泛化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时间定位 多任务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电能质量扰动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宇龙 崔宪阳 +1 位作者 袁丁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98-4310,I0010,共14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受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变得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扰动类型并定位扰动时间。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PQD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以卷积神...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受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变得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扰动类型并定位扰动时间。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注意力机制融合的PQD点分类及时间定位方法。该方法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分类模型,在预处理和模型内部分别嵌入局部特征注意力机制(local feature attention mechanism,LFAM)和双尺度注意力机制(dual-scale attention mechanism,DSAM)。其中,LFAM根据幅值包络线追踪信号的幅值变化,以加权方式增强信号波形的局部特征;DSAM则从通道和神经元两个尺度协助模型学习各维度特征的重要性。最后,模型以多类别-多输出的形式对每个采样点进行分类,并完成扰动时间定位。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文建立含63种PQD类型的仿真数据库对模型进行测试。在30 dB白噪声环境下,该模型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10%,时间定位误差均为毫秒级,具有更强的泛化性能和鲁棒性。同时,基于交流电源搭建硬件平台来测试模型,其平均准确率为99.03%,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点分类 时间定位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差分法削弱PPP定位中卫星钟差插值误差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易重海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3,共7页
针对在精密单点定位(PPP)中,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采样间隔比卫星钟差产品采样间隔小时,须进行卫星钟差插值计算,从而产生卫星钟差插值误差,该误差会导致PPP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时间差分定位技术削弱卫星钟差插... 针对在精密单点定位(PPP)中,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采样间隔比卫星钟差产品采样间隔小时,须进行卫星钟差插值计算,从而产生卫星钟差插值误差,该误差会导致PPP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时间差分定位技术削弱卫星钟差插值误差影响的方法:分析目前已有的卫星钟差插值误差处理方法中常规方法、高采样率卫星钟差法、降采样定位法及随机模型法存在的不足;以卫星钟差采样间隔进行PPP定位(不受卫星钟差插值误差的影响),获得与卫星钟差采样率一致的PPP定位结果;然后采用时间差分定位获得高采样率历元间坐标差值;最后将卫星钟差采样间隔PPP定位结果与高采样率历元间坐标差值进行综合处理,获得削弱了卫星钟差插值误差影响的GNSS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卫星钟差采样间隔为30 s(300 s)时,随机模型法相对于常规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精度约0.2%(14.1%),而时间差分法较之常规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精度约7.7%(19.1%);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算法简单,易于使用,可有效削弱卫星钟差插值误差对PPP定位的影响,提高动态PPP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精密单点定位(PPP) 卫星钟差插值误差 时间差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知定向辐射源组合定位的无人机群优化部署
4
作者 赵倩倩 熊刚 +1 位作者 王李军 尤明懿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82,共15页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撞和实现目标引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无人机群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先进的定位算法,使得无人机群能够在空中实现精准的定位和相互配合,但与此同时,产生了复杂环境下的联合无人机部署和资源分配问题(joint UAV deploy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JUDRA)。本文针对优化JUDRA算法从而提高无人机群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性更强的TDOA+AOA联合定位体制、无人机群之间通信弱约束等更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通过将复杂的无人机群资源优化及部署问题简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再拆分为主从问题,对主问题采用改进的吉布斯采样算法,对从问题采用粒子滤波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优化。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针对不同的定位体制,无人机之间通信强弱约束,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在定位模型和约束条件对定位性能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考虑不同的无人机群数量和目标不确定半径,进一步验证算法鲁棒性,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 无人机协同定位 天线增益 到达时间差与到达角联合定位方法 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与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扰动时间定位 被引量:103
5
作者 徐永海 赵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4-180,共7页
提出了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作为时频信号分析工具研究电能质量扰动识别问题,同时提出了用奇异值分解技术研究扰动时间定位问题。从扰动电压信号短时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二维频谱幅值矩阵中提取出4个特征序列,生成频谱峰值曲线、基频幅值曲... 提出了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作为时频信号分析工具研究电能质量扰动识别问题,同时提出了用奇异值分解技术研究扰动时间定位问题。从扰动电压信号短时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二维频谱幅值矩阵中提取出4个特征序列,生成频谱峰值曲线、基频幅值曲线、高频幅值曲线和幅值标准差曲线,这些曲线用6个特征量来表征。当6个特征量中的某几个满足一定的取值组合时能够唯一确定一种扰动,文中通过建立决策树,实现多种单一与复合扰动的识别。利用采样信号构造Hankel矩阵,对此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分量信号的构造并从中提取模极大值点,进行扰动时间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8种单一与8种复合扰动的类型识别,准确检测出电压暂降、暂升、中断的幅值,并可对电压暂降、振荡、脉冲等扰动进行精确的扰动时间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叶变换 奇异值分解 扰动识别 扰动时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分析的挠度传感器故障时间定位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顺仁 赵宁博 张建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8-2114,共7页
及时诊断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故障及确定传感器发生故障的精确时刻,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虚假报警率、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通过分析桥梁传感器故障演变过程,建立了数据标准化残差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标准化残差... 及时诊断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传感器故障及确定传感器发生故障的精确时刻,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虚假报警率、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通过分析桥梁传感器故障演变过程,建立了数据标准化残差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标准化残差分析的故障时间定位算法,该算法以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残差偏离量化值对故障进行判定,从而对传感器故障时间进行定位。以系统中常见的挠度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常值故障、固定偏差、精度下降、漂移故障4种故障类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挠度传感器4种故障的时间定位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度传感器 传感器故障诊断 残差分析 时间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定位抽样设计及其在性病门诊病人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宝法 徐晓菲 王济川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探讨时间 /空间定位抽样方法在性病门诊抽样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该抽样设计的基础是两级抽样 ,首先构建一个初级抽样单位 (PSU )框架 ,此框架由流动人群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组成。PSU用“按估计容量比例的概率抽样”法抽取。确定PS... 目的 探讨时间 /空间定位抽样方法在性病门诊抽样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该抽样设计的基础是两级抽样 ,首先构建一个初级抽样单位 (PSU )框架 ,此框架由流动人群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组成。PSU用“按估计容量比例的概率抽样”法抽取。确定PSU的样本后 ,再在每个抽中的PSU中采用系统或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固定数目的就诊者组成样本。结果 以在济南市某性病诊所的抽样实例说明此方法在门诊性病患者调查中的应用。结论 该设计弥补了其他抽样方法的不足 ,值得在性病门诊病人调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门诊 抽样调查 时间/空间定位抽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差定位法的电力系统扰动源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蒙希 马宁宁 +2 位作者 王德林 邓伟 康积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70,共9页
在大规模互联电网中系统频率动态具有时空分布特性,且传播速度远低于光速。借助电网频率动态的传播特性及不同节点处频率响应的时间差对电网的扰动源进行定位,首先利用Floyd算法计算各节点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根据传播路径的物理参数确... 在大规模互联电网中系统频率动态具有时空分布特性,且传播速度远低于光速。借助电网频率动态的传播特性及不同节点处频率响应的时间差对电网的扰动源进行定位,首先利用Floyd算法计算各节点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根据传播路径的物理参数确定传播速度,然后借助时间差定位法(TDOA)对电网的扰动源进行定位,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3机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网,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电网的扰动源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动态 传播特性 时间定位 FLOYD算法 扰动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演的到达时间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齐林 李方伟 王明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0-824,共5页
针对传统算法在室内超宽带(UWB)到达时间(TOA)定位系统里很难准确搜寻出第一条直射路径,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反演(TR)的TOA室内UWB定位算法。首先,利用TR处理的空时聚焦特性确定第一条直射路径,从而估计这条路径... 针对传统算法在室内超宽带(UWB)到达时间(TOA)定位系统里很难准确搜寻出第一条直射路径,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反演(TR)的TOA室内UWB定位算法。首先,利用TR处理的空时聚焦特性确定第一条直射路径,从而估计这条路径的TOA;其次,通过加权最小二乘(WLS)定位算法对不同的估计分量赋予相应的权值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传统TOA定位,所提方案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了28.6%,可见该方案有效提升了系统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定位系统 到达时间定位 时间反演 加权最小二乘法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历史数据的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故障时间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正 尚京威 王强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8期744-750,共7页
目前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主要基于软件可靠性测试或真实使用中收集的故障数据进行,但是由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很长且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故障数据,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发现的大量软件故障... 目前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主要基于软件可靠性测试或真实使用中收集的故障数据进行,但是由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很长且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故障数据,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发现的大量软件故障却由于与实际使用过程无关或没有故障时间记录而无法用于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根据软件可靠性测试剖面的特点提出软件可靠性测试输入空间模型,并依据该模型生成测试用例,与常规软件测试中发现的故障输入空间进行数据匹配,对这些故障数据在软件可靠性测试中可能的故障时间进行定位,使其达到了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条件.并通过以某型仿发动机控制软件为实验对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历史 输入空间 数据匹配 故障时间定位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TDOA定位的分布式雷达部署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德智 冯柯维 +3 位作者 蒲伟铭 李仁杰 梁振楠 刘泉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 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指向的联合优化策略,构建了面向定位任务的单目标优化问题以及兼顾定位和监视任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于这些优化问题具有复杂耦合约束和非凸特性,解析解难以获得。文中提出一种区域约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RC-MOPSO),用以求解最优部署策略。该算法通过在粒子初始化和更新过程中引入约束区域,确保粒子在迭代过程中始终满足复杂耦合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实现了定位和监视性能的最优平衡,相较于随机部署方案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对辐射源发射功率估计误差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定位 分布式雷达 部署策略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式GPS接收机的快速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陌寒 巴晓辉 +1 位作者 王云 陈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0期2220-222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辅助式GPS接收机的快速定位算法。该算法无需比特同步、帧同步和解调电文,仅由伪码相位测量值和误差小于300 km的用户位置估计值即可重构出卫星发射时刻,进而获得伪距观测量并构造包含5个未知数的测量方程组,通过求解该... 提出了一种针对辅助式GPS接收机的快速定位算法。该算法无需比特同步、帧同步和解调电文,仅由伪码相位测量值和误差小于300 km的用户位置估计值即可重构出卫星发射时刻,进而获得伪距观测量并构造包含5个未知数的测量方程组,通过求解该方程组获得用户位置。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位解算算法在载噪比低至20 dBHz时仍能实现快速定位,有效减小接收机初次定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初次定位时间 发射时刻重构 快速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先验数据的高分三号卫星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久利 周波 +2 位作者 刘杰 涂兰芬 刘迎娜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8,共5页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多种姿态下快速定位的需求,提出一种应用先验数据的卫星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以GF-3卫星的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为辅助信息,计算导航卫星的仰角,实时判断导航卫星对GF-3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可见性,从而减少捕获时间,...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多种姿态下快速定位的需求,提出一种应用先验数据的卫星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以GF-3卫星的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为辅助信息,计算导航卫星的仰角,实时判断导航卫星对GF-3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可见性,从而减少捕获时间,实现快速定位。GF-3卫星的在轨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先验数据的卫星快速定位方法,定位时间为115s,短于其他低轨卫星的855s,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文章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低轨遥感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快速定位 可见导航卫星预测 定位时间 定位数据 姿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静止轨道粗定位的北斗系统接收机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靖守让 李柏渝 +1 位作者 刘文祥 孙广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1,共5页
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发射时间的整毫秒恢复算法,在接收机概略位置未知时存在计算量剧增而无法应用的问题。利用北斗系统混合星座中GEO卫星电文速率高的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EO粗定位的北斗接收机快速定位的方法。在接收机概略位... 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发射时间的整毫秒恢复算法,在接收机概略位置未知时存在计算量剧增而无法应用的问题。利用北斗系统混合星座中GEO卫星电文速率高的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EO粗定位的北斗接收机快速定位的方法。在接收机概略位置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使用已获取完整信号发射时刻的纯GEO星座进行粗定位,根据解算获得的概略位置对非GEO卫星发射时刻毫秒整数时间进行恢复,利用所有可见卫星进行精确定位。使用国际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测站观测伪距对算法进行验证,国内测站可100%实现伪距恢复,完成快速定位。仿真遍历中国区域用户,在仿真伪距增加均值为0,标准差为6m噪声,截止仰角为0°时,中国附近区域实现快速定位概率均大于98.68%,其中约80%的中国附近区域可以100%实现卫星信号传输时间恢复并完成快速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静止轨道星座 信号传输时间恢复 首次定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资仓储脉冲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试验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小文 张小超 +3 位作者 赵博 王丽丽 伟利国 贾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29,共7页
针对仓储环境下农资物品与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农资仓储环境下的脉冲超宽带技术(impulse radio-ultra wide band,IR-UWB)室内定位系统。采用双面双程测距(symmetric double si... 针对仓储环境下农资物品与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开发了适用于农资仓储环境下的脉冲超宽带技术(impulse radio-ultra wide band,IR-UWB)室内定位系统。采用双面双程测距(symmetric double sided-two way ranging,SDS-TWR)方法,建立了考虑时钟频偏等因素的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定位系统模型。研究表明定位系统计算所带来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距离测算方法和节点位置计算方法 2方面,在这2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测距算法的选择,基站的布置等。最后,以DW1000射频芯片为硬件基础,设计了定位系统移动站和基站节点,并在农资仓库的环境中分别进行了静态测距试验、静态定位试验、以及动态定位试验。试验表明:静态测距精度优于50 mm,静态定位精度优于50 mm,动态定位试验精度优于85 mm。综合结果表明,该文搭建的系统可满足农资物品定位的实际应用要求,可为室内农资仓储环境下AGV的定位和导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控制 仓库 误差分析 脉冲超宽带 无线定位 到达时间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扫描行的汽车车牌定位算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伟铭 赵雪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3-225,232,共4页
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是一种重要的交通信息获取技术,在ITS中有广泛应用。该文在对收费站汽车牌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扫描行的灰度跳变点特征的车牌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定位车牌,车牌定位精度超过95%... 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是一种重要的交通信息获取技术,在ITS中有广泛应用。该文在对收费站汽车牌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扫描行的灰度跳变点特征的车牌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定位车牌,车牌定位精度超过95%,并能有效地克服光线和天气条件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车牌定位 定位精度和时间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立春 冉崇森 魏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1-973,共3页
提出了当接收端在空间随机分布时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 ,引入一个非均匀变异算子 ,针对TDOA方式进行最佳坐标搜索。实验表明 ,在保证种群数量的情况下 ,该算法性能稳定 ... 提出了当接收端在空间随机分布时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 ,引入一个非均匀变异算子 ,针对TDOA方式进行最佳坐标搜索。实验表明 ,在保证种群数量的情况下 ,该算法性能稳定 ,能找到逼近全局最优点的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定位 最大似然估计 非均匀变异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阵的TOA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群 杜亚平 吕泽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了改进经典的多维标度测量(MDS)定位法中一次测量一次定位的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动态MDS虚拟阵定位算法,该算法简单,计算量小,便于实时处理。仿真结果显示在虚拟测量次数多于4次时,该算法性能明显优于Chan+虚拟阵定位算法及... 为了改进经典的多维标度测量(MDS)定位法中一次测量一次定位的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动态MDS虚拟阵定位算法,该算法简单,计算量小,便于实时处理。仿真结果显示在虚拟测量次数多于4次时,该算法性能明显优于Chan+虚拟阵定位算法及经典的MDS定位法,并且虚拟次数越多,该算法的性能越好。经典的MDS定位法相当于测量次数为1的无虚拟时的该文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多维标度测量 到达时间定位 虚拟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
19
作者 刘琼 张丽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为了减少复杂环境下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误差和功耗,获得理想的光传感网络定位结果,提出了基于复杂环境下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分析当前光传感网络定位的研究进展,找到当前方法的各种局限性,然后设计光传感网络的结构,边界盒定... 为了减少复杂环境下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误差和功耗,获得理想的光传感网络定位结果,提出了基于复杂环境下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分析当前光传感网络定位的研究进展,找到当前方法的各种局限性,然后设计光传感网络的结构,边界盒定位算法和蜂群算法进行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最后其他光传感网络定位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定位绝对误差低于6 m,经过30次迭代即可实现收敛稳定,定位平均绝对误差低于4 m,节点覆盖率高于80%,功耗低于2 J。证明本方法缩小了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误差,可以实现主精度光传感网络节点,减少了光传感网络定位时间,光传感网络节点定位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感网络 复杂环境 定位方法 定位时间 对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检测与描述中的时间信息提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先飞 李弼程 +1 位作者 刘嵩 孙显著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5-401,共7页
时间信息在事件检测与描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自动内容抽取中的事件检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对时间信息进行详细、系统地研究。本文致力于事件检测中的时间信息研究,对文本中有明显标记和无明显标记的时间进行区分;在明确要提取时间具... 时间信息在事件检测与描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自动内容抽取中的事件检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对时间信息进行详细、系统地研究。本文致力于事件检测中的时间信息研究,对文本中有明显标记和无明显标记的时间进行区分;在明确要提取时间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详细分类并阐明其含义,其中包括精确时间、模糊时间、修饰类时间、时间集及其他不确定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时间信息的名词修饰语、时间间隔、嵌入式时间表达和时间定位词等时间范围信息进行研究;最后引入时间戳的概念,并对时间戳的类型及涉及时间戳与事件的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引出如何在时间戳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事件检测与描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自动内容抽取、自动问答系统、话题追踪结果及自动文摘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内容抽取 事件检测与描述 时间表达式 嵌入式时间 时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