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牙髓炎疼痛定位准确性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津 孙伟 姬爱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分析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定位准确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 432例急性牙髓炎病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查体征,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感染来源、疼痛史、急性发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疼痛频率... 目的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分析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定位准确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 432例急性牙髓炎病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查体征,包括年龄、性别、牙位、感染来源、疼痛史、急性发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疼痛频率、放散痛,以及叩痛检查、温度测试结果和牙髓出血情况和定位的准确性。对数据整理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急性牙髓炎疼痛定位准确性可以达到39.1%,当出现放散痛时会降低定位准确性(P<0.05),患牙为牙周感染来源时定位准确性更高(P<0.05),而其他因素可能与疼痛定位准确性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部分急性牙髓炎病例的疼痛可以准确定位,与是否出现放散痛和感染来源有一定关系,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疼痛 定位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焊缝定位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美菊 姜金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针对焊接环境对工人造成伤害和焊件材质影响焊接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器视觉激光焊缝定位系统的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焊缝定位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焊缝图像局部区域梯度方向信息进行目标图像初定位,运用主动形状模型方法建立... 针对焊接环境对工人造成伤害和焊件材质影响焊接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器视觉激光焊缝定位系统的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焊缝定位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焊缝图像局部区域梯度方向信息进行目标图像初定位,运用主动形状模型方法建立特征模型,并计算特征模型和测试样本间马氏距离,从而对形状和姿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焊缝坐标.结果表明,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焊缝定位算法具有准确性高、抗干扰和误差小的特点,能够满足激光焊缝定位系统对准确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焊缝定位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主动形状模型 马氏距离 特征模型 平均定位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阵列式柔性夹具的工件定位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宇 龚集响 皮兴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4-5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阵列式柔性夹具的工件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投影法将工件和柔性夹具之间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之间的定位问题,并基于平面区域和点的包含关系生成多组定位方案。然后通过计算定位雅可比矩阵的秩,确定了定位方案的可靠... 提出了一种阵列式柔性夹具的工件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投影法将工件和柔性夹具之间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之间的定位问题,并基于平面区域和点的包含关系生成多组定位方案。然后通过计算定位雅可比矩阵的秩,确定了定位方案的可靠性。最后建立了工件制造误差、定位元件的安装和制造误差到工件定位误差的传递模型,并根据对工件定位的误差要求来计算定位方案的准确性,按照最大偏差最小化的准则来选择最准确的定位方案。工件在阵列式柔性夹具上定位的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满足定位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的定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夹具 定位方法 定位可靠性 定位准确性 误差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腔内心电图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贤琳 蔡益民 +1 位作者 向秋红 方玉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0-824,共5页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与传统解剖定位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4月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关于应用腔内心电图对PICC置管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及筛选文献,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的标准来评估偏倚风险,采用RavMan 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4 93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2 842例,对照组2 0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更能有效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OR=3.00,95%CI:2.48~3.64,P<0.05),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OR=4.39,95%CI:2.08~9.27,P<0.05)。结论 腔内心电图指导的PICC穿刺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传统解剖定位方法能有效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和尖端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首次置管成功率 尖端定位准确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诊断中应用B超的体会
5
作者 曹铭溪 金讯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43-43,共1页
一、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病程1个月至25年,平均6年4个月。本组瘤体均在膈肌以下。位于肾上腺者35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2例,双侧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17例。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临床资料 腹主动脉 低回声区 影像检查 定位准确性 内部回声 超声声像图 下腔静脉 隔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卓越超过洋品牌——台达伺服电机进军试机制造业
6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4期56-56,共1页
台达ASD伺服电机不久前通过了长春第二试验机制造厂的性能测试,顺利进军试验机制造业。开辟了中达电通机电业务继纺机、金属加工机、包装机、PCB加工机外的又一产业机械制造领域。
关键词 台达伺服电机 性能测试 传动稳定性 定位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