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定位体征的桥脑腔隙梗死20例报告
1
作者 王爱兰 王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定位体征 桥脑腔隙梗死 诊断 治疗 CT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无神经定位体征脑出血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广荣 张道元 +2 位作者 邵艳国 牛妹媛 吴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无神经定位体征 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不典型的脑桥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3
作者 吕佳 刘勇 李承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脑桥梗死早期不典型表现及发生误诊的原因,并进一步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脑桥梗死误诊12例病例资料。结果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49~75岁;均于发病24 h内就诊;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高脂血... 目的分析脑桥梗死早期不典型表现及发生误诊的原因,并进一步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脑桥梗死误诊12例病例资料。结果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49~75岁;均于发病24 h内就诊;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高脂血症史6例,有颈椎病史4例。8例出现例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瘫合并偏身感觉障碍,11例轻度共济失调,12例眼球震颤,5例构音障碍,8例伴头晕,6例恶心呕吐,8例肌力检查异常,7例瘫痪侧Babinski's征阳性,4例耳鸣,3例一过性复视。12例行头颅CT检查均未见新发梗死灶,因中枢性面瘫、肢瘫及偏身感觉障碍误诊大脑半球梗死8例,因眩晕、耳鸣、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误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发病24 h后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脑桥梗死灶,遂确诊脑桥梗死。误诊时间24~36 h。12例确诊后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部分脑桥梗死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明确定位体征,加之早期CT检查敏感性、特异性低,使得早期误漏诊情况时有发生。仔细询问相关病史及易患因素,认真神经系统查体,熟知脑桥解剖结构及病变特征,当CT检查未发现脑部责任梗死灶时应及时行磁共振检查或多次检查,以防早期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梗死 误诊 大脑半球梗死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CT检查 磁共振检查 责任病灶 定位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玉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脑血管痉挛 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 预防 缺血性脑梗死 意识障碍 定位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患者留置胃管致迷走神经性晕厥一例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杰 马虹颖 杨存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49-50,共2页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操作之一,常用于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及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留置胃管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咽部疼痛、恶心、血压心率增快、呛咳、黏膜损伤、误插、盘曲打折等。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指各种...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操作之一,常用于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及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留置胃管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咽部疼痛、恶心、血压心率增快、呛咳、黏膜损伤、误插、盘曲打折等。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以及心率减慢,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低灌注而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该疾病发病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性晕厥 老年重症患者 留置胃管 护理 抢救 神经定位体征 血压降低 小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钱琪 吕海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脑卒中患者 无症状脑梗死 定位体征 神经系统 症状 梗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脑梗死早期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卢一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早期临床表现 脑梗死患者 检查分析 定位体征 报告分析 24h 发病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眼科的颅内病变诊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贡亦清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分析颅内病变的眼部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2 2例首诊于眼科的颅内病变的眼部表现及辅助检查 ,初诊与确诊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中 ,有视力下降占 81.8% ,视野改变占 89.5 % ,视盘水肿占 40 .9% ,视神经萎缩占 5 0 % ,瞳孔改... 目的 分析颅内病变的眼部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2 2例首诊于眼科的颅内病变的眼部表现及辅助检查 ,初诊与确诊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中 ,有视力下降占 81.8% ,视野改变占 89.5 % ,视盘水肿占 40 .9% ,视神经萎缩占 5 0 % ,瞳孔改变占 2 2 .7% ,眼肌麻痹占 18.2 % ,初诊误诊率较高。头颅 CT或 MRI有助于早期诊断 ,但较难发现较小病灶。结论 颅内病变可以通过影响视路、瞳孔光反射路及眼运动神经而表现各种眼部症状。对可疑病例应根据神经定位体征及时行针对性头颅 CT或 MRI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颅内病变 诊断 定位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焦震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5X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5例AMCH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存活16人,死亡9人。结论:AMCH发病率低,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常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临床症状以颅高压及意识障碍为主...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5例AMCH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存活16人,死亡9人。结论:AMCH发病率低,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常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临床症状以颅高压及意识障碍为主,头CT为主要诊断方法,预后与出血部位及是否二次出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动脉硬化 临床分析 二次出血 颅高压 意识障碍 原发性脑出血 临床资料 出血灶 定位体征 微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扬达 朱雏雏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36-137,共2页
本文根据我院1958~1977年20年中收治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88例(共291例次,其中3例二次入院)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研究。一、病情与预后的关系根据入院时病情轻重主要是意识状态分为四型。Ⅰ型神志清楚、Ⅱ型神志模糊、Ⅲ型浅昏... 本文根据我院1958~1977年20年中收治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88例(共291例次,其中3例二次入院)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研究。一、病情与预后的关系根据入院时病情轻重主要是意识状态分为四型。Ⅰ型神志清楚、Ⅱ型神志模糊、Ⅲ型浅昏迷、Ⅳ型昏迷。在Ⅰ型和Ⅱ型中又根据有无定位体征而分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病情 抗纤溶治疗 定位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助小儿遗传代谢病快速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本刊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2期124-124,共1页
近日,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发布小儿遗传代谢病的气相色谱、质谱快速筛查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准确、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赛默飞气质联用仪,成功建立了婴幼儿遗传代谢病的快速筛查方法,构建了筛查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筛查方法 遗传性代谢疾病 赛默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飞世尔 定位体征 气质联用仪 特异性 脂肪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治疗后颅窝脑脓肿5例报告
12
作者 刘建中 张荣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3-33,共1页
后颅窝脑脓肿由于后颅窝容积小,因此脓肿较小即可引起严重的高颅压,及小脑的定位体征,因而对其及时准确有效的穿刺引流非常关键,现将我们治疗的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6~47岁,平均28.8岁。
关键词 后颅窝 穿刺治疗 脑脓肿 穿刺引流 高颅压 颅锥 定位体征 导针 流管 及时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双眼视野同侧偏盲的脑血栓10例分析
13
作者 曹征 姚红 《临床眼科杂志》 1993年第1期40-40,共1页
脑血栓病变,影响到视路纤维时,常常出现相应的视野改变。而以双眼视野同侧偏盲为首发症状的脑血栓。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们临床所见10例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同侧偏盲 双眼视野 黄斑回避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闭塞 支动脉 视路 定位体征 脑梗 上象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程序
14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3期49-49,共1页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起病急,全脑症状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急救程序 病情评估 临床特 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 定位体征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