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禁与不禁:从明清官窑制度看“五行说”下的瓷器色彩伦理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花菲 徐艳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儒家礼教与"五方五行五色"体系相互融合,产生了色度与器用、物序与人伦的互动机制,色彩成为阶级礼制下序列人伦纲常的符号。明清官窑"色禁"制度加剧了瓷器色彩伦理的进程,但制瓷技艺的成熟使得"色禁"难禁... 儒家礼教与"五方五行五色"体系相互融合,产生了色度与器用、物序与人伦的互动机制,色彩成为阶级礼制下序列人伦纲常的符号。明清官窑"色禁"制度加剧了瓷器色彩伦理的进程,但制瓷技艺的成熟使得"色禁"难禁,瓷色反而"因禁而盛"。随着明代"禁色"瓷器在清代民间的生产与流通,形成了"祭祀之器-身份之器-赏玩之器-日用之器"的伦理序列。明清官窑对坊间瓷色僭越"禁"与"不禁"的制度之变,映射了瓷色伦理观的嬗变轨迹。追根溯源,瓷色伦理观根源于"五行说"隐喻与象征的华夏思维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在器物文化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伦理 官窑制度 色禁 五行说 明清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