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观应对“官督商办”企业的评价——兼谈官督商办企业的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叔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23-28,共6页
洋务派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陆续创办官督商办企业,到二十世纪初基本结束,大约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人们对这一经济活动的评价仍然有较大的分歧意见。其实,当年在官督商办企业担任要职的一些人士,对这种企业早就有许... 洋务派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陆续创办官督商办企业,到二十世纪初基本结束,大约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人们对这一经济活动的评价仍然有较大的分歧意见。其实,当年在官督商办企业担任要职的一些人士,对这种企业早就有许多比较中肯的评价,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郑观应。郑观应以商股代表的身份,长期担任几个主要官督商办企业的重要职位,经历了官督商办企业从产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情况和腐败现象,都有亲身见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督商办企业 郑观应 洋务派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十九世纪 企业内部 腐败现象 评价 官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官督商办企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佩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4-80,95,共8页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开始主要不是由私人资本创办,而是采取“官办”和“官督商办”等形式。尤其是官督商办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更是创办各种民用工矿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研究这类企业的产生是探究中国资本主...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开始主要不是由私人资本创办,而是采取“官办”和“官督商办”等形式。尤其是官督商办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更是创办各种民用工矿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研究这类企业的产生是探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术界已有不少著述对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督商办企业 洋务派 中国资本主义 军用工业 近代企业 七十年代 近代民用企业 历史条件 企业形式 私人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官督商办”思想辨析
3
作者 高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77-80,108,共5页
文章从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张之洞官督商办思想的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对以往持完全否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官督商办企业形式在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的19世纪末仍然具有生命力,张之洞在当时阐发... 文章从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张之洞官督商办思想的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对以往持完全否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官督商办企业形式在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的19世纪末仍然具有生命力,张之洞在当时阐发的官督商办思想促使这种企业形式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官督商 官督商办企业 经济思想 官方 奏议 近代化 企业形式 消除弊端 官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洋务运动中的官督商办问题
4
作者 汪林茂 《思想战线》 1986年第1期74-81,共8页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中国近代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中的极大部份,是在这一时期展开的;“官督商办”,又是洋务运动史中的最重要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近代社会阶级关系变化的复杂内容。
关键词 官督商办企业 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洋务派 民族资本主义 李鸿章 八十年代中期 官僚资本主义 军事工业企业 郑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官商合办”论析
5
作者 周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63-68,共6页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与民间合力举办的近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宫督商办”的衰落和“官商合办”的兴起。关于官督商办,学术界论述已多;至于官商合办,有关著述或语焉不详,或将其与官督商办等量齐观。实际上,...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与民间合力举办的近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宫督商办”的衰落和“官商合办”的兴起。关于官督商办,学术界论述已多;至于官商合办,有关著述或语焉不详,或将其与官督商办等量齐观。实际上,无论是在投资形式还是在经营机制上,官商合办较之官督商办均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督商办企业 官商 国家资本 私人资本 清政府 晚清时期 商人 近代企业 组织形式 中日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洋务企业中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关系
6
作者 周军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57-61,共5页
任何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物质内容,而以生产关系为其社会形式。建立在近代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从所有制的角度看,存在着两种基本类型:(1)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包括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
关键词 私人资本 国家资本主义 洋务企业 官督商办企业 生产关系 近代化 企业 洋务派 资本主义所有制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7
作者 王承仁 刘铁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6-82,共7页
【正】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企业,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共建成30个左右。这些企业都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经营,以官督商办为主。关于这类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 【正】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企业,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共建成30个左右。这些企业都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经营,以官督商办为主。关于这类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一洋务派民用企业是否代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如何看待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是评价洋务派民用企业性质和作用的核心。有的同志认为:“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再到商办,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走过的一条特殊道路”。我们认为,这个看法不符合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性质 官商 作用 洋务派 中国市场 李鸿章 官督商办企业 民用企业 中国近代 华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观应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试探
8
作者 王翔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作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集大成者,郑观应思想的许多方面,都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相形之下,他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似乎还未得到应有的注意。本文拟就郑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作一初步探讨,希望... 作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集大成者,郑观应思想的许多方面,都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相形之下,他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似乎还未得到应有的注意。本文拟就郑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教。(一) 郑观应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形成,与时代环境、个人经历有着密切联系,其途径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咸丰八年(1858年),“观应年十七,小试不售,即奉严命,赴沪学贾”,①从其叔在柯化洋行帮办商务。两年以后,郑观应“入宝顺洋行管丝楼,兼管轮船揽载事宜”,自己也投资作生意,“开江西、福州揽载行。”②三十二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观应 洋务企业 轮船招商局 资产阶级改良派 西方资本主义 官督商办企业 商务 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洋行 经济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3-78,共6页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国社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由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开始起步的。洋务运动发轫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终止于九十年代中期,持续了三十多年,这段时间是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
关键词 洋务派 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 官督商办企业 近代工业 军事工业 官督商 清政府 民用企业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公司治理结构变迁:基于公司法律的视角
10
作者 金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洋务运动之后,近代中国股份公司开始出现,其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被忽视又很重要的问题。官督商办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政府介入过多使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工不明确,职能权责不清;《公司律》与《公司条例》颁布后的股份公司治理... 洋务运动之后,近代中国股份公司开始出现,其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被忽视又很重要的问题。官督商办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政府介入过多使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工不明确,职能权责不清;《公司律》与《公司条例》颁布后的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则相对简洁,政府开始退出,但由于官利制的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仍不能摆脱政府影响。这种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在建国后还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督商办企业 《公司律》 《公司条例》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海机器织布局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滨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6期1-9,共9页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棉纺织工厂。它是在外国机制纱布大量涌入的刺激下,经过十余年的筹建,历尽艰辛,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建立起来的。关于它的筹建过程、资金来源等问题,往往说不清楚;对于它享有的专...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棉纺织工厂。它是在外国机制纱布大量涌入的刺激下,经过十余年的筹建,历尽艰辛,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建立起来的。关于它的筹建过程、资金来源等问题,往往说不清楚;对于它享有的专利和减免税厘等权利,尤其讲不透彻,从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个人的意见。一、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筹建和投产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由沿海通商口岸伸向广大腹地,由城市深入农村。在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中,除鸦片之外,棉纺织品所占的比重最大,而且增长的速度十分迅速。1872年,进口棉纱为五万担,至1890年增至一千零八十二万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郑观应 近代中国 外国资本主义 上海 民族资本主义 经元善 官督商办企业 通商口岸 轮船招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