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袁蓉
-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
-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服饰制度
冠冕制度
服饰文化
官服制度
佩饰规制
民间服饰
妇女服饰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能馥
-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13-15,22,共4页
-
文摘
中国服装发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已有衣冠鞋覆和丰盛的首饰佩饰,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已在服装上得到反映,夏朝服饰已出现象征王权的十二章纹,周代已有完善的官服制度。战国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而实行“胡服骑射”,东汉明帝制定官服制度.儒家服饰理论从此在全国全面贯彻执行,南北朝汉服与胡服交流,对隋唐服饰文化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使中国服饰文化趋向保守,明清“江南三织造”使宫廷服装技艺达历史的顶峰。
-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神韵
官服制度
胡服骑射
新石器时代
赵武灵王
宋明理学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两周礼用丝织品纹饰规制及其影响探微
- 3
-
-
作者
敬德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4,共7页
-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2015BS108)
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6KGH090)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655009)
-
文摘
丝织品是两周礼仪中重要的礼用物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婚冠、祭祀、丧葬等诸项礼仪中。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考古学研究法,结合历史文献、金文和出土实物对两周时期丝织品在礼仪中使用时的纹饰制度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两周礼仪中,丝织品在使用时,其纹饰要遵循礼的要求,以图案组合形式、图案数量的不同来体现礼的等级特性,此外还需彰显周礼"天人合一"的内涵。两周时期礼用丝织品纹饰制度还为古代中国官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刺绣、绘画艺术的发展。
-
关键词
周朝
礼用
丝织品
纹饰规制
官服制度
刺绣艺术
-
Keywords
Zhou dynasty
application for etiquette
silk fabric
pattern regulation
system of official costume
embroidery art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26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为何要用大红大紫形容人生显赫
- 4
-
-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36,共1页
-
文摘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
关键词
人生
形容
官服制度
颜色
-
分类号
G156.1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