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场现形记》与晚清“新政”及鲁迅的误解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学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4,138,共7页
鲁迅对《官场现形记》创作意图及主题判断是有误的,小说并非因庚子事变的刺激为迎合"时人嗜好"满足于"谴责"———"谩骂"而作,而是起因于1903年李伯元及中国社会经历了对晚清"新政"由满怀希望... 鲁迅对《官场现形记》创作意图及主题判断是有误的,小说并非因庚子事变的刺激为迎合"时人嗜好"满足于"谴责"———"谩骂"而作,而是起因于1903年李伯元及中国社会经历了对晚清"新政"由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旨在揭露"新政"腐败的根源和真相。它集中描写晚清"新政上谕"发布后,中国专制政体与国际化市场相结合,导致官员权力与金钱贪欲的无限制结合,以至权力和人格商业化,使官场腐败像瘟疫一样漫延的种种现象,揭露专制政体是"新政"腐败的总根源和"伪改革"的原因,呼应了唤起人们认清"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的政治启蒙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鲁迅 谴责小说 晚清“新政” 创作意图 创作主题 中国古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版权诉讼始末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颖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3,共5页
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所著《官场现形记》被坊间翻刻,后诉诸租界会审公堂,获胜,是晚清文学界最早通过诉讼维护版权的实例,但因资料缺失,诉讼始末一直未被后人所知。本文利用几则世界繁华报馆刊发于晚清其他报刊的告白,揭示出了这一案件... 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所著《官场现形记》被坊间翻刻,后诉诸租界会审公堂,获胜,是晚清文学界最早通过诉讼维护版权的实例,但因资料缺失,诉讼始末一直未被后人所知。本文利用几则世界繁华报馆刊发于晚清其他报刊的告白,揭示出了这一案件的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告白 版权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官场现形记》对近代历史小说的开创性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X期39-40,共2页
《官场现形记》是一部描写晚清官场黑暗腐败的谴责型小说,这部小说在报纸上被连载刊行,对当时的社会震动很大,其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非常高。同时小说的现实主义实录性、再现性、慷慨激昂的讽刺手法、整体的宏大的写作视野和根据读者习... 《官场现形记》是一部描写晚清官场黑暗腐败的谴责型小说,这部小说在报纸上被连载刊行,对当时的社会震动很大,其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非常高。同时小说的现实主义实录性、再现性、慷慨激昂的讽刺手法、整体的宏大的写作视野和根据读者习惯使用的通俗语言都跳出了传统小说的模式,对近代历史小说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所以研究《官场现形记》的对近代历史小说的开创作用意义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近代历史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场现形记》:清末贪官图 被引量:1
4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8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清末 百姓 中国文学史 贪官污吏 痛苦 人民生活 土匪 社会现实 知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粗取精 超越原著——评电视连续剧《官场现形记》
5
作者 小刘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7,共2页
近代小说家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虽然全面地暴露和讽刺晚清政官场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并不广为人知。最近,这部名著经过上海求索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精心改编并搬上荧屏后,却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 近代小说家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虽然全面地暴露和讽刺晚清政官场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并不广为人知。最近,这部名著经过上海求索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精心改编并搬上荧屏后,却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将名著改编搬上荧屏的电视连续剧不少,但如《官》剧能在高度提炼原著的基础上,去粗取精,超越原著的,实在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 原著 名著改编 长篇小说 近代小说 主要矛盾 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主义与《官场现形记》——兼评近代小说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钟贤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六十年代中期,古典文学领域展开过一场对近代“谴责小说”的批判.这场批判最初是从关于《孳海花》的评价开始的,后来则比较集中到“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官场现形记》上,指责它为“邪恶的教科书”“晚清小说的逆流”等.在林彪... 六十年代中期,古典文学领域展开过一场对近代“谴责小说”的批判.这场批判最初是从关于《孳海花》的评价开始的,后来则比较集中到“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官场现形记》上,指责它为“邪恶的教科书”“晚清小说的逆流”等.在林彪、“四人帮”淫威肆虐的日子里,它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孳海花》等几部著名的“谴责小说”一起,被贴上“反动小说”的封条.《官场现形记》遭到全盘否定的厄运,除了对它本身的评价问题外,还牵涉到如何看待时代与作品的关系,如何评价作品的主要思想倾向,以及要不要批判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极“左”思潮等问题.因此,正确地评价《官场现形记》和研究与它相联系的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一部小说的评价,也关系到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改良派 近代小说 谴责小说 兼评 清政府 洋人 帝国主义 改良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和《官场现形记》
7
作者 郁乃尧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4期80-81,73,共3页
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笔名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他少时擅长时文诗赋,曾考取第一名秀才,以后却不曾中过举,对科举功名也逐渐冷淡.他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小说 经济特科 《文明小史》 官场生活 江苏武进 蕴酿 自序 笔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与“谴责小说”的兴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学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4-149,共6页
晚清“谴责小说”的兴起,并非如鲁迅所论兴起于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和受庚子事变的刺激,而是兴起于1903年,原因是以李伯元为代表的报人作家对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的响应。《官场现形记》开创了晚清旨在揭露官场腐败及其原因的“... 晚清“谴责小说”的兴起,并非如鲁迅所论兴起于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和受庚子事变的刺激,而是兴起于1903年,原因是以李伯元为代表的报人作家对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的响应。《官场现形记》开创了晚清旨在揭露官场腐败及其原因的“写实派”社会小说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史 1903年 李伯元 谴责小说 文学研究 官场现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伯元对科举制度的否定及其对选官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久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考察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中国现在记》《文明小史》,我们可以看出李伯元认为科举制度对应试者的道德衡量没有保障、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否定集权的考官制度,这些否定性的科举观念是对清代小说家科... 考察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中国现在记》《文明小史》,我们可以看出李伯元认为科举制度对应试者的道德衡量没有保障、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否定集权的考官制度,这些否定性的科举观念是对清代小说家科举观的总结。在此基础上,他预感科举即将废除,对科举改革表示赞赏、对改革的弊端提出了批评,还对选官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究其原因,对考官不满的心理动机、拯时济世的热切愿望、科举将废的时代潮流是促使他在小说中否定科举、探索新制的几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科举 否定 官场现形记 《中国现在记》 《文明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小说研究中的“美意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锋杰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3期86-94,共9页
关键词 胡适 《红楼梦》 小说研究 《儒林外史》 现代审美意识 中国小说 自然主义 家族小说 新文学运动 官场现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四部著名小说的生成和价值内涵
11
作者 孔范今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7-23,共7页
晚清时期,有责任心的作家与"国政"、与暗昧的"细民"构成空前紧张的关系,并由此激发出新的文学生力。反映对象的规定性及其与创作主体之间对应形成的独特关系,规范了一代文学的基本精神风貌。作家角色选择的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眼光... 晚清时期,有责任心的作家与"国政"、与暗昧的"细民"构成空前紧张的关系,并由此激发出新的文学生力。反映对象的规定性及其与创作主体之间对应形成的独特关系,规范了一代文学的基本精神风貌。作家角色选择的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眼光的产生,近代四部著名小说的多方面价值呈现,似乎难以"谴责小说"一语概之。"忠奸对立"模式与相关文化情结的消解,表现为政治、文化观念的双重超越;对文化建构、艺术表现的探索、拓展,也同时保障了"新小说"中心文体的位置和对20世纪文学的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中国近代 价值内涵 官场现形记 新小说理论 谴责小说 文化观念 创作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腐保廉的理论武器
12
作者 李辛生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9,共1页
《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几乎把现代社会腐败的形形色色表现,淋漓尽致作了深刻和实质描述,可说是一幅20世纪中外官场现形记。尤其值得重视的,它已提出各种反腐保廉的社会机制和方法途径,具有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 《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几乎把现代社会腐败的形形色色表现,淋漓尽致作了深刻和实质描述,可说是一幅20世纪中外官场现形记。尤其值得重视的,它已提出各种反腐保廉的社会机制和方法途径,具有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引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该书对当前我国社会腐败现象的性质、特征和根源的分析,已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即在于当政者的权利熏心和现行的体制空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保廉 社会发展 方法途径 官场现形记 社会机制 腐败现象 指导作用 执政党 社会腐败 切中要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官”考
13
作者 陈霞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2-32,共1页
近几年来,“父母官”一词忽然流行起来,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常常把它当成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词来用。本来,“父母官”是封建时代对地方官的一种称谓,解放后已经废弃不用了。今天重新起用,应当审慎从事,搞清它的来源出处、... 近几年来,“父母官”一词忽然流行起来,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常常把它当成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词来用。本来,“父母官”是封建时代对地方官的一种称谓,解放后已经废弃不用了。今天重新起用,应当审慎从事,搞清它的来源出处、使用场合、附加色彩等等。如果不加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官” 地方长官 《醒世姻缘传》 领导干部 民之父母 《儒林外史》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地方官 官场现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腋成裘”不用于消极事物
14
作者 赵丕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0,共1页
"集腋成裘"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这一成语出自《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腋也。"用例很多,如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果然一齐应允,... "集腋成裘"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这一成语出自《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腋也。"用例很多,如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现形记 事物 消极 狐狸 李伯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阳健 《学海》 1994年第4期86-89,共4页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元,名宝嘉,又名宝凯,... 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欧阳健居晚清四大小说家之首的李伯元,不是梁启超那样的时代巨子,而是处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小人物;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作为一名职业报人和职业小说家的成功事业和开创一代风气的广泛影响。李伯元,名宝嘉,又名宝凯,伯元是他的字,别号南亭亭长.又号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庚子国变 “游戏” 官场现形记 《绣像小说》 弹词小说 游戏说 生平事迹 通俗文学 《新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伯元身后的版权纠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明山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1-51,共1页
李伯元身后的版权纠纷李明山中国历史演进到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晚清出版界发生了新变化。由于输入了新式印刷技术,出版业出现空前繁荣,版权问题便应运而生了。不仅广学会传教士林乐知要求保护版权,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严复也呼... 李伯元身后的版权纠纷李明山中国历史演进到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晚清出版界发生了新变化。由于输入了新式印刷技术,出版业出现空前繁荣,版权问题便应运而生了。不仅广学会传教士林乐知要求保护版权,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严复也呼吁政府重视版权。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版权纠纷 会审公堂 侵犯版权 《大清著作权律》 版权问题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清政府 著作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小史》后四十回非李伯元著作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季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7-104,共8页
李伯元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近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与吴沃尧(趼人)齐名。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因累举不第,赴上海创办《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等小报,后应商务印书馆之约,主编《... 李伯元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近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与吴沃尧(趼人)齐名。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因累举不第,赴上海创办《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等小报,后应商务印书馆之约,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庚子后(1901)始致力于文学创作。生平著述甚多,据阿英《清末四大小说家》所记:“伯元著书,多不载,特就所藏所著,列目于次;其可疑者,暂不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文明小史 官场现形记 关联词 长篇小说 近代文学 商务印书馆 小说家 晚清谴责小说 代表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谴责小说的发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祖献 《江淮论坛》 1988年第5期84-89,共6页
鸦片战争后,小说方面,出现了《官场现形记》等一大批以揭露现实为主的作品。表现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特色。鲁迅将此概括为“谴责小说”的名称。 谴责小说产生、繁荣于戊戌、辛丑以后十多年间。约四百部以上,不但数量大。
关键词 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中国近代小说 鲁迅 作品 戊戌 鸦片战争后 李伯元 《老残游记》 批判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评胡适对《儒林外史》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美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1-45,共5页
胡适在他早期的学术活动中,对于中国古代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曾予以介绍、考证和评论。这在当时有开风气的作用,对后来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某些研究成果,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 胡适在他早期的学术活动中,对于中国古代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曾予以介绍、考证和评论。这在当时有开风气的作用,对后来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某些研究成果,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价值。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不少错误的考证和反动的评论,仍有继续加以清理和批判的必要。这里,仅就他对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的研究,略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胡适 红楼梦 三国演义 官场现形记 中国古代小说 西游记 水浒传 景物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小说家考证(之四)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萌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2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李伯元 晚清小说 《小说时报》 《海上花列传》 社会小说 官场现形记 白话短篇小说 《新上海》 创作风格 《小说月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