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代惩治官吏贪赃对策述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宋代为惩治官吏的贪赃行为,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法律规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监察监督机制,并实行了有关犯赃官吏告发和包庇的奖惩政策,对遏制封建官场的贪腐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代
官吏贪赃
惩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古代赃罪司法原则
2
作者
程天权
《政治与法律》
1983年第5期121-131,共11页
什么是赃罪?晋代律学家张斐最早给“赃”下了定义;“货财之利谓之赃”。其言简约而概念明确,意思是以非法手段获得货财之利的叫“赃”。唐、宋、元、明、清历代刑书均有“以赃致罪”的说法。“监守自盗之赃”、“彼此俱罪之赃”、“...
什么是赃罪?晋代律学家张斐最早给“赃”下了定义;“货财之利谓之赃”。其言简约而概念明确,意思是以非法手段获得货财之利的叫“赃”。唐、宋、元、明、清历代刑书均有“以赃致罪”的说法。“监守自盗之赃”、“彼此俱罪之赃”、“取与不和之赃”等等写诸律文,见诸判案。元季曾把官吏贪赃之罪专称“赃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原则
古代
非法手段
官吏贪赃
张斐
律学
意思
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惩治官吏贪赃对策述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双
机构
黄淮学院社科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文摘
宋代为惩治官吏的贪赃行为,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法律规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监察监督机制,并实行了有关犯赃官吏告发和包庇的奖惩政策,对遏制封建官场的贪腐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代
官吏贪赃
惩治对策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代赃罪司法原则
2
作者
程天权
出处
《政治与法律》
1983年第5期121-131,共11页
文摘
什么是赃罪?晋代律学家张斐最早给“赃”下了定义;“货财之利谓之赃”。其言简约而概念明确,意思是以非法手段获得货财之利的叫“赃”。唐、宋、元、明、清历代刑书均有“以赃致罪”的说法。“监守自盗之赃”、“彼此俱罪之赃”、“取与不和之赃”等等写诸律文,见诸判案。元季曾把官吏贪赃之罪专称“赃罪”。
关键词
司法原则
古代
非法手段
官吏贪赃
张斐
律学
意思
刑书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代惩治官吏贪赃对策述论
刘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古代赃罪司法原则
程天权
《政治与法律》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