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强化资产阶级法权 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黑纲领——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原则》 |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2
|
人性还是阶级性? |
海怿冰
|
《求是学刊》
|
1977 |
0 |
|
3
|
苏修“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陈华山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5 |
0 |
|
4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学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体会之二 |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5
|
一篇絕妙的反面教材 |
秦晓虹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6
|
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的背叛 |
王启荣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7 |
1
|
|
7
|
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当代英雄”——评苏修长篇小说《现代人》中的谢德罗夫 |
卫宇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8
|
揭穿“生产必然性法则”的秘密——批判苏修小说《木戈比》 |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9
|
苏联修正主义破车翻定了——评苏修剧本《趁大车还没有翻倒的时候》 |
北京师大外语系俄二师生批判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0
|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 |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1
|
评《码头上的女人》 |
张铁夫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2
|
苏修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 |
北京机械局工人理论组
北京师大地理系外国地理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13
|
苏修叛徒集团在经济领域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 |
郑新彬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4
|
苏修“加强法制”的反动实质 |
雏鹰
|
《求是学刊》
|
1977 |
0 |
|
15
|
维拉之死说明了什么? |
彤红
|
《求是学刊》
|
1977 |
0 |
|
16
|
复辟资本主义的自供状——评苏联话剧《外来的人》 |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17
|
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机器中的“传动零件” |
何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8
|
坚持反帝反修反殖反霸的斗争——学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杨守业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