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宋诗的宗派意识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总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7,共9页
在中国诗史上,宋诗体现出空前强烈的变革性、自立性,从而形成与传统诗风完全不同的特征,究其原因,与宋代文人宗派意识的确立、强化密切相关。基于宗派意识,促使不同类型的文人形成各自的群体乃至流派。从诗歌体派发展看,宋诗体派既表现...
在中国诗史上,宋诗体现出空前强烈的变革性、自立性,从而形成与传统诗风完全不同的特征,究其原因,与宋代文人宗派意识的确立、强化密切相关。基于宗派意识,促使不同类型的文人形成各自的群体乃至流派。从诗歌体派发展看,宋诗体派既表现出对唐诗体派的继承,更多有对唐诗体派的变革。最重要的特点是体派聚合的自觉性,更多地接近了现代文学流派的性质。正是自觉的宗派意识,促使宋诗各体派形成明确的疆域,各派别的争疆别垒,不仅强化了宋诗革新创变的本质特征,而且以一种独特的范式开启了延续千年的唐宋诗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体派
宗派意识
唐宋诗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宗派意识与天台宗“性具善恶”之诠释
2
作者
崔韩颖
孙钰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7,共7页
天台宗法师对"性具善恶"的诠释各有侧重,这与其宗派意识直接相关。天台宗对"性具善恶"的诠释有三个特点:本体化的构建、极端化与纠偏、新经论的引述。这分别与智顗和湛然,知礼和从义,传灯的宗派意识相关。具体而言...
天台宗法师对"性具善恶"的诠释各有侧重,这与其宗派意识直接相关。天台宗对"性具善恶"的诠释有三个特点:本体化的构建、极端化与纠偏、新经论的引述。这分别与智顗和湛然,知礼和从义,传灯的宗派意识相关。具体而言,智顗面对佛教南北分裂的实际,以诸法实相、圆顿止观统一佛教学修体系,创立天台宗,因此"性恶"并非其阐发的重点。唐代湛然面对他宗崛起、佛教高度理论化的危机形势,将"性具"本体化,使得心体与性体逐渐合一,以与诸宗抗衡。宋代知礼提出"理毒性恶",使得"性具善恶"心体与性体彻底合一,在山家山外斗争中,树立了山家的正统性,保持了台宗教义纯粹性。山家后学从义提出性体、性量、性具不能偏于一隅,纠正了其时对"性具"的过分倡导。明代传灯试图以台宗融合诸宗,遂引述《楞严经》阐扬"性具善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派意识
性具善恶
天台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僧人、文本与宗派:清初天童系高僧释德介修志活动研究
3
作者
苏卢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2,共9页
有清一代,佛寺志大量涌现,不少僧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释德介即是其一。释德介为天童系密云圆悟的第四代弟子,曾任天童寺“书记”一职,后任二灵、延福、东寿昌等寺的住持。他以编纂《天童寺志》为契机,从纂辑资料到修撰成书前后五十...
有清一代,佛寺志大量涌现,不少僧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释德介即是其一。释德介为天童系密云圆悟的第四代弟子,曾任天童寺“书记”一职,后任二灵、延福、东寿昌等寺的住持。他以编纂《天童寺志》为契机,从纂辑资料到修撰成书前后五十年间历经波折,始终不弃,成为该志成书的首要功臣。此后,释德介身体力行,纂辑《四明翠山禅寺志略》;又以顾问身份参与《保庆寺志略》《天井寺志略》的编纂工作。然而,作为天童系僧人,他深受自身法系修谱意识的影响,只注重书写天童系一系,遮蔽寺院历史上其他法脉的高僧和事迹,使所纂志书不免落入“一家之谱”的窠臼,成为映射当时佛门宗派之争的重要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童系
释德介
志书编纂
文本书写
宗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光法师与近代净土宗
4
作者
纪华传
李继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净土宗是明清以后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之一,在社会各阶层传播甚广。印光法师被公认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对于净土宗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认为,印光法师通过对净土经典的抉择、净土宗专修道场的确立以及对净土宗祖师问...
净土宗是明清以后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之一,在社会各阶层传播甚广。印光法师被公认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对于净土宗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认为,印光法师通过对净土经典的抉择、净土宗专修道场的确立以及对净土宗祖师问题的厘定,奠定了近代净土宗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近代净土宗宗派意识的强化。并对印光法师净土念佛思想、禅净关系以及儒佛一贯等思想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他在净土宗中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佛教
印光法师
净土宗
宗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诗的宗派意识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总
机构
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文摘
在中国诗史上,宋诗体现出空前强烈的变革性、自立性,从而形成与传统诗风完全不同的特征,究其原因,与宋代文人宗派意识的确立、强化密切相关。基于宗派意识,促使不同类型的文人形成各自的群体乃至流派。从诗歌体派发展看,宋诗体派既表现出对唐诗体派的继承,更多有对唐诗体派的变革。最重要的特点是体派聚合的自觉性,更多地接近了现代文学流派的性质。正是自觉的宗派意识,促使宋诗各体派形成明确的疆域,各派别的争疆别垒,不仅强化了宋诗革新创变的本质特征,而且以一种独特的范式开启了延续千年的唐宋诗之争。
关键词
宋诗
体派
宗派意识
唐宋诗之争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派意识与天台宗“性具善恶”之诠释
2
作者
崔韩颖
孙钰捷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7,共7页
基金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SKYC2019009)
文摘
天台宗法师对"性具善恶"的诠释各有侧重,这与其宗派意识直接相关。天台宗对"性具善恶"的诠释有三个特点:本体化的构建、极端化与纠偏、新经论的引述。这分别与智顗和湛然,知礼和从义,传灯的宗派意识相关。具体而言,智顗面对佛教南北分裂的实际,以诸法实相、圆顿止观统一佛教学修体系,创立天台宗,因此"性恶"并非其阐发的重点。唐代湛然面对他宗崛起、佛教高度理论化的危机形势,将"性具"本体化,使得心体与性体逐渐合一,以与诸宗抗衡。宋代知礼提出"理毒性恶",使得"性具善恶"心体与性体彻底合一,在山家山外斗争中,树立了山家的正统性,保持了台宗教义纯粹性。山家后学从义提出性体、性量、性具不能偏于一隅,纠正了其时对"性具"的过分倡导。明代传灯试图以台宗融合诸宗,遂引述《楞严经》阐扬"性具善恶"。
关键词
宗派意识
性具善恶
天台宗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僧人、文本与宗派:清初天童系高僧释德介修志活动研究
3
作者
苏卢健
机构
台州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浙江佛寺志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3BZJ01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有清一代,佛寺志大量涌现,不少僧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释德介即是其一。释德介为天童系密云圆悟的第四代弟子,曾任天童寺“书记”一职,后任二灵、延福、东寿昌等寺的住持。他以编纂《天童寺志》为契机,从纂辑资料到修撰成书前后五十年间历经波折,始终不弃,成为该志成书的首要功臣。此后,释德介身体力行,纂辑《四明翠山禅寺志略》;又以顾问身份参与《保庆寺志略》《天井寺志略》的编纂工作。然而,作为天童系僧人,他深受自身法系修谱意识的影响,只注重书写天童系一系,遮蔽寺院历史上其他法脉的高僧和事迹,使所纂志书不免落入“一家之谱”的窠臼,成为映射当时佛门宗派之争的重要文本。
关键词
天童系
释德介
志书编纂
文本书写
宗派意识
Keywords
Tiantong School
Shi Dejie
compilation of gazetteers
text writing
sectarian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光法师与近代净土宗
4
作者
纪华传
李继武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文摘
净土宗是明清以后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之一,在社会各阶层传播甚广。印光法师被公认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对于净土宗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认为,印光法师通过对净土经典的抉择、净土宗专修道场的确立以及对净土宗祖师问题的厘定,奠定了近代净土宗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近代净土宗宗派意识的强化。并对印光法师净土念佛思想、禅净关系以及儒佛一贯等思想进行了分析,概括了他在净土宗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
近代佛教
印光法师
净土宗
宗派意识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宋诗的宗派意识
许总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宗派意识与天台宗“性具善恶”之诠释
崔韩颖
孙钰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僧人、文本与宗派:清初天童系高僧释德介修志活动研究
苏卢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印光法师与近代净土宗
纪华传
李继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