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被引量:18
1
作者 栗胜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武术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吸取和发扬光大 ,但是门户之见、宗派主义却是其中的糟粕部分 ,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对其必须予以批判。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门户之见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种人”论争与“左联”组织理论的转向——从“左联”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问题谈起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述桥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7,共5页
近年来左翼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认识"左联"历史上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课题。关于"左联"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以往多是看作"左联"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左翼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认识"左联"历史上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课题。关于"左联"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以往多是看作"左联"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的典型表现。本文从历史梳理中发现,其实问题要比通常的认识复杂,"左联"一方面对"第三种人"有尖锐批评,另一方面也因应"第三种人"理论而作出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事实上为"左联"组织理论的转向做了准备。文章认为"左联"的组织理论有过从"同路人"转向"统一战线"的趋向,而"第三种人"论争就在其中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派主义 关门主义 第三种人 左联 同路人 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反对山头主义历史的思考
3
作者 陈伙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党的几十年历史中,多次出现一种带有小团体主义和宗派主义性质的错误倾向。过去,它是从党和军队所处的分散的农村根据地的一个个“山头”中自然产生的,故得名为山头主义。这种错误倾向,严重地妨碍着党的统一和战斗力的增强,甚至造成... 在党的几十年历史中,多次出现一种带有小团体主义和宗派主义性质的错误倾向。过去,它是从党和军队所处的分散的农村根据地的一个个“山头”中自然产生的,故得名为山头主义。这种错误倾向,严重地妨碍着党的统一和战斗力的增强,甚至造成了分裂党、分裂军队的惨痛教训。在当今环境下,这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因此,研究党反山头主义的历史,认识其规律,十分必要。一、红4军创建时期的反小团体主义倾向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失败后,我们党被迫转入武装革命。随着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山头主义倾向也自然产生了。那时,除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是多头组合并且规模较大外,其他的规模很小,情况比较单纯,故那时的反山头主义倾向以红4军最为深刻典型。但那时还没有山头主义概念,反山头主义倾向是混同在反小团体主义倾向中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主义 个人主义 毛泽东 宗派主义 错误倾向 军队 红四方面军 中央红军 分裂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歧与对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学院派”的批判与论争 被引量:8
4
作者 冯长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共13页
“救亡派”与“学院派”的人为分划以及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的思想分歧与批评对峙,是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三四十年代间有关学院派的纷争与批判,大致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音乐”崛起后,... “救亡派”与“学院派”的人为分划以及二者之间长期存在的思想分歧与批评对峙,是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三四十年代间有关学院派的纷争与批判,大致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音乐”崛起后,左翼音乐家对学院派的定位与批评;第二阶段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部分学院音乐家和救亡派音乐家针对抗战歌曲创作中“技术至上”和“技巧贫乏”的问题展开论争;第三阶段是40年代后期,新音乐权力话语针对学院派所进行的攻击与贬斥。“救亡派”与“学院派”之间的分歧与对峙,其根源在于双方对新音乐本质认识的不同,对音乐创作技术与音乐功能要求的不同,最终则演变为音乐领域里的长期存在的思想斗争与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救亡派 新音乐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社与“左联”关系考辨二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咸立强 《郭沫若学刊》 2021年第2期17-23,34,共8页
现有"左联"研究倾向于以鲁迅为主线梳理筹建及发展脉络,创造社同人代表的则是关门主义思想倾向,具体的表现便是不想邀请郁达夫等参加"左联",这样的叙述遮蔽了创造社在"左联"筹建和初期发展中真正的价值... 现有"左联"研究倾向于以鲁迅为主线梳理筹建及发展脉络,创造社同人代表的则是关门主义思想倾向,具体的表现便是不想邀请郁达夫等参加"左联",这样的叙述遮蔽了创造社在"左联"筹建和初期发展中真正的价值和意义。革命文学论争时期,创造社同人猛批鲁迅,这是事实;"左联"筹备及成立初期,一些创造社同人不服鲁迅,这也是事实。但是这些都不能减损创造社乃是"左联"筹建的主导力量这个事实,也不能否认曾经的创造社同人实际上也保证了初期"左联"的某种开放性。"左联"开除郁达夫、周全平、叶灵凤、周毓英等创造社成员,不宜简单地将其视为党团行动,他们不是党员,开除的决议用的是常务委员会而非党团的名义,初期常务委员会的事务基本操控于创造社同人之手,"左联"成立初期的系列开除行为大多集中在曾经的创造社同人身上,在很大程度上实为创造社内部矛盾的重演,也是创造社同人进入"左联"后快速党团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社 左联 鲁迅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峻的历史分析:理趣和谐趣的交织--读《反对党八股》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绍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1-45,共5页
《反对党八股》严正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要被“清算”“打倒”的。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很严厉的,但是在“打倒”和“清算”时,又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种与人为善的姿态,针对的是“左”倾路线的“... 《反对党八股》严正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要被“清算”“打倒”的。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很严厉的,但是在“打倒”和“清算”时,又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种与人为善的姿态,针对的是“左”倾路线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对党八股》 无情打击 宗派主义 治病救人 与人为善 清算 表现形式 惩前毖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上)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贤治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45,8,共16页
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上)●林贤治以敢于让自己触礁而言,他们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因他们而得到指正。通过他们,我们对某些事物察觉到紧密的关联,这个关联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就永不能察觉... 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上)●林贤治以敢于让自己触礁而言,他们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因他们而得到指正。通过他们,我们对某些事物察觉到紧密的关联,这个关联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就永不能察觉———然而事实上到现在,我们还是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胡风 知识分子 意识形态 鲁迅 马克思主义 政治事件 20世纪 宗派主义 大众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谈新版《鲁迅全集》的出版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兵 《鲁迅研究动态》 1981年第4期4-10,共7页
一部崭新的精装本《鲁迅全集》样书已经摆在面前,这是令人兴奋的。多年来,人们希望在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能出版新的比较完善的注释本《鲁迅全集》,各有关方面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基本建设 文化事业 精装本 样书 新版 诞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鲁迅著作 宗派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郭沫若对鲁迅评价的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安辉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2期94-98,共5页
关键词 郭沫若 鲁迅精神 郁达夫 创造社 论创作 三十年代 英雄史观 宗派主义 资本主义 文艺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正之风与建国初期的当代文坛
10
作者 苏文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勾勒了建国初期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在当代文坛的表现 。
关键词 当代文坛 当代文学 宗派主义 不正之风 建国初期 主观主义 表现 官僚主义 产生
全文增补中
鲁迅晚年的所憎所怒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鲁迅 宗派主义 独立思考 许广平 暗箭 阴云 总管 奴隶 野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何林与冯雪峰——文艺思想的知音
12
作者 蔡清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54,共8页
李何林与冯雪峰解放前未曾见过一面,但他们的文艺思想是相通的。新中国成立后两人相识没有几年,冯雪峰便被错划为右派。当时许多人对冯躲避唯恐不及,但李何林每次从天津到北京来,总要抽时间去看望这位知心朋友。冯雪峰辞别人世,他... 李何林与冯雪峰解放前未曾见过一面,但他们的文艺思想是相通的。新中国成立后两人相识没有几年,冯雪峰便被错划为右派。当时许多人对冯躲避唯恐不及,但李何林每次从天津到北京来,总要抽时间去看望这位知心朋友。冯雪峰辞别人世,他在文学史上的某些言行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年逾80的李何林,又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老朋友答辩。人世上象李何林与冯雪峰这样的知音,真是难寻啊!我认为,沟通这两位心灵的媒介是鲁迅先生,他们文艺思想的血管里,都流淌着鲁迅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雪峰 鲁迅 国防文学 “第三种人” 文艺思想 宗派主义 机械论 两个口号 “自由人” 关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近年来哲学研究中的“无党性”倾向
13
作者 杨焕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0-76,共7页
近年来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无党性”的倾向,严重地危害着哲学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种“无党性”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种反映,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 唯心主义哲学 哲学的党性 唯物主义 列宁 哲学问题 哲学研究 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宗派主义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五湖四海”式干部任用观
14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冯灵芝,阚亚薇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s年第5期撰文认为,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问题上的一种表现,在本质上是党性不纯问题。毛泽东干部任用的鲜明主题就是要反对宗派主义。宗派主义的毛病,实质上就是党风不... 冯灵芝,阚亚薇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s年第5期撰文认为,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问题上的一种表现,在本质上是党性不纯问题。毛泽东干部任用的鲜明主题就是要反对宗派主义。宗派主义的毛病,实质上就是党风不正、党性不纯。宗派主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危害性极大,必须坚决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任用 毛泽东 宗派主义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组织问题 主观主义 党的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文华 《鲁迅研究动态》 1980年第3期1-2,共2页
这次论战的最大意义,我想,是在克服宗派主义或关门主义一点上罢。文坛上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现在似乎还没有完全克服掉,但在论战的发展的过程中,很明白的,已逐渐克服了许多了。许多人的错误被批判了,许多人自己纠正了,我们得到的益处... 这次论战的最大意义,我想,是在克服宗派主义或关门主义一点上罢。文坛上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现在似乎还没有完全克服掉,但在论战的发展的过程中,很明白的,已逐渐克服了许多了。许多人的错误被批判了,许多人自己纠正了,我们得到的益处实在已很大。所以那些将这次理论上的论争,看成为“内战”,看成为“破坏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关门主义 宗派主义 民族革命战争 文坛 内战 国防文学 大众文学 益处 中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誰說共産党不能領導技術
16
作者 李赋都 《人民黄河》 CAS 1957年第11期3-3,共1页
在这次整風运动大放大鳴中,在黄河水利委員会的技术干部中,暴露出來很多人存在着名利观点、个人打算、宗派主义等資產階級思想。这种反动思想竟然發展到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建設的嚴重程度。右派分子为了达到他們的政治野心和爭取... 在这次整風运动大放大鳴中,在黄河水利委員会的技术干部中,暴露出來很多人存在着名利观点、个人打算、宗派主义等資產階級思想。这种反动思想竟然發展到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建設的嚴重程度。右派分子为了达到他們的政治野心和爭取权利的慾望,借着党整風的机会向党猖狂進攻,叫嚣着党是外行,不懂技術,不能領道技術。他們大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利 黄河 水利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宗派主义 热爱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学习《整顿党的作风》
17
作者 郑工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54-57,共4页
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更深刻更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随着学习运动的深入发展,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等有关整风运动的光辉著作,对于坚持和发扬党的革命作风和优... 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更深刻更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随着学习运动的深入发展,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等有关整风运动的光辉著作,对于坚持和发扬党的革命作风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作风 无产阶级专政 小资产阶级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主席 宗派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反对主观主义 思想作风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