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原始宗法制度的起源和特点——兼论宗族奴隶制和宗法封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钱宗范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制 原始宗法 宗法制度 宗族奴隶制 中国古代 宗法统治 父系氏族家长制 大家庭 起源 祭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產关系适合生產力的規律”说到西周春秋的宗法封建制度——兼答何高济先生对于中国古史分期問题的討論 被引量:3
2
作者 童书業 《文史哲》 1957年第1期1-16,共16页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各不相下,寫下的論文可能已在百万字以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撩乱,很难抓住論爭的中心問題或讨論的焦点所在。我們認为:要評論一个学術問題的討論,指出各方的得失,肯定其是非,就必須先弄清楚討論的中心問題或焦点所在。否則,就决难有公平的論断。然則中國古史分期问题討論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宗法封建制 古史分期 古代东方 西周 公社 原始社会 地理环境 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古代宗法统治论
3
作者 廖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起蒙古部的初期国家政权后,蒙古社会进入了游牧民族的宗法奴隶制阶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社会由游牧宗法奴隶制过渡到宗法封建制,但这一过程直到元朝建立后才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民族 宗法奴隶制 宗法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的宗法统治
4
作者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35-38,共4页
吐谷浑经历着游牧民族一般具有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宗法奴隶制社会 ,并在中原王朝及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关键词 吐谷浑 游牧民族 宗法奴隶制 宗法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权在上 治权在下——周礼德性政治要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若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周礼保留了氏族的外壳,但是依据国家架构对其进行了改造。周礼不是以家为基底予以放大而建构国,而是依据国的需要改造了家的内部结构。周礼不是纯血缘,而是拟血缘。进而,周礼中对各种关系的道德要求都是互相的。周礼之所以形成并强调相... 周礼保留了氏族的外壳,但是依据国家架构对其进行了改造。周礼不是以家为基底予以放大而建构国,而是依据国的需要改造了家的内部结构。周礼不是纯血缘,而是拟血缘。进而,周礼中对各种关系的道德要求都是互相的。周礼之所以形成并强调相互性伦理,即在于以拟血缘建构天下一家,必须使居于下位的异族感受到血缘亲情。为了确保这一点,周礼在家国内部保留了部族联盟时期的反抗权。哪怕身为君王,如有虐民,也可放可杀。在典型的宗法制度下,不但小家之长和小宗之长是全家和整个小宗之族的财产的支配者,大宗宗子也是整个宗族的财产的支配者。可以将贵族内部各级宗子对财产的支配权曲折地表现出来的贵族宗族共有称为"贵族宗子所有"。周礼体制最为关键的制度设计,则是主权在上,治权在下。周天子虽然掌握了天下国家之主权,但是在周礼体制中,这主权受到了两层束缚:一是治权的分割,二是主权与治权分离。于是周天子的权力是一种消极权力而非积极权力。宗法封建制既是对周天子主权的维护,也是对周天子治权的分割与限制。只有当周天子以天下万民为念时,才能在现实中做到主权与治权的趋近于合一。如果周天子只考虑一己之私利,则必导致主权与治权相分离,并突显治权之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拟血缘 宗法封建制 主权 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12,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制,是社会性质在由宗法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浸透着宗法精神的奴隶制。从更大一些的范围看,奴隶制实际上存在于当时的宗族之中,如果说这是宗族奴隶制的残余,也应当是可以的。所谓宗族奴隶制,其... 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制,是社会性质在由宗法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浸透着宗法精神的奴隶制。从更大一些的范围看,奴隶制实际上存在于当时的宗族之中,如果说这是宗族奴隶制的残余,也应当是可以的。所谓宗族奴隶制,其基本特点是奴隶与宗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根本上说它是为我国古代宗族组织长期存在并且在社会上具有强大影响所决定的。奴隶身份方面存在的这种宗族性质,春秋时期比较明显,战国时期逐渐减弱,可是在许多方面仍然遗留有相当的影响。尽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奴隶,但当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封建生产关系,作为劳动者主体的、担负主要农业生产任务的还是庶人、自耕农民,不能因为奴隶制的存留而否定春秋战国时期所固有的封建社会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 宗族奴隶制 春秋时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 云梦秦简 宗族组织 官府 社会性质 宗法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鼓应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6-38,44,共14页
下面刊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安徽大学哲学系、历史系客座教授,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鼓应先生《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一文,以飨读者。陈鼓应先生,台湾大学毕业,曾任台大哲学系副教授。陈先生... 下面刊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安徽大学哲学系、历史系客座教授,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鼓应先生《尧舜禹在先秦诸子中的意义与问题》一文,以飨读者。陈鼓应先生,台湾大学毕业,曾任台大哲学系副教授。陈先生于1979年赴美,去年秋回国。主要著作有《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庄子哲学探讨》、《庄子哲学》、《古代呼声》、《悲剧哲学家——尼采》、《存在主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尧舜禹 孟子 庄子学派 韩非子 人治 孔子 儒家 墨子 宗法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工记》“匠人建国”略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吾三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129-129,共1页
《考工记》“匠人建国”略议戴吾三《考工记》被大多学者认为是齐国官书,它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重要典籍。《考工记》"匠人建国"节讲的是建设城邑的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以悬,以景。为规... 《考工记》“匠人建国”略议戴吾三《考工记》被大多学者认为是齐国官书,它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重要典籍。《考工记》"匠人建国"节讲的是建设城邑的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以悬,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中国古代数学 中国传统数学 中国传统文化 宗法封建制 技术操作 技术规范 布局方向 手工业技术 阴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礼制研究的拓荒之作──陈成国《秦汉礼制研究》读后
9
作者 华唐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6期129-,16,共2页
秦汉礼制研究的拓荒之作──陈成国《秦汉礼制研究》读后华唐礼与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产。在夏、商、周三代,“杨搬体政”、“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是王朝的根本大法,维系传统社会。家天下”宗法专制统治秩序的基本制度和规... 秦汉礼制研究的拓荒之作──陈成国《秦汉礼制研究》读后华唐礼与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产。在夏、商、周三代,“杨搬体政”、“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是王朝的根本大法,维系传统社会。家天下”宗法专制统治秩序的基本制度和规程。令人困惑的是,礼与礼制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荒之作 礼制 秦汉时期 秦汉以后 “礼” 礼学研究 古礼 中国传统社会 “二重证据法” 宗法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大”古史分期问題讨论会發言稿 被引量:2
10
作者 童书業 张维华 罗祖基 《文史哲》 1957年第3期1-13,共13页
山大于本年一月五日举行了一次“古史分期问题討论会,会中西周派、战国派、魏晋派等派曾展开了热烈争论,共發言概要,已載见一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学术文化版綜合报導?靖逡蛳抻谄?僅选载童书业、张维華、罗祖基三先生發言稿。此外如1... 山大于本年一月五日举行了一次“古史分期问题討论会,会中西周派、战国派、魏晋派等派曾展开了热烈争论,共發言概要,已載见一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学术文化版綜合报導?靖逡蛳抻谄?僅选载童书业、张维華、罗祖基三先生發言稿。此外如1.王仲犖、2.高亨、3.吳大琨、4.时希哲四先生发言,因其主要论点已詳见共专论1.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2.西周地租制度考,3.读弗·尼·尼基甫洛夫同志“论不同国家从奴隶占有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个共同的規律性”一文后的体会,4.从泛论古代史中的几个问题闡明西周社会的性質(上列各篇均载见本刊),玆从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制 封建社会 租佃关系 春秋时代 学术文化 中国奴隶社会 史料 古代史 大地主 西周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向奎 《文史哲》 1956年第6期20-22,共3页
近来关於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其是关於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有?滞不前的现象。有的同志说:“关於中国古史分期的文章,材料重复,论点片面,进展的情况是不理想的”。引用材料上的重复,是我们反有深入发掘,只好就大家全知道的材料,反复... 近来关於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其是关於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有?滞不前的现象。有的同志说:“关於中国古史分期的文章,材料重复,论点片面,进展的情况是不理想的”。引用材料上的重复,是我们反有深入发掘,只好就大家全知道的材料,反复使用,不能在“无字”虚作文章。关於论点片面的问题,因为我们对於某些古代史实,只是注意到一些现效,还不能掌握问题的本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古史研究中水平还不高,好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而没有被注意到,比如: (1)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复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古代史 宗法封建制 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史分期 古史研究 封建制 地租 游牧部落 分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于古代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12
作者 何高济 《文史哲》 1956年第9期24-28,共5页
拜读了杨向奎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童书业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补充”後,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我也愿意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杨童二先生的文章谈到了不少的问题,但归根到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拜读了杨向奎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童书业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补充”後,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我也愿意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杨童二先生的文章谈到了不少的问题,但归根到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周可能是早熟的封建社会。为了说明这点,杨童二先生举了不少的例子来证明,不论在古代东方,或者在古代西方,封建关系都已有了萌芽。请看一看吧:“古代东方史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结合的历史,当奴隶制关系占主道地位的时候,就是奴隶社会;当封建制关系占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制 奴隶制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杨向奎 氏族制度 宗法封建制 古代史研究 家族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家与韓非
13
作者 楊向奎 《文史哲》 1957年第11期42-52,共11页
(一) 法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历史发展到战国时代是一个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封建宗法制度逐漸解体。由于生產和交換的發达,推动了社会的進步,并有力地破坏了公社制和氏族制的殘余,也就是破坏了井田制和宗法制。因之許多貴族下降,一部分... (一) 法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历史发展到战国时代是一个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封建宗法制度逐漸解体。由于生產和交換的發达,推动了社会的進步,并有力地破坏了公社制和氏族制的殘余,也就是破坏了井田制和宗法制。因之許多貴族下降,一部分庶人上升,形成新兴的地主階級。这一階級的人数逐渐多起來,包括大、中、小的土地所有者。在宗法封建制的时代,農民基本上有兩种类型,一种是居于都鄙的農民,他們耕种着井田,是國家农奴性質的農民;一种是居于国中和乡遂的農民,他們耕种的不是井田,采取什一而稅的徹法,是自由身份的農民,他們有当兵的义务,屬于“土”的階层。宗法封建制破坏而后,这些農民的地位都有变动,多数原來的国家農奴,变作新兴地主階級的依附農民,原來的自由農民,有的因战功,而上升为統治階級;有的下降,则出路同于过去的農奴,韓非子詭使第四十五曾经指出这种情况道: 悉租稅,專民力,所以备难充倉府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宗法封建制 封建社会 地主 变法 思想体系 封建宗法制度 时代背景 先秦时代 管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苏联?覟酢ぐ病ぜs瑟夫維奇商榷中國古史分期等問題
14
作者 童書業 《文史哲》 1957年第3期13-24,共12页
親爱的約瑟夫維奇同志: 讀到您的來信,真使我非常高兴。謝苗諾夫同志所提出的看法,有些地方是和我相同的,我愿意就他的看法提出我自己的意見,請您和謝苗諾夫同志指教! (一)首先应当討論的,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問題。我觉得这个名詞... 親爱的約瑟夫維奇同志: 讀到您的來信,真使我非常高兴。謝苗諾夫同志所提出的看法,有些地方是和我相同的,我愿意就他的看法提出我自己的意見,請您和謝苗諾夫同志指教! (一)首先应当討論的,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問題。我觉得这个名詞是在五种生產方式之內,而不在五种生產方式之外的。要理解这个名詞的含义,应当首先参考馬克思本人的著作。馬克思在政治經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亞細亚的生產方式”,把它序列在“古典的生產方式”之前,如果說“亞細亞的生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制 封建社会 封建制 家庭私有制 氏族部落 租佃关系 史料 租佃制 原始社会 西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