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周宗法制度中的限度与调适
1
作者 王进锋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制度,它在很多方面形塑着西周社会,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在西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却有着与生俱来的限度,即该制度排斥后天人力、个人情感、选贤任... 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制度,它在很多方面形塑着西周社会,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在西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却有着与生俱来的限度,即该制度排斥后天人力、个人情感、选贤任能,完全按照先天自然来决定继承者。正因为宗法制的限度,西周现实生活中对宗法制调适的现象屡见不鲜。具体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有意或无奈地主动调适;二是蓄意地违背制度和武力破坏;三是遵守宗法制前提下小宗对大宗的超越。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说,西周宗法制度的阻碍力远远大于促进力,但当时人的调适行为也为社会流动留下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期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限度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誉还是枷锁?——宗法制下娜塔莉亚的一生
2
作者 曹晨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经典之作,肖洛霍夫凭借这部作品在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以鞑靼村的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命运为缩影,展现了1912—1922年哥萨克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性命运。娜塔...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经典之作,肖洛霍夫凭借这部作品在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以鞑靼村的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命运为缩影,展现了1912—1922年哥萨克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悲剧性命运。娜塔莉亚是小说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妻子,她美丽善良、吃苦耐劳,一心爱慕着格利高里,但嫁给格利高里后她的悲剧便开始了:丈夫的冷淡、丈夫情人阿克西尼娅的挑衅、丈夫和情人私奔一系列打击摧毁了她,甚至在后来她为格利高里生了一对双胞胎后,她的丈夫还是选择与情人在一起,她无法忍受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在她怀孕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堕胎手术,最终大出血而死。娜塔莉亚的悲剧是时代赋予的,她的悲剧是当时哥萨克社会所有妇女悲剧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娜塔莉亚 宗法制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制视域下武术师徒传承的文化解读及发展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鹂 吴佳贤 敬艳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第6期10-14,共5页
在宗法制视域下解读武术师徒传承的组织形式、行为规范、价值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出师徒传承的利弊,进一步探求出武术师徒传承"关注传承人,建立新型师徒关系,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发展要点。试求客观、正确认识武术师徒传承,... 在宗法制视域下解读武术师徒传承的组织形式、行为规范、价值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出师徒传承的利弊,进一步探求出武术师徒传承"关注传承人,建立新型师徒关系,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发展要点。试求客观、正确认识武术师徒传承,为武术师徒传承提供发展思路,从而推动武术的现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传承 宗法制 武术 文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制下明清徽州礼俗仪式音乐文化窥探
4
作者 曹栋 《艺术评鉴》 2019年第5期27-28,共2页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自西周确立后且贯穿并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明清徽州地区祠堂林立,宗族活动日益明显且宗族观念得以强化,而徽州古戏台和徽州宗族祠堂内其它礼俗仪式及其用乐则是贯彻了宗法制,同...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自西周确立后且贯穿并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明清徽州地区祠堂林立,宗族活动日益明显且宗族观念得以强化,而徽州古戏台和徽州宗族祠堂内其它礼俗仪式及其用乐则是贯彻了宗法制,同时,明清徽州"大姓"宗族与"小姓"乐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也体现了宗法制的等级化的特征。因此,本文试从宗法制的视角来窥探明清时期徽州礼俗仪式音乐文化的发展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 血缘 徽州祠堂 礼俗仪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辛鼎铭文再读——兼论商时宗法、日名等问题
5
作者 付严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64-70,共7页
对于?戊鼎、?辛鼎铭文的释读,学界一直未有定论。甲骨文中“母”“女”二字无别。但是通过分析可知在金文中二字的使用有明显区别。?戊鼎、?辛鼎的铭文中,应当按“女”字释读。另外从使用频率、辞例分析以及宗法制起源来看,甲骨文中并... 对于?戊鼎、?辛鼎铭文的释读,学界一直未有定论。甲骨文中“母”“女”二字无别。但是通过分析可知在金文中二字的使用有明显区别。?戊鼎、?辛鼎的铭文中,应当按“女”字释读。另外从使用频率、辞例分析以及宗法制起源来看,甲骨文中并无“后”字。商时的日名,应当拆解为“天干字”及“区别字”两部分来分析。其中“天干字”为生时名称,其使用与本人是否死亡并无直接关联。因此?戊鼎、?辛鼎并非是子辈所作之祭器,而是妇妌、妇好的自作器,在其生前用于主持祭祀,死后随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宗法制 日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帝城托孤
6
作者 张泓泉 杨向娜(指导) 《作文》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法制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核心制度之一。因继承问题发生过诸多流血事件,诸如八国之乱、玄武门之变;但也有一些实现了权力的稳定和交接,稳固了政权,避免了争斗,刘备白帝城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法制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核心制度之一。因继承问题发生过诸多流血事件,诸如八国之乱、玄武门之变;但也有一些实现了权力的稳定和交接,稳固了政权,避免了争斗,刘备白帝城托孤就是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宗法制 托孤 流血事件 白帝城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封建宗族婚姻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文福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其婚姻原则是在宗法体系下的以媵妾制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 ,是虚伪的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 ,是宗法文化的产物 ,它含有较强的维护宗法制和家族制的用意。
关键词 宗法制 一夫一妻制 嫡庶制 媵妾制 离异 中国 封建族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川胡氏宗祠的建筑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玉良 《规划师》 1995年第1期16-17,13,共3页
徽派建筑以其“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的独特风格耸立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林,而祠堂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何以见得?因为徽州是程朱礼学之邦,其封建宗法制尤为突出,而这种封建宗法制是以祠堂、宗谱、族田来维系的。... 徽派建筑以其“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的独特风格耸立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林,而祠堂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何以见得?因为徽州是程朱礼学之邦,其封建宗法制尤为突出,而这种封建宗法制是以祠堂、宗谱、族田来维系的。“徽州聚族居,最重宗法”,“姓各有宗祠统之”,祠堂成为徽州诸姓氏的代理人。“相逢哪用通名姓,但问高居何处村”。明程一枝《程典》卷一九《宗法志》第三中说:“人之生也,本之为祖,统之为宗,散之为族,祖也者,吾身之所自出,犹木之根也,有生之道,莫先于尊祖。”如“祠宇未兴,祖宗露外,而广营私第,纵祖宗不责我,独不愧于心乎?”所以尊祖是封建宗法制的首要原则,兴建祠堂,正是为了尊祖敬宗“社则有屋,宗则有祠”的古徽州人义不容辞的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封建宗法制 徽派建筑 龙川 胡氏 木雕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 古徽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彭家煌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9
作者 李金多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56-58,共3页
彭家煌的小说极大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彭家煌小说创作的一部分灵感来源于他的故乡——湖南。湖南不仅是彭家煌作品取材的地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纵观他的作品,不仅有对农民愚昧思想的批判,还有对乡村图景的描绘... 彭家煌的小说极大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彭家煌小说创作的一部分灵感来源于他的故乡——湖南。湖南不仅是彭家煌作品取材的地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纵观他的作品,不仅有对农民愚昧思想的批判,还有对乡村图景的描绘。湖南的文化、民俗与语言都为彭家煌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俚语 宗法制 封建陋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国的历史地位与鲁国史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朝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共3页
鲁国的历史地位与鲁国史研究杨朝明鲁国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邦国,然而,它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邦国。鲁自周初始封,历西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49年为楚国所灭,历时七、八百年。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鲁国的历史地位与鲁国史研究杨朝明鲁国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邦国,然而,它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邦国。鲁自周初始封,历西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49年为楚国所灭,历时七、八百年。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鲁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国 历史地位 《左传》 专制君主制 周王朝 宗法制 孔子 国史研究 工商食官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阴阳五行看中国戏剧何以晚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祯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阴阳五行思想发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社会。殷代的四方观念、“五行材质说”和《易经》的思想体系是我们所见最早的相关记载。阴阳五行彼此牵制、调和矛盾、循环往复的机制 ,因中国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而神圣化 ,并演化为... 阴阳五行思想发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社会。殷代的四方观念、“五行材质说”和《易经》的思想体系是我们所见最早的相关记载。阴阳五行彼此牵制、调和矛盾、循环往复的机制 ,因中国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而神圣化 ,并演化为一种涵盖天地万物的综合思维模式 ,左右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与戏剧的意志冲突精神是针锋相对的 ,是导致中国戏曲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起源 宗法制 君主集权 阴阳五行 思维模式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庸俗社会学批评误读一例——重评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晖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9,共4页
剧作《黑暗的势力》是托尔斯泰的晚年的力作。一般认为,这部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即剧中所指的“黑暗势力”对宗法制农村侵蚀的俄国“改革”后的现实。其实,该剧是一部道德剧,是反映托氏道德观和宗教理想的道德剧。托尔斯泰在... 剧作《黑暗的势力》是托尔斯泰的晚年的力作。一般认为,这部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即剧中所指的“黑暗势力”对宗法制农村侵蚀的俄国“改革”后的现实。其实,该剧是一部道德剧,是反映托氏道德观和宗教理想的道德剧。托尔斯泰在这里给人们上的“生活的一课”,不是引导宗法农民去抗拒资本主义,而是劝戒人们警惕贪欲的诱惑,不要充当那被“网住爪子”的鸟儿。作家从道德角度向人类良知发出的呼唤,对腐朽落后的社会戕害人心表现出极大的义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金钱势力 宗法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芳 《俄语学习》 1998年第4期38-42,共5页
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北京外国语大学何芳任何文学都包括诗歌、散文、戏剧三个发展方面,俄罗斯文学也不例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诗歌和散文的研读,而忽视对戏剧的学习,其实俄罗斯戏剧正是俄国文坛上... 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北京外国语大学何芳任何文学都包括诗歌、散文、戏剧三个发展方面,俄罗斯文学也不例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诗歌和散文的研读,而忽视对戏剧的学习,其实俄罗斯戏剧正是俄国文坛上一朵不可或缺的奇葩。从冯维辛(,1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宗法制 莫斯科人 黑暗王国 俄国 俄罗斯民族性格 剧作家 俄罗斯人 俄罗斯文学 斯拉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官员称“老”现象考述
14
作者 许兆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周代的官员,称“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上至天子上公,下至士之群吏中的尊者,皆可称“老”。称“老”的周代官员主要是同级官员中的尊贵者及年长者,但表示谦、尊则视使用场合而定。一般说来,用于对方是尊称,用于己方则是谦称... 周代的官员,称“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上至天子上公,下至士之群吏中的尊者,皆可称“老”。称“老”的周代官员主要是同级官员中的尊贵者及年长者,但表示谦、尊则视使用场合而定。一般说来,用于对方是尊称,用于己方则是谦称。周代官员广泛称“老”,是一种源于中国早期文明形态之宗法性特征的独特现象。战国以后,随着周人宗法体制的崩解,官员送不再以“老”作为代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职官称谓 宗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唐五代悼亲诗简论
15
作者 温瑜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9-54,共6页
现存先秦至唐五代悼亲诗共73首,总体数量不多,其中悼宗亲诗较多而悼妻亲、外亲诗较少。悼宗亲诗有悼父母诗、悼祖父母诗、悼子女诗、悼兄弟诗、悼叔诗,大多写得情深意切、哀怨动人,而悼妻亲、外亲诗有悼舅诗、悼表弟诗、悼甥诗、悼姐夫... 现存先秦至唐五代悼亲诗共73首,总体数量不多,其中悼宗亲诗较多而悼妻亲、外亲诗较少。悼宗亲诗有悼父母诗、悼祖父母诗、悼子女诗、悼兄弟诗、悼叔诗,大多写得情深意切、哀怨动人,而悼妻亲、外亲诗有悼舅诗、悼表弟诗、悼甥诗、悼姐夫诗,在情感上略逊一筹且略微呈现出应酬的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宗法制、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注重父系血缘关系使然。悼子女诗在悼宗亲诗中比例最大,其原因在于中国人重视子嗣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唐五代 悼亲诗 宗法制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张振涛先生《论恩主》有感
16
作者 张玉红 《黄河之声》 2016年第12期127-127,共1页
本文通过对张振涛先生的《论恩主》一文的分析,梳理出文章中的乐户与血缘宗法制的概念,解析文章正文中的两个部分,并引用黎国韬先生的博士后论文中对张振涛先生论文的个别词语的错用,旨在提高对中古乐户与恩主的依附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乐户 血缘宗法制 恩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臣制度演变过程试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振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家臣乃是中国历史上一特定群体,专指西周、春秋时期卿大夫的私家官吏。家臣制度即是关于家臣的设置、职掌、俸禄、行为准则等的制度规定。文章通过爬疏文献和参考考古资料,将家臣制度演变过程分做起源、初建、成熟和衰亡四个阶段进行了... 家臣乃是中国历史上一特定群体,专指西周、春秋时期卿大夫的私家官吏。家臣制度即是关于家臣的设置、职掌、俸禄、行为准则等的制度规定。文章通过爬疏文献和参考考古资料,将家臣制度演变过程分做起源、初建、成熟和衰亡四个阶段进行了论述。认为家臣起源于殷商时期家族内奴隶的管理者,但仅是其萌芽而已。家臣制度初建于西周时期,随宗法分封社会的建立而确立。随后经过长期发展,到春秋前期达至成熟状态,突出表现便是其职能的细化。春秋中后期,家臣势力由鼎盛而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到了战国时期,经过一系列变革,家臣制度逐渐趋于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臣 演变 宗法制 分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家法族规对女性的限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玲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8-30,共3页
封建社会在中国长达几千年之久,封建宗法制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封建的家法族规。于家而言,它是重要的权威;于国而言,它是统治者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明清作为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家法族规中对女性的限制在一定程... 封建社会在中国长达几千年之久,封建宗法制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封建的家法族规。于家而言,它是重要的权威;于国而言,它是统治者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明清作为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家法族规中对女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封建社会的缩影。这种限制在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封建宗法制 家法族规 女性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晋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0期33-38,共6页
雷达同志: 读了你的《【鲁班的子孙】的沉思》之后,我更加感到关于《鲁班的子孙》的讨论是极有意义的,它不仅涉及到当前创作的深化问题,而且也带出了评论的深化。一部作品在审美意义和思想倾向上,引起了评论界如此不同的反应,这的确值... 雷达同志: 读了你的《【鲁班的子孙】的沉思》之后,我更加感到关于《鲁班的子孙》的讨论是极有意义的,它不仅涉及到当前创作的深化问题,而且也带出了评论的深化。一部作品在审美意义和思想倾向上,引起了评论界如此不同的反应,这的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班 老木 作品 雷达 作家 传统道德 现实主义特色 道德化 宗法制 审美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思想中礼、仁与中庸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祖基 《史学集刊》 1986年第3期14-19,共6页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是一个论争达近半个世纪的老问题。最近,《孔子评传》以及蔡尚思先生对于《评传》的批评又重新把它提了出来。由于这一问题关系到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基本评价,因此有必要通过讨论进一步把问题弄清楚。本文就此...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是一个论争达近半个世纪的老问题。最近,《孔子评传》以及蔡尚思先生对于《评传》的批评又重新把它提了出来。由于这一问题关系到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基本评价,因此有必要通过讨论进一步把问题弄清楚。本文就此谈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中庸 《评传》 基本评价 蔡尚思 老问题 半个世纪 《左传》 宗法制 法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