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重建状况分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肖唐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7,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两波大型农村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间,国内有约两成的宗族已重建,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相对明显,而中原、西北和东北地区甚弱。宗族的组织与活动状况在南北方之间也出现明显差...
本文通过对两波大型农村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间,国内有约两成的宗族已重建,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相对明显,而中原、西北和东北地区甚弱。宗族的组织与活动状况在南北方之间也出现明显差异。换言之,在国内农村,宗族重建或瓦解的现象同存,宗族在有些地区出现重建,但在另些地区却已瓦解或正在瓦解。因此,任何以重建或瓦解的一端情况来指称全局,显然都是不当的。M.Freedman曾以"边陲—中心"、水稻种植与灌溉系统等因素来解释华南宗族的特殊性,这一解释已难以适用于当今中国乡村。笔者主张从村民聚居程度与宗族传统的两维角度来给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宗族重建
村民聚居
宗族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友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107,共23页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理论出发,以福建寮村民俗中的“张公信仰”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的农村社会背景,描述了作为祭祀对象的“张公”从“私家神”到“角头神”再到“村落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张公信仰”祭祀圈...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理论出发,以福建寮村民俗中的“张公信仰”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的农村社会背景,描述了作为祭祀对象的“张公”从“私家神”到“角头神”再到“村落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张公信仰”祭祀圈的扩大和巡神仪式中村落轮值制度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宗族”的核心概念和“现代宗族家族化”的分析模式,讨论了在村落范围内公社集体主义体制解体以后,宗族集体主义和村落集体主义的共生共变所呈现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展望村落集体主义文化整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圈
东南
宗族重建
村落文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儒者与宗族重建之关系探微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宋代的宗族重建不仅是随着经济变迁而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学者主动设计的结果。儒家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制在宋代宗族重建中起了关键作用。在理论方面,张载、程颐最早对宗法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提倡复兴宗族...
宋代的宗族重建不仅是随着经济变迁而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学者主动设计的结果。儒家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制在宋代宗族重建中起了关键作用。在理论方面,张载、程颐最早对宗法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提倡复兴宗族;在实践方面,欧阳修、苏洵、司马光、朱熹、陆九渊等儒者通过家谱、家规、家礼、祠堂、义门等方式使宋代宗族治理制度化。宋代儒者的宗族治理是回应社会变迁而重建基层秩序的政治方案,展现出儒家思想与社会互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儒家的宗法观念与治理实践造就了宋以后近世宗族制度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宗族重建亦使儒学的经世取向凸显了平民化、世俗化的下行趋势,乡治由此成为宋代以后儒学经世实践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宗族重建
家谱
家规
义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重建状况分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肖唐镖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村民自治与农村宗族的互动关系研究"(09SH010)
文摘
本文通过对两波大型农村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间,国内有约两成的宗族已重建,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相对明显,而中原、西北和东北地区甚弱。宗族的组织与活动状况在南北方之间也出现明显差异。换言之,在国内农村,宗族重建或瓦解的现象同存,宗族在有些地区出现重建,但在另些地区却已瓦解或正在瓦解。因此,任何以重建或瓦解的一端情况来指称全局,显然都是不当的。M.Freedman曾以"边陲—中心"、水稻种植与灌溉系统等因素来解释华南宗族的特殊性,这一解释已难以适用于当今中国乡村。笔者主张从村民聚居程度与宗族传统的两维角度来给以解释。
关键词
乡村
宗族重建
村民聚居
宗族
传统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友庭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107,共23页
文摘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理论出发,以福建寮村民俗中的“张公信仰”为切入点,结合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的农村社会背景,描述了作为祭祀对象的“张公”从“私家神”到“角头神”再到“村落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张公信仰”祭祀圈的扩大和巡神仪式中村落轮值制度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宗族”的核心概念和“现代宗族家族化”的分析模式,讨论了在村落范围内公社集体主义体制解体以后,宗族集体主义和村落集体主义的共生共变所呈现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展望村落集体主义文化整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祭祀圈
东南
宗族重建
村落文化整合
Keywords
religious sphere,the revival of lineage organizations in Southeastern China,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ulture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儒者与宗族重建之关系探微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倩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基金
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乡治实践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启示研究”阶段性成果(TJZTWT19-45)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宋代的宗族重建不仅是随着经济变迁而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学者主动设计的结果。儒家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制在宋代宗族重建中起了关键作用。在理论方面,张载、程颐最早对宗法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提倡复兴宗族;在实践方面,欧阳修、苏洵、司马光、朱熹、陆九渊等儒者通过家谱、家规、家礼、祠堂、义门等方式使宋代宗族治理制度化。宋代儒者的宗族治理是回应社会变迁而重建基层秩序的政治方案,展现出儒家思想与社会互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儒家的宗法观念与治理实践造就了宋以后近世宗族制度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宗族重建亦使儒学的经世取向凸显了平民化、世俗化的下行趋势,乡治由此成为宋代以后儒学经世实践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宋代
宗族重建
家谱
家规
义门
Keywords
Song Dynasty reconstruction of lineage system
Genealogy
Family rules
family-based communities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重建状况分析
肖唐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 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
张友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代儒者与宗族重建之关系探微
吴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