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对民族交往态度的影响——基于藏族、回族和东乡族大学生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万明钢 高承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采用问卷法,对524名藏族、回族和东乡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和与汉族大学生的交往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对交往态度无显著影响,但是宗教认同有显著的消极影响;2.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交往态度具有社会情景性,随着... 采用问卷法,对524名藏族、回族和东乡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和与汉族大学生的交往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对交往态度无显著影响,但是宗教认同有显著的消极影响;2.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交往态度具有社会情景性,随着民族间的接触,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有减弱趋势,但是交往态度呈现积极的上升趋势。3.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交往态度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研究认为,创造各民族接触、交流的条件与机会,增进相互了解,降低宗教的敏感性,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认同 民族认同 民族交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真寺与中东穆斯林的宗教认同 被引量:2
2
作者 沙宗平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7年第3期68-73,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和清真寺的发展轨迹,认为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朝夕“叩拜(真主)之地”、表达内在信仰与完成“五功”的实践场所和伊斯兰教合法存在的标志,也是穆斯林宗教认同的物质文化符号,它在传播伊斯兰思想、弘扬伊斯兰文化及... 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和清真寺的发展轨迹,认为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朝夕“叩拜(真主)之地”、表达内在信仰与完成“五功”的实践场所和伊斯兰教合法存在的标志,也是穆斯林宗教认同的物质文化符号,它在传播伊斯兰思想、弘扬伊斯兰文化及构建穆斯林社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穆斯林 宗教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是怎样进行的--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研究
3
作者 马进 王瑞萍 李靖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5,共5页
个人信仰的相似性和族群文化的一致性构成宗教认同,命运的相互依赖性和文化的相互结合性构成国家认同。在我国社会生活平等的不分层结构融合模式里,作为各民族"参与式"的国家认同在其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的相遇"乃... 个人信仰的相似性和族群文化的一致性构成宗教认同,命运的相互依赖性和文化的相互结合性构成国家认同。在我国社会生活平等的不分层结构融合模式里,作为各民族"参与式"的国家认同在其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的相遇"乃是不可避免的谁也不能逃脱的现实。这就需要以国家认同来表达和描述各民族相遇的认知结果。宗教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的"文化适应"突出表现为习惯和传统构成权威的宗教认同让位于法律和道德构成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认同 国家认同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关系的认识及其逻辑
4
作者 刘骞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3,共7页
一直以来,传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从宗教认同中寻求合法性,而现代国家则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国家建设来解决其合法性来源,表现为公民身份的建构。但即使是公民身份得以建立,其体系也会经常受到其他身份认同因素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意... 一直以来,传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从宗教认同中寻求合法性,而现代国家则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国家建设来解决其合法性来源,表现为公民身份的建构。但即使是公民身份得以建立,其体系也会经常受到其他身份认同因素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认同仍会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一直重视关于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关系的认识,并探索出"政治—法律"制度性从属关系和"文化—心理"归属性匹配关系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认同 公民身份 从属型 匹配型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是怎样进行的——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人类生命体本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瑞萍 马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0,共6页
宗教认同作为人类生命体进化过程中生命冲力的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的产物,主要表现人类生命体本源自然的一面。国家认同作为人类生命体进化过程中生命冲力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时期的产物,主要表现人类生命体本源的社会一面。人类精... 宗教认同作为人类生命体进化过程中生命冲力的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时期的产物,主要表现人类生命体本源自然的一面。国家认同作为人类生命体进化过程中生命冲力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时期的产物,主要表现人类生命体本源的社会一面。人类精神就是通过这样的历程不断进化、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各民族共同体就是通过这个历程实现宗教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和转变。在生命冲力作用之下人的生命体本源一方面产生了超社会现实的神话创造机制,一方面产生在社会现实之中的电影放映机认识机制。这两个机制的结合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无法摆脱的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认同 国家认同 生命本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的宗教地缘战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金良祥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8,共11页
伊朗宗教地缘战略是指伊朗积极利用宗教纽带构建以伊朗为中心、涵盖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及其他什叶派居住地区的势力范围的战略谋划。伊朗的宗教地缘战略建立在宗教认同的基础之上,而非伊斯兰革命的意识形态上,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 伊朗宗教地缘战略是指伊朗积极利用宗教纽带构建以伊朗为中心、涵盖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及其他什叶派居住地区的势力范围的战略谋划。伊朗的宗教地缘战略建立在宗教认同的基础之上,而非伊斯兰革命的意识形态上,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但具有防御性和理性特点。鲁哈尼时期,伊朗将会对其宗教地缘战略有所克制,但不会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宗教地缘战略 宗教认同 什叶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视域下朝鲜族的认同状况研究——以沈阳市朝鲜族为例
7
作者 何艺 夏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0,共7页
以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朝鲜族人群为调查客体,从基督教信仰的视阈出发,以朝鲜族的身份认同对象所涉及的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朝鲜半岛的同源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三个层次为内容,阐述朝鲜族认同的现状,分析朝鲜族认同背后的因由,总结基督教对... 以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朝鲜族人群为调查客体,从基督教信仰的视阈出发,以朝鲜族的身份认同对象所涉及的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朝鲜半岛的同源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三个层次为内容,阐述朝鲜族认同的现状,分析朝鲜族认同背后的因由,总结基督教对于朝鲜族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沈阳市朝鲜族群体基于共同的族源、血缘、语言等因素,在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向等层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朝鲜族 基督教 宗教认同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
8
作者 沈文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5期15-21,共7页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东政策 犹太教 基督教 宗教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亿之夜》看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月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68-74,共7页
认同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而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女性写作所寻求的身份认同往往是多元认同的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在阿拉伯国家甚至在西方世界都享有盛名的作家嘉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十亿之夜》的介绍,探讨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 认同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而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女性写作所寻求的身份认同往往是多元认同的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在阿拉伯国家甚至在西方世界都享有盛名的作家嘉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十亿之夜》的介绍,探讨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黛 《十亿之夜》 后现代语境 宗教认同 政治认同 性别认同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小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6,共9页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包括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宗教信仰认同、思想认同四个主要方面。在文化认同上,美国经历了从WASP文化、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的历史过程;在种族认同上,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种族主义、白人民族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主义思...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包括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宗教信仰认同、思想认同四个主要方面。在文化认同上,美国经历了从WASP文化、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的历史过程;在种族认同上,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种族主义、白人民族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主义思潮和政策,其间涉及人种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在宗教认同上,美国走过了基督新教主流、基督宗教多元化和信仰多元化的道路;在思想认同上,形成了一个从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民族到统一民族思想和思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利坚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种族认同 宗教信仰认同 思想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