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宗教组织之信任的探索性研究 以上海数据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峰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110,共26页
本文利用上海市的调查数据,从宗教归属、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其他机构信任等方面对宗教组织信任进行分析,了解人们对宗教组织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回应。结果显示,与对其它机构的信... 本文利用上海市的调查数据,从宗教归属、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其他机构信任等方面对宗教组织信任进行分析,了解人们对宗教组织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回应。结果显示,与对其它机构的信任相比,民众对宗教组织的信任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宗教归属、社会信任、组织参与和对世俗机构的信任对宗教组织信任的影响最大;阶层、社会参与也有一定的影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等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组织信任 宗教归属 信仰与宗教 文化论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闫文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3,共5页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长期以来,国外敌对宗教组织与国际敌对势力相结合,对我国进行分裂、破坏和渗透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敌对宗教组织支持国内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恐怖分裂活动,给国家...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长期以来,国外敌对宗教组织与国际敌对势力相结合,对我国进行分裂、破坏和渗透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敌对宗教组织支持国内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恐怖分裂活动,给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从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对我国进行的渗透颠覆活动,未雨绸缪,做好打击防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组织 影响 国家安全 中国 外国 民族团结 历史 宗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中宗教组织的法人化类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才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9,共14页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关于宗教组织的法人化类型的制度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以功能划分为主干提供宗教组织参与民事交往的登记与运行模式。基于宗教法人机制是本土化问题,更适宜的做法是模糊登记分类,在民法典总则中避免将宗教法人归入任...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关于宗教组织的法人化类型的制度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以功能划分为主干提供宗教组织参与民事交往的登记与运行模式。基于宗教法人机制是本土化问题,更适宜的做法是模糊登记分类,在民法典总则中避免将宗教法人归入任何一类明确的法人类型中,以免传统宗教活动相关的习惯与财团法人或社团法人的运行特征相悖,导致司法审判过程中之解释疑难。依非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和中间法人的分类,宗教组织归属于宗教非营利法人,宜使用非营利法人的制度逻辑解释宗教法人问题。如果非营利法人制度尚未成熟,应设置多元化的法人类型供不同管理模式的宗教组织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组织 法人类型 非营利法人 登记 民法典 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长寿研究——基于企业、大学与宗教组织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文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100,共8页
克拉克·科尔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最长寿的组织不是企业,而是大学和宗教组织,这启发我们可以从企业、大学与宗教组织的比较角度研究企业组织的长寿之秘。本文通过乔家字号、美国大学、基督教与佛教组织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三... 克拉克·科尔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最长寿的组织不是企业,而是大学和宗教组织,这启发我们可以从企业、大学与宗教组织的比较角度研究企业组织的长寿之秘。本文通过乔家字号、美国大学、基督教与佛教组织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三类组织在进入壁垒和成员的自我监督程度方面均有连续谱系的性质,进入壁垒越高、内在监督越强的组织越长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组织 宗教组织 自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位”与“篡位”:乡村宗教组织的生长路径——以农村社区老年人群的精神需求满足为线索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顺利 朱睿钒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现代性与传统性这两股历史潮流的交又相撞定格于当代的乡土社会场城中,它们之间的分与合打破了传统组织与乡村老人之间'精神需求'与'满足'的关系链,衍生出多元化的乡土问题。基于此,本文以X福音村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需求... 现代性与传统性这两股历史潮流的交又相撞定格于当代的乡土社会场城中,它们之间的分与合打破了传统组织与乡村老人之间'精神需求'与'满足'的关系链,衍生出多元化的乡土问题。基于此,本文以X福音村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需求为线索,透过村庄生活的嬗变记忆,探寻宗教势力嵌入农村老人的意义体系之中,且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力量显现在乡村内部权力格局之中的生长路径与实践逻辑。重点从'基督下乡'的实践逻辑看出农村老年人养老生活的组织化需求,以期对农村社区功能完善和后乡土中国组织建设等意义性话题给出现实性的回应,实现乡村自治力量与基层正式权威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宗教组织 生长路径 结构功能 “缺位”与“篡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组织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以西道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惠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宗教组织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教徒的社会、经济生活,使自身逐步形成一个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均有规范的社区,从而在本组织内部实现一种制序化。
关键词 宗教组织 功能 西道堂 伊斯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回族宗教组织研究
7
作者 李保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分析社会秩序结构时使用的重要范畴,市民社会理论为社会秩序的建构在国家与家庭之外,引入了一个社会的向度,用市民社会理论对回族宗教组织进行分析,从而为回族聚居区市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其前提条件是回...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分析社会秩序结构时使用的重要范畴,市民社会理论为社会秩序的建构在国家与家庭之外,引入了一个社会的向度,用市民社会理论对回族宗教组织进行分析,从而为回族聚居区市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其前提条件是回族宗教组织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回族 宗教组织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组织治理及其与社会整合功能的关系——以汉传佛教寺院为例
8
作者 谭全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9期24-25,共2页
宗教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对内的组织整合和对外的社会整合两个方面。对宗教组织在世俗化背景下的社会整合功能,学界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就我国而言,以汉传佛教寺院为例,宗教组织在内外向度的整合功能之有效性和一致性方面,还存在... 宗教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对内的组织整合和对外的社会整合两个方面。对宗教组织在世俗化背景下的社会整合功能,学界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就我国而言,以汉传佛教寺院为例,宗教组织在内外向度的整合功能之有效性和一致性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寺院组织体的建设,即改善寺院的组织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组织 社会整合 功能 组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产而短命的法律——从《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法》看苏联解体时期的宗教问题
9
作者 白虹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5-188,共4页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管理职能的彻底放弃;法律的实施并未扭转苏联宗教领域的混乱局面,宗教矛盾继续被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势力以及反苏反共势力所利用,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一股重要的破坏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宗教 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的宗教组织及其特征——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西方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从教会教派类型学发展到各种组织理论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较深入的发展,而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在中国宗教的经验层面上形成适合于中国宗教组织研... 西方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从教会教派类型学发展到各种组织理论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较深入的发展,而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在中国宗教的经验层面上形成适合于中国宗教组织研究的分析工具,从而把握现代社会的宗教组织及其特征,最终建立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组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社会学 宗教组织 “教会-教派类型学” 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理论视角下的宗教组织与社会运动——以东欧独立和平运动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晓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8,79,共5页
政治机会理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机会结构的变化。与其他世俗的社会组织一样,宗教组织在参与社会运动的过程中也受到各种政治机会的驱动和制约。一般来说,政治... 政治机会理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机会结构的变化。与其他世俗的社会组织一样,宗教组织在参与社会运动的过程中也受到各种政治机会的驱动和制约。一般来说,政治机会结构要素即包括社会运动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也包括其所处社会中的制度框架、政府政策、政教关系以及社会精英的认同和整合等等。在上世纪80年代东欧一些地区兴起的"独立和平运动"中,因为"政治机会"的差异,东欧各国宗教团体在新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证明政治机会结构对社会运动中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立场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 宗教组织 社会运动 东欧独立和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们要像上帝那样造人——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一宗教组织克隆人的实验始末
12
作者 绿依 《国际展望》 2001年第16期82-83,共2页
美国人的克隆技术虽然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克隆人却是非法的。尽管如此,有人仍在地下从事秘密的克隆人的技术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关键词 上帝 是非 宗教组织 秘密 克隆人 克隆技术 美国人 美国联邦调查局 实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转变后的组织特征
13
作者 田斌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49,共3页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转变后的组织特征田斌生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在其宗教信仰上,经过百多年的演变后,由原始宗教改信了基督教后,其宗教生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原有宗教与他们改信基督教后的宗教组织加...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转变后的组织特征田斌生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在其宗教信仰上,经过百多年的演变后,由原始宗教改信了基督教后,其宗教生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原有宗教与他们改信基督教后的宗教组织加以比较,对其宗教生活出现的“组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宗教信仰 基督教 少数民族宗教 宗教活动 云南少数民族 原始宗教 组织特征 宗教群体 宗教组织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影响因素:新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9-222,共4页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的组织结构会通过传统、模仿和强制等途径影响同一领域的组织。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有单一垂直式、联邦式和邦联式三种结构类型。它们处于宗教和世俗双重制度环境中,宗教传统、资源依赖带来的强制压力和...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的组织结构会通过传统、模仿和强制等途径影响同一领域的组织。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有单一垂直式、联邦式和邦联式三种结构类型。它们处于宗教和世俗双重制度环境中,宗教传统、资源依赖带来的强制压力和模仿等因素共同对其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同样的世俗环境使它们间以及它们与世俗非政府组织间在组织结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宗教性的特殊要求又使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组织结构 传统 强制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9,共8页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历史时,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宗教的因素或影响。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历史时,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宗教的因素或影响。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一战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宗教网络分布特点及新教内部的普世合一运动仍推动着它们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制度环境 世俗性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倡议网络--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
16
作者 李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4,161,共5页
网络分析日益为国际政治研究所重视,并发展出"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进路。文章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当前国际社会网中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倡议网络网首先是个动态的网络:... 网络分析日益为国际政治研究所重视,并发展出"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进路。文章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当前国际社会网中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倡议网络网首先是个动态的网络:作为整体网络的存在和作为局部网的存在。前者涉及自我网络化,后者是他们嵌入国际社会网络,联合其他国际行为体,对行为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其参与方式更多表现为杠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跨国倡议网络 WCC C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慈善组织的组织动员何以可能?——基于社会记忆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富强 徐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宗教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宗教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以H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为例,采用社会记忆的视角,从仪式记忆、声誉记忆、苦难记忆等维度分析其组织... 宗教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宗教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以H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为例,采用社会记忆的视角,从仪式记忆、声誉记忆、苦难记忆等维度分析其组织动员的过程。这一研究能增强学界对我国宗教慈善组织的组织动员方式的理解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慈善组织 组织动员 社会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以“倡议国际”组织为例
18
作者 张珺 《国际展望》 2011年第6期32-46,124,共15页
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qu... 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领域,以个案"倡议国际"组织为例,结合政治社会学、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类型组织的国际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政治 宗教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化”语境中的宗教非政府组织——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分析
19
作者 朱晓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2,共5页
安全化是主体间性的互动过程,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安全化涉及宗教性安全威胁和政教关系的变化。在"安全化"语境中,宗教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压力,迫使自身组织结构和文化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发起或参与社会运动对国家的... 安全化是主体间性的互动过程,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安全化涉及宗教性安全威胁和政教关系的变化。在"安全化"语境中,宗教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压力,迫使自身组织结构和文化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发起或参与社会运动对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非政府组织 “安全化” 组织行为学 宗教迫害 社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法治的三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林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9,159+2,共8页
在实现社会主义宗教法治的进程中,必须从宪法和法律层面处理好政教关系、宗教自由和宗教组织这三个基本问题,并针对具体宗教事务树立一种"规则型"的问题处理方式。政教关系是决定宗教事务法治化能走多远的基座,宗教组织的法... 在实现社会主义宗教法治的进程中,必须从宪法和法律层面处理好政教关系、宗教自由和宗教组织这三个基本问题,并针对具体宗教事务树立一种"规则型"的问题处理方式。政教关系是决定宗教事务法治化能走多远的基座,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是政教关系和宗教自由的载体,保障宗教自由则是宗教法治的最终目标。一个国家的宗教事务治理,若有适宜的法律规范可循,并能避免专制和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极端,就可以趋近或实现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法治 政教关系 宗教自由 宗教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