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外宗教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赵罗英
夏建中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
|
“宗教鸦片论”,还是“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论 |
李向平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8
|
|
3
|
试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宗教社会观——以五四时期陈独秀、恽代英为中心 |
蒋贤斌
张美菊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李安宅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
汪洪亮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5
|
宗教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
高师宁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6
|
回到社会:对当前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之反思 |
李峰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7
|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
王宗昱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8
|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性研究视野中的“信仰社群” |
吴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9
|
“合法性”与“神圣性”的解释——中国宗教社会学核心命题及其四十年演变 |
李向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0
|
中国宗教集体精神的缺失——以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理论为参照的考察 |
吾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1
|
西方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范式的演进 |
姚南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略论宗教社会学的中国化 |
姚南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13
|
从宗教社会学角度看儒教 |
李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新时期宗教社会功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基于长沙市的个案研究 |
邱正文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宗教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几点认识 |
王再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西方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新取向 |
姚南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宗教社会学:研究取向、对象和学科性质 |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18
|
谈谈宗教社会学的产生、学科性质与对象 |
袁亚愚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9
|
现代社会的宗教组织及其特征——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 |
杨静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6
|
|
20
|
宗教场域论:一个宗教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
孙永生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