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失配”视域中的城镇化宗教治理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49,188,共9页
目前学界对于"空间失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空间与就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问题,忽视了社会治理中宗教活动场所的空间配置问题。借用"空间失配"概念中的供需距离障碍,可以探析近年来内地所发生的佛教城镇化事件,进... 目前学界对于"空间失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空间与就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问题,忽视了社会治理中宗教活动场所的空间配置问题。借用"空间失配"概念中的供需距离障碍,可以探析近年来内地所发生的佛教城镇化事件,进一步思考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治理问题,便能得出以下三个结论:首先,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现象,提出城镇规划中宗教活动场所"空间失配"的三种不同类型及其匹配结果;其次,讨论宗教活动场所治理中的空间政治与信仰关系;最后,提出重视民众信仰方式对于推进城镇化的建构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失配 空间配置 宗教治理 空间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教会法走向宗教宪法——德国宗教治理的百年变迁
2
作者 田伟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3期108-125,共18页
在宗教治理问题上,德国宪法学在过去20年经历了从“国家教会法到宗教宪法”的范式变迁。这一范式转换的核心在于对宪法宗教自由条款和政教关系条款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具体表现为对政教关系条款(魏玛教会条款)的重新解释。魏玛教会条款... 在宗教治理问题上,德国宪法学在过去20年经历了从“国家教会法到宗教宪法”的范式变迁。这一范式转换的核心在于对宪法宗教自由条款和政教关系条款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具体表现为对政教关系条款(魏玛教会条款)的重新解释。魏玛教会条款是1919年魏玛制宪时妥协的结果,在1949年波恩制宪时,又因二次妥协而被纳入基本法。在基本法秩序下,魏玛教会条款经历了意义变迁。从政教关系到宗教自由、从宗教同质到世俗多元、从“国家”到“宪法”,构成了从国家教会法走向宗教宪法的三个动因。通过这一范式变迁,政教关系条款得以与宗教自由条款相连接,制度性条款实现了基本权利转向,魏玛教会条款生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因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达致一种更为理想的宗教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宪法 基本法 国家教会法 宗教宪法 宗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宗教的治理与利用宗教进行社会治理——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对宗教的治理认知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太刚 龚志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9,共8页
我国社会对宗教的认知经历了从政治认知到文化认知的转变,还将转变到融合上述两种认知的治理认知。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双层公共事务观,涉及宗教的治理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国家对宗教的直接治理,即把宗教作为治理对象的治理;第二层... 我国社会对宗教的认知经历了从政治认知到文化认知的转变,还将转变到融合上述两种认知的治理认知。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双层公共事务观,涉及宗教的治理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国家对宗教的直接治理,即把宗教作为治理对象的治理;第二层面是国家利用宗教对社会事务的治理,也就是把宗教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即把宗教组织作为治理主体)而对社会事务的治理。其中,前一治理层面强调国家在治理方面的主体性,强调国家以公共利益原则为依归,依法管理宗教组织及其信众,以防范或抑制宗教的消极面;后一治理层面强调宗教(包括宗教组织及信教人员)在治理方面的主体性,强调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权保障下充分利用宗教在心灵治理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发挥宗教的积极面。同时,以公共利益原则协调双层治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治理 治理认知 双层治理 需求溢出 心灵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边疆地区的宗教渗透与治理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碧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边疆地区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也是国家地缘政治角力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思量、地缘政治的考虑和意识形态的抵牾,不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我国边疆地区进行极具政治恶意性的宗教渗透,不... 边疆地区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也是国家地缘政治角力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思量、地缘政治的考虑和意识形态的抵牾,不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我国边疆地区进行极具政治恶意性的宗教渗透,不但弱化了边疆民众的政治认同,而且还解构了边疆民众国家认同,严重妨害了我国国家构建在边疆地区纵深推进。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认同政治"的建构,在提升民众幸福指数和再造政府功能的前提下,维护我国边疆民众的宗教信仰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宗教渗透 宗教治理 认同安全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乡村的宗教类型分析与社区嵌入式治理
5
作者 狄鸿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8-224,共7页
在西北乡村社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宗教是重要因素。如何实现在渐进稳定的社会结构中,以中国化和法治化为方向,实现宗教最终嵌入乡村社会生活常态,是实现西北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所在。实现宗教治理现代化需要对该地区乡... 在西北乡村社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宗教是重要因素。如何实现在渐进稳定的社会结构中,以中国化和法治化为方向,实现宗教最终嵌入乡村社会生活常态,是实现西北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所在。实现宗教治理现代化需要对该地区乡村类型和宗教类型进行精细划分,提升治理精准性。在此基础上,将宗教和信教群众作为工作对象的同时,认识宗教存在,引导宗教与社会组织和群体间的密切互动,通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治理建设,在共享、共治、共建前提下,实现宗教因素对于基层社会的重新"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乡村 宗教类型 社区嵌入式 宗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宗教“软治理”探析——以政府与主要宗教团体的对话和征询意见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99-103,共5页
以宗教"软治理"为研究框架和思路,对英国主要的宗教团体参政议政的两种重要方式:与政府对话和参与政府征询意见,分别从宗教团体和政府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基督教团体的参政率远远高于非基督教团体的参政率,英国政府的政策... 以宗教"软治理"为研究框架和思路,对英国主要的宗教团体参政议政的两种重要方式:与政府对话和参与政府征询意见,分别从宗教团体和政府的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基督教团体的参政率远远高于非基督教团体的参政率,英国政府的政策更多地代表了基督教团体的利益。英国宗教团体较为成熟的组织管理运作、以代议制为特征的参政议政方式,以及政府与相关宗教团体对话和向其征询意见的制度化发展对我国的宗教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软治理”英国 宗教团体 对话 征询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欧对英国宗教“硬治理”的影响探析
7
作者 潘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7,共7页
脱欧对英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对英国宗教“硬治理”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该问题的实质是探讨欧盟关于宗教事宜的法律法规如何及在何种程度上对英国相关的宗教法律的制定和发展产生影响。欧盟基础性法律规范对英国宗教“硬治理”并... 脱欧对英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对英国宗教“硬治理”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该问题的实质是探讨欧盟关于宗教事宜的法律法规如何及在何种程度上对英国相关的宗教法律的制定和发展产生影响。欧盟基础性法律规范对英国宗教“硬治理”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欧盟派生性法律规范,特别是涉及宗教事宜的指令,对英国宗教“硬治理”影响显著。脱欧后英国宗教“硬治理”所受影响主要表现在,英国将失去欧盟派生性法律规范对英国国内宗教法律发展所提供的发展方向、框架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英国脱欧 宗教“硬治理 欧盟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宗教事务治理的战略考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宝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0,共4页
宗教事务治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复杂性,因而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宗教事务治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宗教中国化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前提;把宗教和谐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重点;把宗教工作法治化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路径... 宗教事务治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复杂性,因而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宗教事务治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宗教中国化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前提;把宗教和谐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重点;把宗教工作法治化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路径;把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作为宗教事务治理的关键。创新性地进行宗教事务治理,不断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而且还直接关系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事务治理 宗教和谐 宗教工作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久安视域下宗教事务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顾华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4-30,共7页
完善相关法治是破解宗教管理、打击和遏制宗教极端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法治,是保障新疆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保证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依法加强和创新... 完善相关法治是破解宗教管理、打击和遏制宗教极端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法治,是保障新疆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保证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依法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治理是强化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保障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管理宗教事务,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坚持推进宗教事务治理创新的法治建设,积极健全国家法律与国际反恐合作机制及与地方维稳法规相互衔接配套的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事务治理 社会和谐稳定 长治久安 跨越式发展 地方法规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