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兰丁格的矛盾——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伟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11,共13页
该文针对美国当代宗教哲学家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①的宗教真理认识论,指出,按照普兰丁格的排他论的宗教真理认识论,并不能保证基督教信念在面对其他宗教信念时具有优越性,因为其他宗教也可以宣称它们符合...
该文针对美国当代宗教哲学家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①的宗教真理认识论,指出,按照普兰丁格的排他论的宗教真理认识论,并不能保证基督教信念在面对其他宗教信念时具有优越性,因为其他宗教也可以宣称它们符合普兰丁格的宗教真理标准,从而它们的信念为真。因此普兰丁格的认识论是自相矛盾的、失效的。相比之下,普兰丁格的老师阿尔斯顿(William Alston)的实践的和生存论的宗教真理进路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念
宗教
知识
保证
体证
宗教
排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秦国五帝志业宗教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兴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3,共6页
秦国从公元前770年被封为诸侯到公元前221年实现天下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曾经进行了一场宗教信仰的重大变革。秦国从秦襄公立西畤祭祀白帝到秦始皇泰山封禅,逐步扬弃了周人的天命信念宗教,创立了秦人特有的五帝志业宗教。秦国的五帝志...
秦国从公元前770年被封为诸侯到公元前221年实现天下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曾经进行了一场宗教信仰的重大变革。秦国从秦襄公立西畤祭祀白帝到秦始皇泰山封禅,逐步扬弃了周人的天命信念宗教,创立了秦人特有的五帝志业宗教。秦国的五帝志业宗教,为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哲学世界观、伦理价值观变革提供了精神前提,为秦国崛起于西部以及实现天下统一提供了统治合法性的信仰依据,并对秦汉及其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
五帝
志业
宗教
信念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伟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8,153-154,共10页
宗教之所以为人接受,在于它的悲悯品格。悲悯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人有一种无可释怀的追求与那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在这种追求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由之而体会到...
宗教之所以为人接受,在于它的悲悯品格。悲悯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人有一种无可释怀的追求与那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在这种追求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由之而体会到人类生存的普遍性苦难与悲剧性命运,故悲悯其实是对整个人类之无法排遣的悲剧性命运的悲悯。悲悯根植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中,属于人的"共通感",人通过悲悯而体悟到他的群体性。宗教信仰赋予悲悯以实践的品格,即救赎之爱意味着宽恕与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
悲悯
共通感
宗教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乔治·W·布什中东政策的政治心理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全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4-80,共7页
本文结合政治心理学原理,对乔治·W·布什的中东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布什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其政治人格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美国的中东政策实际上是布什政治人格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宗教信念
棒球哲学
政治心理
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兰丁格的矛盾——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伟驰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11,共13页
文摘
该文针对美国当代宗教哲学家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①的宗教真理认识论,指出,按照普兰丁格的排他论的宗教真理认识论,并不能保证基督教信念在面对其他宗教信念时具有优越性,因为其他宗教也可以宣称它们符合普兰丁格的宗教真理标准,从而它们的信念为真。因此普兰丁格的认识论是自相矛盾的、失效的。相比之下,普兰丁格的老师阿尔斯顿(William Alston)的实践的和生存论的宗教真理进路更为可取。
关键词
宗教信念
宗教
知识
保证
体证
宗教
排他论
Keywords
Religious belief
Religious knowledge
Warrant
Body- proved
Religious exclusivism
分类号
B712.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秦国五帝志业宗教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兴尚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秦国崛起原因的责任伦理角度研究>(项目号:13XZX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秦国从公元前770年被封为诸侯到公元前221年实现天下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曾经进行了一场宗教信仰的重大变革。秦国从秦襄公立西畤祭祀白帝到秦始皇泰山封禅,逐步扬弃了周人的天命信念宗教,创立了秦人特有的五帝志业宗教。秦国的五帝志业宗教,为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哲学世界观、伦理价值观变革提供了精神前提,为秦国崛起于西部以及实现天下统一提供了统治合法性的信仰依据,并对秦汉及其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秦国
五帝
志业
宗教
信念
宗教
分类号
B23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伟希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8,153-154,共10页
文摘
宗教之所以为人接受,在于它的悲悯品格。悲悯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人有一种无可释怀的追求与那宇宙终极实在合一的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在这种追求宗教性形而上学冲动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冲突,由之而体会到人类生存的普遍性苦难与悲剧性命运,故悲悯其实是对整个人类之无法排遣的悲剧性命运的悲悯。悲悯根植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中,属于人的"共通感",人通过悲悯而体悟到他的群体性。宗教信仰赋予悲悯以实践的品格,即救赎之爱意味着宽恕与牺牲。
关键词
爱
悲悯
共通感
宗教信念
Keywords
love,compassion,common sense,religious belief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乔治·W·布什中东政策的政治心理探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全义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4-80,共7页
文摘
本文结合政治心理学原理,对乔治·W·布什的中东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布什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其政治人格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美国的中东政策实际上是布什政治人格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宗教信念
棒球哲学
政治心理
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
Keywords
Family Background
Religious Belief
Baseball Philosophy
Political Psychology
Bush Administration's Middle East Policy
分类号
G37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兰丁格的矛盾——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
周伟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秦国五帝志业宗教
王兴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
胡伟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乔治·W·布什中东政策的政治心理探析
张全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