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信仰选择 一个西方宗教经济学的文献梳理 被引量:26
1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3-224,共32页
本文在回顾归纳国外宗教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给—需求"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既有宗教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信仰选择的作用机制。宗教市场理论从供给出发,认为宗教市场结构是宗教... 本文在回顾归纳国外宗教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给—需求"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既有宗教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信仰选择的作用机制。宗教市场理论从供给出发,认为宗教市场结构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决定因素;宗教社会资本理论、宗教家庭生产模型、宗教人力资本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则从需求角度出发,分别强调社会网络的人际依恋、宗教参与的机会成本、宗教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宗教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因素等在宗教信仰选择方面发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引入宗教经济学视野一方面能为考察分析当今中国宗教信仰现状及推动其理论发展带来相应的契机,另一方面应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以及特殊性,对该视野的运用要有所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宗教信仰选择 宗教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饥荒与宗教信仰——基于CGSS数据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都田秀佳 梁银鹤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文章采用2010—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发现大饥荒对于个人宗教信仰选择具有长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成年时期经历过大饥荒的人群更加倾向于选择信仰宗教,并且考虑流动人口、DID方法和安慰剂... 文章采用2010—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发现大饥荒对于个人宗教信仰选择具有长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成年时期经历过大饥荒的人群更加倾向于选择信仰宗教,并且考虑流动人口、DID方法和安慰剂(placebo)检验下的回归结果也非常稳健。同时,基于宗教社会网络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文章发现社交动机和个人健康状况是两者的重要影响机制。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饥荒 宗教信仰选择 社交动机 保障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