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与伦理之间:宗教伦理与世俗道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泽亮 梅德高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宗教伦理是宗教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一个边缘交叉研究对象 ,但有人认为 ,“宗教无道德” ,本文从宗教、伦理的本义及人的神性与人性来讨论宗教伦理与世俗道德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
关键词 宗教 伦理 宗教伦理 世俗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与日常生活——马克斯·韦伯宗教伦理思想引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冯仕政 李建华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宗教伦理对日常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影响,是韦伯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主题。这一研究主题体现在类型学研究和个案研究等两个方面。个案研究以往在国内受到较多重视,而对其类型学则较少涉及。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宗教社会学 宗教伦理 日常生活 类型学研究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学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明 刘登科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在理论上,宗教伦理学研究有利于伦理学与宗教学的学科发展;在实践上,宗教伦理学研究有利于宗教对话与人类道德困境的解决,有利于我国的道德建设,并有利于宗教本身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在佛教伦理学、基督教伦理学、伊斯兰教伦理学以及... 在理论上,宗教伦理学研究有利于伦理学与宗教学的学科发展;在实践上,宗教伦理学研究有利于宗教对话与人类道德困境的解决,有利于我国的道德建设,并有利于宗教本身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在佛教伦理学、基督教伦理学、伊斯兰教伦理学以及基于宗教对话的世界伦理构想等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宗教伦理学的学科建设还未完全成型,其研究视野略显狭小,这些都有待拓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意义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9-154,共6页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 理解宗教有两种思路:一是狭义的,将宗教视为和其他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并列而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社会精神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将宗教理解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理解为人性或生命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根据两种宗教思路,宗教伦理有两种释义:着眼于个性形态,指在宗教领域和宗教活动中,由信奉者群体遵守的,从特定信仰体系里引申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等一样,属于一种特殊的伦理领域或伦理形态。着眼于共性意蕴,关涉的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秩序指向了某种终极意义或终极信念。依此,宗教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探讨人类生存的伦理秩序和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一是人心道义秩序与信念根基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伦理秩序与意义共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特殊伦理 终极伦理 伦理秩序 意义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磊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与好莱坞电影不同,中国武侠电影保持了主流电影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由于宗教的介入,中国武侠电影叙事体系中出现了“第三种力量”,改变了二元化叙事格局,也改变了武侠电影的精神模式。中国电影巧妙地将宗教伦理与影片叙事情节交融起来,... 与好莱坞电影不同,中国武侠电影保持了主流电影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由于宗教的介入,中国武侠电影叙事体系中出现了“第三种力量”,改变了二元化叙事格局,也改变了武侠电影的精神模式。中国电影巧妙地将宗教伦理与影片叙事情节交融起来,宗教伦理在为正义力量提供合理道德依据的同时,通过皈依宗教流露出否定暴力的“出世情结”,使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精神在世界动作影片的历史序列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宗教伦理 叙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的现代价值——全球伦理视域下的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宗教伦理是宗教与伦理这两种意识形式统一和整合的产物,是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而构建的伦理道德体系。面对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宗教伦理以其神圣性和世俗性的方式作出了独特的应对,从而为全球伦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因此在全球伦理... 宗教伦理是宗教与伦理这两种意识形式统一和整合的产物,是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而构建的伦理道德体系。面对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宗教伦理以其神圣性和世俗性的方式作出了独特的应对,从而为全球伦理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因此在全球伦理视域下考察宗教伦理的现代价值,不仅对宗教本身的现代发展,而且对人类世界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完善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全球伦理 现代价值 视域 此在 意识形式 宗教信仰 伦理道德体系 道德危机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何以可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长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宗教伦理是宗教信仰与伦理的结合。在伦理道德的来源和内容上,宗教伦理是神性和人性的统一;实现途径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价值目标上,是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宗教伦理是人和社会的普遍需要以神圣律令的方式外在化、客观化,再通过信仰内... 宗教伦理是宗教信仰与伦理的结合。在伦理道德的来源和内容上,宗教伦理是神性和人性的统一;实现途径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价值目标上,是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宗教伦理是人和社会的普遍需要以神圣律令的方式外在化、客观化,再通过信仰内在化为人的思想行为,从而实现作为存在物的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伦理功能是宗教的重要功能,对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需要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孝道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武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共3页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长期发展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伦理孝道观。宗教伦理孝道观认为孝是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伦关系之首,主要体现在善事父母、尊敬父母、顺从父母等方面,但传统孝道观与宗教伦理...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长期发展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伦理孝道观。宗教伦理孝道观认为孝是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伦关系之首,主要体现在善事父母、尊敬父母、顺从父母等方面,但传统孝道观与宗教伦理孝道观对"至孝"的理解存在差异。宗教伦理孝道观对改善当前社会的代际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伦理 孝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宗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颖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6-267,共2页
宗教伦理是人类生存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不排斥社会世俗伦理,而且与世俗伦理相结合,是维护现实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规范。正确理解宗教伦理社会功能的作用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宗教伦理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推动科学兴起——“韦伯命题”影响下的“默顿命题”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荣茂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9,共7页
现代性进程繁荣的背后暴露出了各种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危机,这也促使了西方社会学家加强对现代科学的反思。韦伯关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并提出"韦伯命题",在此影响下默顿关注清教伦理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并提... 现代性进程繁荣的背后暴露出了各种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危机,这也促使了西方社会学家加强对现代科学的反思。韦伯关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并提出"韦伯命题",在此影响下默顿关注清教伦理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并提出"默顿命题",指出宗教伦理于无意之中推进了现代科学,说明科学兴起与伦理规范密不可分。这对于反思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科学精神 韦伯命题 默顿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中宗教伦理的生成逻辑与现世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登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宗教与伦理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共融的亲缘关系,而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则为宗教伦理的生成提供了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在现世世界中,经过时代转换的宗教伦理对宗教的健康发展、伦理内涵的丰富以... 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宗教与伦理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共融的亲缘关系,而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则为宗教伦理的生成提供了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在现世世界中,经过时代转换的宗教伦理对宗教的健康发展、伦理内涵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宗教伦理 生成逻辑 现世价值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卫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宗教是美国伦理道德的基础,源于清教的基督教伦理道德观促使美国将自身看作正义与道德权威的化身,从而在世界上充当着惩邪罚恶的重任,这种价值观判断影响到美国对世界的看法,并对美国外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美... 宗教是美国伦理道德的基础,源于清教的基督教伦理道德观促使美国将自身看作正义与道德权威的化身,从而在世界上充当着惩邪罚恶的重任,这种价值观判断影响到美国对世界的看法,并对美国外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美国外交中的这种宗教伦理道德观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美国外交中的这种宗教伦理道德观是一种乌托邦主义,但在自由主义学派看来,美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某种宗教伦理道德的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道德 美国外交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学与当代社会——兼答万俊人教授《普世伦理如何可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朝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8,共8页
这是一篇回应性的文章。作者在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由来以后,首先借用万俊人教授《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的材料阐述了西方宗教伦理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然后指出在中国学界展开宗教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作者对建构中国宗教伦... 这是一篇回应性的文章。作者在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由来以后,首先借用万俊人教授《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的材料阐述了西方宗教伦理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然后指出在中国学界展开宗教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作者对建构中国宗教伦理学的一些想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万俊人教授《普世伦理如何可能》中的三个问题作出了回应:第一,关于“强伦理模式”;第二,有关世界宗教信仰现状的问题;第三,关于普世伦理以什么为基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普世伦理 宗教伦理 文化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的可能基础——论汉斯·昆宗教伦理思想对伦理相对主义的克服及其限度
14
作者 傅鹤鸣 何良安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78,共5页
伦理相对主义是西方"现代化"历史变迁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伦理思想,它主张伦理学不可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大家一致认可的、普遍有效的道德标准。汉斯.昆先生则认为,以人性为基础的宗教可以克服伦理相对主义,并为"普遍的、绝... 伦理相对主义是西方"现代化"历史变迁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伦理思想,它主张伦理学不可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大家一致认可的、普遍有效的道德标准。汉斯.昆先生则认为,以人性为基础的宗教可以克服伦理相对主义,并为"普遍的、绝对的社会规范"提供可靠的解释,因为宗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存在。汉斯.昆的宗教伦理思想的根本缺陷在于其人性基础,因为他的人性观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是概念抽象。只有回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地上,伦理相对主义的克服才是真正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相对主义 汉斯·昆 宗教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伦理与环保伦理——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
15
作者 崔雪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3,共10页
宗教强调精神生活和人际伦理,今日国际学术界兴起研究环境(或环保)伦理学。于是,宗教学者们也陆续着手检验在固有的宗教伦理或诫规之中是否含有环保思想,考察佛教与基督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对话,已能管窥此两种宗教富有环保思想,那些均... 宗教强调精神生活和人际伦理,今日国际学术界兴起研究环境(或环保)伦理学。于是,宗教学者们也陆续着手检验在固有的宗教伦理或诫规之中是否含有环保思想,考察佛教与基督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对话,已能管窥此两种宗教富有环保思想,那些均是经过长期领悟与挖掘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两种宗教伦理的哲学基础,均为知识论(认知性)进路和存有论进路切入而体证的原理原则,其基本原理也都足以当作环保观的理论基础。宗教伦理的基本规范(或戒律)不论由戒、定、慧"三学",还是从基督教的信、望、爱"三主德"的观点看,均与现代环保伦理密不可分,而且有助于现代人的环保实践,因而深具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环保伦理 基督教 佛教 戒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的宗教伦理解读
16
作者 程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1-42,共2页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以四个小孩在纳尼亚王国的历险经历为主线,揭示一位爱神即狮王阿斯兰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感化作用,作品展示出的爱的精神可谓是献给全世界所有人的礼物。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道具艺术、人物塑造以及叙...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以四个小孩在纳尼亚王国的历险经历为主线,揭示一位爱神即狮王阿斯兰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感化作用,作品展示出的爱的精神可谓是献给全世界所有人的礼物。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道具艺术、人物塑造以及叙事艺术三方面分析该影片与《圣经》文学的内在关联,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宗教伦理主题,进一步阐释刘易斯关爱上帝救恩、关爱人类,倡导一种人道主义信仰复归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宗教伦理学学科的确立
17
作者 王文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民族宗教伦理学是跨界于民族宗教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具有应用性质的人文学科,它旨在研究和解释民族宗教伦理事象和规律的本质,并且根据民族宗教伦理提供认识和反思民族社会善、恶价值的标准和基本方法,因此它既是民族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民族宗教伦理学是跨界于民族宗教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具有应用性质的人文学科,它旨在研究和解释民族宗教伦理事象和规律的本质,并且根据民族宗教伦理提供认识和反思民族社会善、恶价值的标准和基本方法,因此它既是民族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宗教伦理学包含对民族宗教伦理的实体结构、主体结构、价值结构和规范结构四个方面的研究。民族宗教伦理学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民族伦理学与民族宗教学的学科发展、宗教对话与社会道德困境的解决,在实践上亦有利于我国道德建设及民族宗教本身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宗教伦理 学科性质 学理范畴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的历史演绎、多元发展与理论困难
18
作者 段德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现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在纵向经历了一个变动不已的历史演绎过程,从内涵看体现为"以神为中心的自我伦理"、"关注现实的社会伦理"、"面向全球的普世伦理"三个层面,其本身内蕴着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即&q... 现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在纵向经历了一个变动不已的历史演绎过程,从内涵看体现为"以神为中心的自我伦理"、"关注现实的社会伦理"、"面向全球的普世伦理"三个层面,其本身内蕴着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即"宗教伦理的神学化"与"宗教伦理的人学化"、"宗教伦理的世俗化"与"宗教伦理的神圣化"、"宗教伦理的全球化"与"宗教伦理的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探究并解答这三大难题,乃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宗教伦理思想 历史演绎 多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宗教伦理中“爱”的范畴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华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76-79,共4页
一切普世性的宗教 ,都把“爱”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基督教和佛教的爱的范畴的分析 ,揭示出宗教之爱的深层意义 ,并联系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 ,试图将宗教之爱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爱进行贯通 ,建立一种... 一切普世性的宗教 ,都把“爱”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基督教和佛教的爱的范畴的分析 ,揭示出宗教之爱的深层意义 ,并联系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 ,试图将宗教之爱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爱进行贯通 ,建立一种“我爱人人 ,人人爱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爱" 伦理道德范畴 仁爱 博爱 普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悖论伦理学——别尔嘉耶夫的宗教伦理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百春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悖论 伦理 别尔嘉耶夫 宗教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