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传统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吗?--基于组织成熟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菁华 茅宁 王杉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45,共12页
风险承担是企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正式制度对其的影响路径,却忽略了宗教这一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文章以2007-2015年期间的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地区宗教传统对企业... 风险承担是企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正式制度对其的影响路径,却忽略了宗教这一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文章以2007-2015年期间的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样本,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地区宗教传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以及组织成熟度对这一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在地宗教传统越强,其投资决策更加保守,即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二,组织成熟度有助于缓解宗教传统对风险承担的负向作用。文章将宏观地域文化与微观企业决策有机结合,提供了宗教传统与企业决策行为之间的证据,有助于加深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与企业决策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企业风险承担 非正式制度 组织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传统、法治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 被引量:7
2
作者 叶德珠 胡梦珂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3,共9页
本文从企业风险承担角度切入,考察中国转轨经济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即测试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宗教传统是否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外部法律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选取2000—2014年沪深... 本文从企业风险承担角度切入,考察中国转轨经济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即测试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宗教传统是否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外部法律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选取200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地区宗教传统氛围越浓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且上述关系在中小规模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法治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宗教传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有所削弱,这表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理解中国转轨经济体运行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可以唤起学界对宗教这种典型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在转轨经济中作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法治化进程 企业风险承担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罗马宗教传统的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共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早期 人类文明 罗马 敬畏自然 思想创造 超越自我 进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传统、制度环境与地区官员腐败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摇琴 徐细雄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53,共16页
腐败与反腐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除了制度监管与党纪约束外,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也对官员行为与权力寻租形成重要约束。与以往围绕经济发展、政治结构、法律制度等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宗教传统及其隐性约... 腐败与反腐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除了制度监管与党纪约束外,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也对官员行为与权力寻租形成重要约束。与以往围绕经济发展、政治结构、法律制度等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宗教传统及其隐性约束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治理效果。基于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对抑制腐败产生了积极作用,地区宗教文化越发达,官员腐败程度则越低。同时,与道教相比较,佛教文化的腐败治理效果更明显。我们还发现,宗教传统与制度监管两种不同力量在防治腐败中存在替代效应:制度环境越落后的地区,宗教传统抑制腐败的积极效果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制度环境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社区宗教传统的主要动态 被引量:16
5
作者 康豹 李琼花(译) 陈进国(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74,共17页
从本质上讲,西方学界对中国社区宗教传统(communal religious traditions)的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具雏形,八九十年代后则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在广泛收集资料之外,学者们也开始思索用什么样的分析结构来进一步阐释社会与宗教活动... 从本质上讲,西方学界对中国社区宗教传统(communal religious traditions)的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具雏形,八九十年代后则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在广泛收集资料之外,学者们也开始思索用什么样的分析结构来进一步阐释社会与宗教活动的相关性。对于宗教在社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学者们形成了如下共识:地方崇拜是权力的三角形网络中心(包括官员、精英和神职人员)中的一个主要节点,中国社区宗教传统的历史一直与国家政策、制定政策的皇帝和高级官员以及处理政策执行问题的地方官员和精英们有着无法摆脱的联系;而现代政府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则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中国现代时期政府和宗教之间关系的变化和连续性问题由此成为争辩的一大焦点。有关中国宗教传统最早的研究中就有一些是围绕教派主义运动展开的,另外一个长期令西方人感兴趣的话题则是中国的秘密会社,众多学者在这些领域内也贡献出了有价值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宗教传统 社区生活 地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先崇拜:支撑乡村生活秩序的传统宗教内核 被引量:15
6
作者 夏当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和"孝"的理念、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完成敬祖仪式、构筑乡村社会的权力场域。对祖先崇拜进行适当制度化建构是协调国家、社会和宗教关系的很好途径,也有利于建立以内生秩序为导向的低成本乡村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乡村生活秩序 中国传统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国宗教哲学传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百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共6页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到索洛维约夫那里已经成熟,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是这一传统的最高成就。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在国外获得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其主要代表们的相继离开人世而逐渐衰落。俄国...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到索洛维约夫那里已经成熟,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是这一传统的最高成就。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在国外获得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其主要代表们的相继离开人世而逐渐衰落。俄国宗教哲学传统的基础、背景和语境是东正教,东正教信仰是俄国宗教哲学创造的内在动因和源泉。西方哲学是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得以形成的外在因素。正是西方哲学的世俗化倾向引起俄国哲学的反抗,对世俗化的抵制使俄国哲学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俄罗斯理念这一独特主题使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俄罗斯宗教哲学传统在当今俄国获得复兴,并得到世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 东正教 俄罗斯理念 反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变异与发展--台湾社会传统宗教文化的现代性转向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晖莉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8,共7页
闽台社会不仅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而且神缘相似、俗缘相同。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功能在经济浪潮和多元文化的现代性冲击下呈现出政治化、文化化、商业化、旅游化、慈善化和社区化的转变。在这剧烈动荡传... 闽台社会不仅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而且神缘相似、俗缘相同。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功能在经济浪潮和多元文化的现代性冲击下呈现出政治化、文化化、商业化、旅游化、慈善化和社区化的转变。在这剧烈动荡传承中虽然存在迷信化、功利化和庸俗化等负面影响,但却始终曲折着前进、变异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宗教文化 现代转向 变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燮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61,共7页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与西方不同,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乃至宗教自然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所谓不同,是与西方宗教相比较而言的,因为这些特点的形成根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一)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制度的核心。...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与西方不同,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乃至宗教自然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所谓不同,是与西方宗教相比较而言的,因为这些特点的形成根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一)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制度的核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天然”形式。夏、商、周三代,政治、经济和宗族结为一体,最后形成自周天子至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结构。经过春秋战国的变革,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则体现为以家族为单位的横向网络。因此,维系宗法关系,就成了稳定人际关系、巩固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途径。关于宗法制,陈梦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宗教 祖先崇拜 传统宗教 宗教信仰 西方宗教 宗教观念 中国社会 宗教活动 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通过宗教观念、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对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进而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及民族意识在群体生活中的认同所起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通过宗教观念、宗教活动的复杂性对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进而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及民族意识在群体生活中的认同所起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传统宗教 民族意识 民俗 民族认同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变革与新“轴心时代”的前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林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7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伦理价值 轴心时代 传统宗教 非西方 西方化 世界历史 文化传统 文明体系 文化理想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山东宗法性传统宗教活动的延续与盛行
12
作者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宗法性传统宗教包括自然崇拜、人物崇拜以及祭祀、占卜、巫术等,它与等级社会制度相始终。近代山东正处于一个君主专制政体逐渐解体的过程中,这种宗法性传统宗教活动也呈现出逐渐衰微的态势。
关键词 宗教活动 近代山东 宗法性 延续 君主专制政体 自然崇拜 传统宗教 人物崇拜 社会制度 衰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贬抑传统宗教是为了建立个人迷信
13
作者 张新鹰 《人民论坛》 1999年第8期13-13,共1页
“法轮大法”不是宗教,李洪志则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邪派教主”的形象。他的所作所为,严重地损害了传统宗教的合法权益,严重地伤害了合法的传统宗教信仰者的宗教感情,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现行的宗教政策。
关键词 传统宗教 个人迷信 李洪志 “法轮大法” 宗教界人士 宗教术语 佛教 名词术语 气功 法的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尼族传统宗教文化的社会机制与结构
14
作者 刘江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1-107,共7页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没有脱离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与机制的纯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哈尼族的传统宗教文化,就是与其特殊的民族迁徙史、"父子连名"的血亲机制、"师徒连名"的技术和文化传承机制、"...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没有脱离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与机制的纯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哈尼族的传统宗教文化,就是与其特殊的民族迁徙史、"父子连名"的血亲机制、"师徒连名"的技术和文化传承机制、"地名连名"的民族区域结合机制相联系的。从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结构上看,它是通过原生的"血亲力量集团"、"宗教文化贵族集团"和封建化时代的"村社议事会"所构成的特殊社会结构及其机制实现的。充分认识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存续的社会结构和机制,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也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宗教文化 社会机制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祜族传统宗教文化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6,共5页
拉祜族传统宗教文化特点李根宗教,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与拉袖族历史同起并存的。宗教文化不仅是拉枯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且涉足于其社会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拉枯族传统民族文化与... 拉祜族传统宗教文化特点李根宗教,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与拉袖族历史同起并存的。宗教文化不仅是拉枯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且涉足于其社会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拉枯族传统民族文化与传统宗教文化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传统宗教 宗教文化 宗教观念 宗教活动 生产活动 社会生活 民俗文化 宗教节日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质疑——一种后现代的回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成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本文通过辩论证明当今不再可能存在“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之类的东西了 ;宗教哲学不需要一个本体论基础 ;人们对宗教哲学本体论的设定不可能基于任何宗教传统的经验根据 ,因为宗教经验本身是由宗教哲学的语言规定的 ;宗教哲学不是揭... 本文通过辩论证明当今不再可能存在“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之类的东西了 ;宗教哲学不需要一个本体论基础 ;人们对宗教哲学本体论的设定不可能基于任何宗教传统的经验根据 ,因为宗教经验本身是由宗教哲学的语言规定的 ;宗教哲学不是揭示任何宗教传统的真理 ,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哲学 本体论 语言 宗教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感与现代性的悖论冲突——《尘埃落定》叙事视角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瑞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尘埃落定》选择了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为叙事视角展开叙述,但在实际的行文中我们发现,这个傻子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而并不具备傻子叙事的典型特点。作为叙述者的"傻子"具有全知全能叙事的特点,能知晓超越的时间、空间... 《尘埃落定》选择了麦其家的傻子二少爷为叙事视角展开叙述,但在实际的行文中我们发现,这个傻子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而并不具备傻子叙事的典型特点。作为叙述者的"傻子"具有全知全能叙事的特点,能知晓超越的时间、空间,并能通晓人的内心。傻子话语还具有多重性,他的话语表现为对话性质。傻子视角的神秘性和宿命性实则是藏族佛苯结合宗教传统的影响,而多重性又体现出现代性对民族文化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傻子视角 全知叙事 宗教传统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社区·宗教——以近代汉口宝庆码头为中心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48,共8页
人口迁移是明清以来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如汉口、上海等地吸引了大批人口迁入,形成众多移民聚居的社区。自晚清倚仗湘籍官员的支持,湖南宝庆人占领汉口宝庆码头之后,大量宝庆籍移民聚居生息繁衍于此,从事城市社会底层... 人口迁移是明清以来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如汉口、上海等地吸引了大批人口迁入,形成众多移民聚居的社区。自晚清倚仗湘籍官员的支持,湖南宝庆人占领汉口宝庆码头之后,大量宝庆籍移民聚居生息繁衍于此,从事城市社会底层职业如码头工人等。随之而来的还有"道士之乡"宝庆府新化县著名的正一道士。正一道士的宗教活动主要是在社区内做斋醮、放焰口、超度亡灵,还有率领居民进香南岳等。通过共同的道教信仰和仪式,汉口宝庆人激活了被遗忘的集体记忆,共享了因移居和迁徙而疏远的社团情感,重建或凝聚了因居住在异域他乡的生存压力而被疏离了的社会关系。在明清至近代移民社区发展进程中,以及在社区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传统宗教与信仰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汉口 宝庆码头 正一道士 传统宗教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印度与中国的宗教生态文化交流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仑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中国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并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就必须加强与包括印度在内的沿线国家在宗教等文化领域的沟通和理解,随着中国文明与文化互鉴思想与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播,中国与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应该具体在历史文化、宗教文... 中国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并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就必须加强与包括印度在内的沿线国家在宗教等文化领域的沟通和理解,随着中国文明与文化互鉴思想与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播,中国与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应该具体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四个领域开展文化公共外交,推动中国与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为紧密的新型外交关系。通过对印度传统宗教中生态思想的研究,可以加强中国对印度文化的理解,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公共外交奠定基础,并进一步形成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传统宗教 生态思想 文化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语境下的宗教公共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之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公共性 中国传统宗教 当代中国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