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微观模型和朗之万方法在低能核裂变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丽乐 陈永静 +6 位作者 吴锡真 李祝霞 葛智刚 沈彩万 宿阳 黄小龙 舒能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887,共9页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235)U裂变为例,分别研究了拉长形变空间和壳衰减因子对裂变碎片质量分布、总动能分布及断点处核拉长与质量非对称度关联的影响,确定了模型计算中拉长形变空间边界至少应为3.5 R_(0)(R_(0)为球形核半径),以及壳衰减因子的合理取值为60 MeV。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14 MeV中子诱发^(233,235)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与ENDF/B-Ⅷ.0评价数据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定量计算裂变碎片质量分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之万模型 宏观-微观模型 裂变碎片质量分布 总动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宏观-微观模型研究超重核区原子核的α衰变能和衰变寿命
2
作者 彭金松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1,共4页
应用不同参数的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区(Z≥104)70个原子核的结合能进行计算,利用所得结果计算α衰变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新参数的结果更为理想.然后将新参数的α衰变能代入新参数的Viola-Seaborg公式,计算超重核区原子核的衰变寿... 应用不同参数的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区(Z≥104)70个原子核的结合能进行计算,利用所得结果计算α衰变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新参数的结果更为理想.然后将新参数的α衰变能代入新参数的Viola-Seaborg公式,计算超重核区原子核的衰变寿命,通过对所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研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微观模型 连续介质模型 Viola-Seaborg公式 Α衰变能 Α衰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ructure based on micro- and macro-mechanics models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志刚 阮绍明 +1 位作者 陈磊 宋迎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980-2988,共9页
Based on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 a program of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in composite structures is proposed. In this progr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 and micro-mechanic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acro stre... Based on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 a program of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in composite structures is proposed. In this progr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 and micro-mechanic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acro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by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 macro-stress, the damaged point is found and the micro-stress distribution of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is calculated by finite-volume direct averaging micromechanics(FVDAM).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failure criterion based on macro-stress field(the maximum stress criteria and Hashin criteria) and micro-stress field(Huang model), it is proven that the failure analysis based on macro- and micro-mechanics model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progressive analysis finite-volume direct averaging micromechanics (FVDAM) failure crite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及其对丰质子核^(23)Al性质的影响(英文)
4
作者 支启军 令狐荣峰 +1 位作者 龚伦训 周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同位旋依赖的尼尔逊势,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计算考察了N=10同中子链和Z=13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重点考察了23Al的核结构.理论计算很好的给出了这些原子核的解核能和形变,讨论了23Al基态的自旋和宇称,结果表明形变... 采用同位旋依赖的尼尔逊势,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计算考察了N=10同中子链和Z=13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重点考察了23Al的核结构.理论计算很好的给出了这些原子核的解核能和形变,讨论了23Al基态的自旋和宇称,结果表明形变对于理解23Al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此外,还讨论了轻核区可的晕结构和能级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微观模型 形变 能级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裂变位能曲面与碎片质量分布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宿阳 刘丽乐 +1 位作者 陈永静 葛智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0-2299,共10页
裂变位能曲面是裂变核结构性质和裂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描述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状,采用基于Lublin-Strasbourg Drop(LSD)宏观模型和Yukawa-Folded微观模型计算了;U多维裂变位能曲面,研究了位能曲面随不同... 裂变位能曲面是裂变核结构性质和裂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描述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状,采用基于Lublin-Strasbourg Drop(LSD)宏观模型和Yukawa-Folded微观模型计算了;U多维裂变位能曲面,研究了位能曲面随不同集体自由度(原子核拉长形变、左右碎片质量不对称度以及颈部宽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对位能曲面的影响。在位能曲面基础上采用基于Born-Oppenheimer近似的三维集体模型描述原子核裂变过程,计算了;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特别是质量分布的峰位,同时分析了核温度、零点能和颈部断裂概率半宽度对裂变碎片质量分布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变 宏观-微观模型 位能曲面 碎片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U裂变的五维势能曲面计算
6
作者 朱鑫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昶恺 倪磊 钟春来 樊铁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8-895,共8页
本工作基于连接二次曲面的形状描述+LSD(Lublin-Strasbourg drop)公式+折叠汤川势建立了宏观-微观模型。对^(234)U裂变,计算了具有5906250个格点的五维势能曲面,然后通过搜索势能曲面得到了对称裂变和非对称裂变两个裂变通道,给出了裂... 本工作基于连接二次曲面的形状描述+LSD(Lublin-Strasbourg drop)公式+折叠汤川势建立了宏观-微观模型。对^(234)U裂变,计算了具有5906250个格点的五维势能曲面,然后通过搜索势能曲面得到了对称裂变和非对称裂变两个裂变通道,给出了裂变势垒高度以及鞍点和断点等特殊位置的原子核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微观模型 势垒高度 鞍点 五维势能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裂变产额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舒能川 刘丽乐 +9 位作者 刘超 杨毅 王秀凤 乔春源 李泽宇 陈永静 葛智刚 刘世龙 阮锡超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5年第9期1838-1850,共13页
裂变产额是核能系统与核装置研发的重要数据,同时对裂变物理研究、核天体中元素合成、超重核合成机制等基础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裂变产额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采用直接γ能谱法、放射化学法的裂... 裂变产额是核能系统与核装置研发的重要数据,同时对裂变物理研究、核天体中元素合成、超重核合成机制等基础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裂变产额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采用直接γ能谱法、放射化学法的裂变累积产额实验测量,以及采用动能-速度法的初级裂变产物质量分布实验测量;基于有效核力的裂变微观模型、宏观-微观模型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系统学方法的产额数据评价与建库研究。最后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裂变产额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变 裂变产额测量 裂变宏观-微观模型 裂变微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