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分析
1
作者 李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8-19,共2页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分析李明金融作为国家管理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具有筹集融通资金、调控社会信贷资金总量、调整贷款结构及经济结构、促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作用。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那样:“金融很重要,是现代... 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分析李明金融作为国家管理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具有筹集融通资金、调控社会信贷资金总量、调整贷款结构及经济结构、促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作用。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那样:“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体制改革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模式 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体系的内核动力系统与宏观调控模式
2
作者 魏占武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10,共5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研讨活动的不断深入及其大政方针的实施,如何构造一个功能齐全、动作灵活的市场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承担者,早已成为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研讨活动的不断深入及其大政方针的实施,如何构造一个功能齐全、动作灵活的市场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承担者,早已成为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如:有的同志认为只有多建一些有形市场,才是市场体系发育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体系 内核 实物形态 动力系统 宏观调控模式 动力源 产业政策 信息市场 科技市场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3
作者 洪明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必须首先明确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政府)以全体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以间接调控...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必须首先明确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政府)以全体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以间接调控为主,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所采取的宏观政策和措施.这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目标和内容:一是总量平衡;二是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安排 宏观调控模式 可控变量 企业一体化 总量平衡 市场信号 间接调控 比例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关宏观调控研究的力作──评《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
4
作者 夏兴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126-127,共2页
一部有关宏观调控研究的力作──评《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一理论与政策》夏兴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市场体系及其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样,有效的宏观调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 一部有关宏观调控研究的力作──评《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一理论与政策》夏兴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市场体系及其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样,有效的宏观调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之上的,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政策 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 调控研究 宏观调控理论 经济自由主义 政府作用 新古典主义复兴 宏观调控模式 现代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业宏观调控与计划指导研究》综合报告
5
作者 农业部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德纶 +1 位作者 陈孟平 吴昭才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1期531-553,共23页
任何一种经济类型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其宏观调控机制,并使这种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经济系统的运转才能畅通地进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0年代,农村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宏观调控与计划指导则是社会主义市场... 任何一种经济类型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其宏观调控机制,并使这种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经济系统的运转才能畅通地进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0年代,农村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宏观调控与计划指导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和通过市场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生产 农业宏观调控模式 稳定发展 间接调控 农业计划 直接调控 地方政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指导研究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弊端调控——对商品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再认识
6
作者 宋养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21-29,共9页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理论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一大贡献。回顾历史,这种新的认以来之不易,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上付出了相当大的...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理论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一大贡献。回顾历史,这种新的认以来之不易,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上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才取得的。我坚信,“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始终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不可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市场调节 生产要素 经营者 宏观调控模式 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者 价格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特区的产业经营模式
7
作者 方宁生 《产经评论》 1996年第6期10-12,共3页
今年的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的全面转型换代。所谓转型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宏观调控模式转型,从原来的优惠型转向功能型,二是指产业经营模式转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五大特区都大致走完了从第一代转向第二代... 今年的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的全面转型换代。所谓转型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宏观调控模式转型,从原来的优惠型转向功能型,二是指产业经营模式转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五大特区都大致走完了从第一代转向第二代的或长或短的过渡期。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把“技术的窗口”作为经济特区的首要功能。但是在第一代经济特区,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只能凭籍劳力和土地的优势去吸引和利用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生产并出口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所以尚不具备发挥“技术的窗口”的条件。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第一批特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产业经营模式 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群 海南特区 劳动密集型产业 宏观调控模式 工业化道路 深圳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两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军 胡知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美日两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比较与启示贺军,胡知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迫切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创造条件。今天,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经济管... 美日两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比较与启示贺军,胡知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迫切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创造条件。今天,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大胆吸收和借鉴其政府有效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职能 比较与启示 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调控模式 日本政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货币政策 美国政府 美日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9
作者 宦国渝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94期30-40,共11页
一、韩国 韩国之所以能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向成熟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新兴工业国,除了有60—70年代低廉的劳力成本及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外,成功的政府宏观管理也是重要的前提,其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一、韩国 韩国之所以能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向成熟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新兴工业国,除了有60—70年代低廉的劳力成本及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外,成功的政府宏观管理也是重要的前提,其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1.宏观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政府 经验及启示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高速增长 宏观调控模式 短期均衡 日本政府 国际经济环境 金融自由化 韩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粮食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现存问题及继续深化改革的思路
10
作者 高国志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7期628-638,共11页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我国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就开始走出传统的生产经营体制,从而也就开始了国家对粮食生产、流通宏观调控模式的战略转移。特别是1985年我国对粮食收购由国家定购改行合同订购的...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我国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就开始走出传统的生产经营体制,从而也就开始了国家对粮食生产、流通宏观调控模式的战略转移。特别是1985年我国对粮食收购由国家定购改行合同订购的政策、1987年对农民的税收实行折征代金制度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粮食生产 现存问题 粮食价格 深化改革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宏观调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