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特点
- 1
-
-
作者
范建刚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
-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6-21,共6页
-
文摘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同时奉行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多种经济理论,但凯恩斯主义至今仍处于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国家经济调节的对象,仍将主要是社会总需求,调节方式主要是间接调节,同时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在国际经济调节的配合下加强国家调节。今后的趋向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
关键词
西方发达国家
凯恩斯主义
社会总需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调节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当前宏观经济调节与控制主要观点综述
- 2
-
-
作者
孟焰
-
出处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82-86,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就如何加强宏观经济调节与控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观点,现归纳综述如下。一种观点提出,宏观控制的对象是控制国民收入的分配。认为国民经济在宏观上失控的根本原因是消费失控,积累失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国民收入的超分配。
-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节
观点综述
国民收入
社会总需求
控制问题
经济学界
宏观控制
国民经济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下的供需协同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许成安
金康弘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5,共8页
-
文摘
2020年以前,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调节都经历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主张的交替过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共存过,主要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而在2020年后的中国,供给与需求均被关注、强调。二者之间除了具有对立性,在社会背景、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双方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供需双侧发力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同时调节,使供需双侧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双循环体系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
-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调节
供给侧改革
供需双侧改革
经济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
分类号
F014.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论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
- 4
-
-
作者
陈秋华
-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5期20-24,共5页
-
文摘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是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的意志,规范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同各利益主体的分配关系。因此,它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协调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宏观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政策是一个整体范畴,它是在一定时期内。
-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国民经济
宏观经济调节
经济总量
税收
经济结构
国家预算
财政投资
财政补贴
财政信用
-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运用系统思想建立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 5
-
-
作者
崔焕青
-
出处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6-33,共8页
-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把改堆放在首位,在“七五”期间争取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宏观经济调节控制体系,以适应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特点的要求,保证经济的顺畅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
-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系统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七五”期间
宏观经济调节
社会经济发展
五年计划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试论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节与控制
- 6
-
-
作者
赵新亚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3期29-32,共4页
-
文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控制,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节与控制;二是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国家要通过市场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首先必须对市场进行宏观控制。如果国家不能控制市场,也就谈不上通过市场去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所以,对市场的宏观调节与控制是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与控制的关键。
-
关键词
宏观控制
企业
放开搞活
宏观经济调节
企业管理
宏观调节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投资政策基础改造的思路
- 7
-
-
作者
戴玉林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2,共5页
-
文摘
一、中国投资政策运行基础的系统分析投资政策是宏观经济调节政策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出发,投资政策的运行基础应当由调节主体、调节客体和调节条件以及其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的机制构成。1.投资政策调节主体的缺陷投资政策的调节主体担负着投资政策的选择、制订、实施、监督与调整等方面的职能。显然,投资政策调节主体的性质、结构与素质等对投资政策的选择、制订、实施、监督与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投资政策调节主体是按产品经济模式设立和运行的。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相比较,传统体制及双重体制下的政策调节主体存在着许多缺陷。
-
关键词
投资政策
中国
宏观经济调节
-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城区、街、乡企业的资金管理亟待加强
- 8
-
-
作者
姚昌荣
-
出处
《武汉财会》
1987年第5期16-17,共2页
-
文摘
资金是企业生产周而复始的先决条件。管好、用好、合理组织好资金,是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必由之路。在目前加强宏观控制,紧缩银根,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需要做到小钱大用,一钱多用,死钱活用,使其资金发挥更多的效益,为解决资金供需矛盾作出贡献。但是考核我区资金运用情况,总的看来效果是不佳的。首先,从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
-
关键词
经济
宏观控制
宏观经济调节
利润分配
企业管理
企业
资金运用
资金占用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