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1
作者 赵长茂 《新视野》 1996年第3期4-8,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宏观调控 中央 地方 集中 分散 政府机构 改革
全文增补中
论康有为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2
作者 汤照连 郭小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56-60,共5页
康有为(1858—1927)是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在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占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公车上书》是他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他在该上书中提出的各项主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资本主... 康有为(1858—1927)是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在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占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公车上书》是他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他在该上书中提出的各项主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除《公车上书》以外,就如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的问题,康有为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从而形成了他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基本内容 战略目标 康有为 国民经济各部门 工业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3
作者 何炼成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80-89,共10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汉唐鼎盛时代,经济的发展曾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商品经济和国内外贸易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反映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也比较丰富,大大超过西方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但是,...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汉唐鼎盛时代,经济的发展曾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商品经济和国内外贸易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反映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也比较丰富,大大超过西方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但是,由于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延续的时间比西方各国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桑弘羊 基本特点 管理思想 管理方针 思想 工商业 墨子 盐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简明的中国古今经济管理思想新著
4
作者 叶世昌 欧阳卫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53,共2页
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新著不断涌现。最近,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严清华的新著《中国经济管理思想概要》,这本书对中国历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作概括性的论述,用较少的文字说明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经济管理思想。读完全书,觉得它... 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新著不断涌现。最近,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严清华的新著《中国经济管理思想概要》,这本书对中国历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作概括性的论述,用较少的文字说明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经济管理思想。读完全书,觉得它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概括力强,以较少的文字容纳尽可能多的实质性内容。全书15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行为学 中国古代 概括力 基本的 放任主义 中国历代 文字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
5
作者 裴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26-30,共5页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从一定意义上讲,司马迁又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对封建社会经济的论述有成套的观点和主张,其巨著《史记》开史书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其中既育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也有微观经济管...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从一定意义上讲,司马迁又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对封建社会经济的论述有成套的观点和主张,其巨著《史记》开史书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其中既育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也有微观经济管理思想,前者见之于《史记》中的《平准书》、《河渠书》等,后者则多见之于《货殖列传》,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司马迁整个经济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史记》 《货殖列传》 封建社会经济 《河渠书》 《平准书》 理论体系 史书记载 相互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述略
6
作者 谢百三 《江淮论坛》 1987年第5期64-69,共6页
和欧洲中世纪的“昏暗”状况不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我们祖先曾经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其中,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也是华夏文化中的瑰丽珍品,她和西方近现代管理思想一起汇成了世界经济管理思想史的进程。
关键词 经济管理思想 华夏文化 欧洲中世纪 封建社会 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思想 世界经济 中国古代 祖先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