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宏观生产力系统
1
作者
张良弼
王慎之
《学术研究》
1984年第1期68-72,共5页
一、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演进要研究宏观生产力系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宏观生产力。所谓宏观生产力,就是从社会整体考察的生产力。它虽然也研究生产力的构成,但着眼点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各...
一、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演进要研究宏观生产力系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宏观生产力。所谓宏观生产力,就是从社会整体考察的生产力。它虽然也研究生产力的构成,但着眼点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内在结构,这些内容属于微观生产力的考察范围。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在经济学上不是始于今日。这个概念的萌芽状态产生于社会分工的思想。社会分工已经不是说个别的生产力,而是从总体上看各个部分的生产力。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一书中曾经说过:“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生产力
系统
宏观生产力
生产力
理论
产业系统
产品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分工
微观
生产力
相互关系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产力的微观层次与主观属性——兼论生产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昌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共5页
对生产力可以用多种视角加以观察与分类,本文是采用如下三种视解:第一、从层次看,生产力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第二,从属性看,分为主观属性与客观属性;第三,从因素看,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以及主体因素(人)与客体因素...
对生产力可以用多种视角加以观察与分类,本文是采用如下三种视解:第一、从层次看,生产力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第二,从属性看,分为主观属性与客观属性;第三,从因素看,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以及主体因素(人)与客体因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研究
方法论
宏观生产力
微观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
3
作者
翁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宏观生产力
生产
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
生产力
系统
劳动者
基本结构
发展
生产力
阶级所有制
知识形态
辅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观生产力系统、横向经济联合、中观经济决策
4
作者
王慎之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73-78,共6页
中观生产力系统的一般特点 中观生产力是介于整个社会和一个一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生产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经济区域或某一经济部门的生产力。 中观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1、中间性。 中观生产力非宏、非微,具有中间性...
中观生产力系统的一般特点 中观生产力是介于整个社会和一个一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生产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经济区域或某一经济部门的生产力。 中观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1、中间性。 中观生产力非宏、非微,具有中间性的特点。所谓中间性,就是既有较大规模,但规模又不太大。它比一个企业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活动着,所以要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一定的比例性和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系统
中观经济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区域
宏观生产力
微观
生产力
上海经济区
中间性
内蒙经济
经济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观生产力系统初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师勤
《求是学刊》
1982年第2期58-64,26,共8页
关键词
微观
生产力
信息子系统
质变
生产力
系统
宏观生产力
劳动工具
劳动者
信息变换
自动化时代
功能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协调均衡性
6
作者
张绍礼
《理论探讨》
1986年第6期78-83,共6页
生产力系统是由诸构成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力系统的组织和生产力系统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否保证诸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各层次生产力系统之间的协调均衡,将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关键词
生产力
系统
发展战略
有机统一体
共同作用
均衡性
发展速度
相互联系
宏观生产力
直接关系
系统整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自身衡量问题
7
作者
詹继生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9-10,共2页
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此命题已无异议。但是,具体运用生产力标准,尚需进一步探讨并解决这一标准自身的衡量问题。这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是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1、社会生产力不是单个要素...
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此命题已无异议。但是,具体运用生产力标准,尚需进一步探讨并解决这一标准自身的衡量问题。这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是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1、社会生产力不是单个要素,也不是某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集合性。生产力系统是由多因素组成的,不仅包括实体性因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且包括附着性因素和运筹性因素。前者主要指科学技术,后者主要指生产力的布局和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标准
宏观生产力
生产力
系统
社会
生产力
有机结合
近期发展
基本特征
根本标准
充分发展
生产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也需要调整和改革
8
作者
罗子桂
《理论月刊》
1985年第8期60-61,共2页
在我国全面的改革过程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生产力本身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表明。
关键词
宏观生产力
调整和改革
生产力
系统
生产
关系
现代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的
生产力
发展
技术改造
改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宏观生产力系统
1
作者
张良弼
王慎之
出处
《学术研究》
1984年第1期68-72,共5页
文摘
一、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演进要研究宏观生产力系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宏观生产力。所谓宏观生产力,就是从社会整体考察的生产力。它虽然也研究生产力的构成,但着眼点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内在结构,这些内容属于微观生产力的考察范围。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在经济学上不是始于今日。这个概念的萌芽状态产生于社会分工的思想。社会分工已经不是说个别的生产力,而是从总体上看各个部分的生产力。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一书中曾经说过:“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
关键词
社会
生产力
系统
宏观生产力
生产力
理论
产业系统
产品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分工
微观
生产力
相互关系
社会生态系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产力的微观层次与主观属性——兼论生产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昌黎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
对生产力可以用多种视角加以观察与分类,本文是采用如下三种视解:第一、从层次看,生产力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第二,从属性看,分为主观属性与客观属性;第三,从因素看,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以及主体因素(人)与客体因素(物)。
关键词
生产力
研究
方法论
宏观生产力
微观
生产力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
3
作者
翁光明
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宏观生产力
生产
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
生产力
系统
劳动者
基本结构
发展
生产力
阶级所有制
知识形态
辅助结构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观生产力系统、横向经济联合、中观经济决策
4
作者
王慎之
机构
黑龙江大学经济系
出处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73-78,共6页
文摘
中观生产力系统的一般特点 中观生产力是介于整个社会和一个一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生产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经济区域或某一经济部门的生产力。 中观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1、中间性。 中观生产力非宏、非微,具有中间性的特点。所谓中间性,就是既有较大规模,但规模又不太大。它比一个企业具有更大的广延性,但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活动着,所以要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一定的比例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
生产力
系统
中观经济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区域
宏观生产力
微观
生产力
上海经济区
中间性
内蒙经济
经济开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生产力系统初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师勤
出处
《求是学刊》
1982年第2期58-64,26,共8页
关键词
微观
生产力
信息子系统
质变
生产力
系统
宏观生产力
劳动工具
劳动者
信息变换
自动化时代
功能外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协调均衡性
6
作者
张绍礼
出处
《理论探讨》
1986年第6期78-83,共6页
文摘
生产力系统是由诸构成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力系统的组织和生产力系统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否保证诸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各层次生产力系统之间的协调均衡,将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关键词
生产力
系统
发展战略
有机统一体
共同作用
均衡性
发展速度
相互联系
宏观生产力
直接关系
系统整体功能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自身衡量问题
7
作者
詹继生
出处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9-10,共2页
文摘
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此命题已无异议。但是,具体运用生产力标准,尚需进一步探讨并解决这一标准自身的衡量问题。这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是紧迫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1、社会生产力不是单个要素,也不是某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集合性。生产力系统是由多因素组成的,不仅包括实体性因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且包括附着性因素和运筹性因素。前者主要指科学技术,后者主要指生产力的布局和配置。
关键词
生产力
标准
宏观生产力
生产力
系统
社会
生产力
有机结合
近期发展
基本特征
根本标准
充分发展
生产力
发展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也需要调整和改革
8
作者
罗子桂
出处
《理论月刊》
1985年第8期60-61,共2页
文摘
在我国全面的改革过程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生产力本身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表明。
关键词
宏观生产力
调整和改革
生产力
系统
生产
关系
现代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经济的
生产力
发展
技术改造
改革过程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宏观生产力系统
张良弼
王慎之
《学术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生产力的微观层次与主观属性——兼论生产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唐昌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
翁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中观生产力系统、横向经济联合、中观经济决策
王慎之
《人文杂志》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观生产力系统初论
王师勤
《求是学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协调均衡性
张绍礼
《理论探讨》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生产力标准的自身衡量问题
詹继生
《企业经济》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生产力也需要调整和改革
罗子桂
《理论月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