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带增长理论的宏观框架与微观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玉龙 孙久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9,共7页
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格局形式,其增长的理论研究自然也是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革新和现实变化,现有的经济带增长的机制和基础等理论问题需要作出新的系统回答。经济带的增长分狭义和广义。狭义... 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格局形式,其增长的理论研究自然也是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革新和现实变化,现有的经济带增长的机制和基础等理论问题需要作出新的系统回答。经济带的增长分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增长是指经济带内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广义的经济带增长则还包括经济带内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经济带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包括内在逻辑关系的区位理论、集聚经济、产业集群、核心—边缘结构、网络经济以及制度和管制的经济带增长微观基础理论等,未来经济带增长理论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经济带增长中大都市区的人口集聚到何种程度是最优的,如何处理要素流动加快带来的经济带增长差距问题,政府应该在经济带的增长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带 增长理论 宏观框架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刚 苗永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3,共9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近年来中国在宏观审慎监管领域的探索进行...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近年来中国在宏观审慎监管领域的探索进行了梳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方式。本文认为,建立高水平的金融稳定办公室,建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联系机制,开发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国际借鉴 金融监管改革 国际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政策工具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志洋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4,共6页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可见国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研究宏观审慎的含义并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以及如...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可见国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研究宏观审慎的含义并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以及如何安排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施进行研究,以便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财务宏观思考框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治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0,共3页
AI时代,财务面临新的职业危机和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公司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营,更将受到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未来财务不仅要精通和深入分析公司的小数据,更要熟悉和定期关注宏观的大数据,迫切需要树... AI时代,财务面临新的职业危机和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公司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营,更将受到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未来财务不仅要精通和深入分析公司的小数据,更要熟悉和定期关注宏观的大数据,迫切需要树立宏观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关键要素,在这样的AI时代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公司-产业-国内宏观-全球宏观"的逻辑来建立财务宏观思考框架,并对财务宏观思考的关键内容和关键财务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宏观思考框架 疫情冲击 数字化 价值管理先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 被引量:9
5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曹远征 +1 位作者 于春海 阎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4,共20页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刺激"效果下降,而"强刺激"带来了严重后遗症,导致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政策框架在整体上出了问题。重构我国宏观政策框架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应对不断加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刺激"效果下降,而"强刺激"带来了严重后遗症,导致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政策框架在整体上出了问题。重构我国宏观政策框架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短期应对不断加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2)中期应对结构调整的负面冲击;(3)长期构建高效的、可持续的和动态一致的宏观调控模式。重构政策框架的原则性要求包括:(1)宏观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性与国际收支平衡应该成为显性目标;(2)财政政策主要指向结构调整期的短期阵痛,货币政策指向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性;(3)宏观政策应该遵循市场化、可预期的操作模式。在具体策略上可以选择国债市场作为突破口,通过改变国债发行规模和方式,推动国债市场的大发展和大开放,以此拓展整个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开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国际收支 特别提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宏观政策支持框架
6
作者 闫坤 张鹏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8,共6页
从质量强国战略的构成来看,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质量监管、提高发展质量是"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根据上述要求,从宏观经济的视角着手,对质量强国战略进行分析,在构建宏观质量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经济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关系,... 从质量强国战略的构成来看,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质量监管、提高发展质量是"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根据上述要求,从宏观经济的视角着手,对质量强国战略进行分析,在构建宏观质量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经济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形成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有序实施的宏观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强国 宏观质量经济模型 经济增长函数 宏观质量框架 宏观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典框架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学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主要成文法国家或地区刑事诉讼法典的宏观框架、微观结构各不相同。比较主要成文法国家和地区刑事诉讼法典的框架结构,分析影响刑事诉讼法典框架结构的一些因素,有助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框架结构的确立。
关键词 法典 《刑事诉讼法》 成文法 国家 确立 修改 中国 宏观框架 法国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全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3年第3期37-42,53,共7页
当今建立在经典科学理论基础上企业理论派别林立,但都没有对企业做出圆满的解释。作为研究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规律的复杂性科学,为破解企业“黑箱”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用自组织理论初步探讨了所有企业理论不能避免的五个核心... 当今建立在经典科学理论基础上企业理论派别林立,但都没有对企业做出圆满的解释。作为研究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规律的复杂性科学,为破解企业“黑箱”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用自组织理论初步探讨了所有企业理论不能避免的五个核心企业问题,并通过述评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派别的宏观框架,认为企业自组织理论在未来的企业理论之林中居重要地位,目的是为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理论“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论 自组织理论 宏观框架 混沌 耗散 复杂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法的立法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任学强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成人教育法的缺失是依法治教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法治基础、理论依据、现实需要等方面分析了成人教育法立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发挥政府作用,整合成教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教育网络等前瞻性的立法原则,尝试性地构建了成人教育法的宏... 成人教育法的缺失是依法治教的薄弱环节。本文从法治基础、理论依据、现实需要等方面分析了成人教育法立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发挥政府作用,整合成教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教育网络等前瞻性的立法原则,尝试性地构建了成人教育法的宏观基本框架和微观具体制度,以期对未来成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法 可行性分析 立法原则 宏观框架 具体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工会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点及实施路径研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帮扶蒲城县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鹏 金晨 党章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3期162-166,共5页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立足高校工会的凝聚功能、辐射功能、文化资源和组织优势,重点聚焦“五大振兴”中的“文化振兴”,分析高校工会对于乡...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立足高校工会的凝聚功能、辐射功能、文化资源和组织优势,重点聚焦“五大振兴”中的“文化振兴”,分析高校工会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作用,尝试搭建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框架,结合工作实际,从乡村文化自信、政策资金投入、特色资源挖掘、框架体系构建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指出蒲城县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工会助力蒲城县乡村文化振兴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高校工会 耦合点 宏观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旅游--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 被引量:66
11
作者 魏翔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共2页
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进展,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势不可挡。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旅游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可逆转。旅游产... 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进展,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势不可挡。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旅游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可逆转。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无形价值,对数字经济十分敏感。数字化转型正在彻底改变旅游的行业边界和生产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因此,数字旅游不只是一种技术应用,还是旅游资源价值寻求模式质变的重要载体。不过,数字经济和旅游发展模式之间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的研究还显得相对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资源价值 宏观框架 无形价值 数字化转型 质量提升 数量扩张 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际监管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春平 曾耀 刘诚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目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增多,发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而IMF、美联储等传统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下降,越来越难以处理上百亿资产规模金融机构的风险,IMF等能够给出的几百亿美元或上千亿美元... 目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增多,发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断上升,而IMF、美联储等传统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下降,越来越难以处理上百亿资产规模金融机构的风险,IMF等能够给出的几百亿美元或上千亿美元援助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设计更加审慎的监管制度至关重要。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梳理反思危机爆发原因,发现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监管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是其中重要因素。结合SIFIs内涵和特征,梳理国际金融组织和美英等国家对SIFIs宏观监管框架、具体监管方式,并参考国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经验以及美英等国监管实践,从而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宏观监管框架 具体监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模型建构探讨
13
作者 李德全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国家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模型这一概念 ,进而科学设计出公务员道德教育“113”框架模型 ,并从微观的层面对国家公务员道德教育内容、途径、原则和效果评价等进行了目标式设计和分析 ,有机地建构了当前国家公务员道德... 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国家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模型这一概念 ,进而科学设计出公务员道德教育“113”框架模型 ,并从微观的层面对国家公务员道德教育内容、途径、原则和效果评价等进行了目标式设计和分析 ,有机地建构了当前国家公务员道德教育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运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思想道德教育 模型 内涵 意义 宏观框架 微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转眼看日本——评《动漫创意产业论》
14
作者 孙晓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69,共2页
《动漫创意产业论》的最大特点莫过于"以史为鉴",对日本动漫业从诞生到现在做了一个既有宏观框架又有具体论据的史实与理论的双重梳理。
关键词 动漫业 产业论 创意 日本 以史为鉴 宏观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叙事”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评《The Dual-Entity of Market Competition》
15
作者 陈道武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传统经济学从企业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构建了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框架。微观经济学以研究资源配置为目标,假定资源利用不成问题。但缺陷是:将资源稀缺视为资源配置中的唯一假设和前提条件,将产业经济... 传统经济学从企业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构建了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框架。微观经济学以研究资源配置为目标,假定资源利用不成问题。但缺陷是:将资源稀缺视为资源配置中的唯一假设和前提条件,将产业经济视为市场领域中唯一的经济形态,将企业行为视作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配置 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 宏观框架 资源稀缺 中国叙事 传统经济学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医制度文化探索之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概况与发展战略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高茂 张其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927-2931,共5页
在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是指马来西亚卫生部推出政策,明确规定要将包含中医的传统与辅助医药纳入以西医为主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与西医达成共生共存,一起促进马来西亚国民的卫生与保健。为了实践传统与辅助医药与现有西医体制的结合(本... 在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是指马来西亚卫生部推出政策,明确规定要将包含中医的传统与辅助医药纳入以西医为主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与西医达成共生共存,一起促进马来西亚国民的卫生与保健。为了实践传统与辅助医药与现有西医体制的结合(本文简称中西医结合),马来西亚政府在2006年开展了一项计划,把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纳入政府医院。针对过去10年来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回顾,梳理与总结,所得出结论是有必要提出符合马来西亚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发展宏观理论,以便指导接下来10年发展战略的制定。结合马来西亚的特殊国情与中西医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未来10年,马来西亚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有必要回归到各自的文化母体,作出明确的定位,厘清彼此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中西医结合 宏观战略框架 中西医战略定位 传统与辅助医学 中医发展史 中医文化 中西医结合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论之省思
17
作者 马浩予 《学习与探索》 2025年第9期168-175,共8页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阶产品,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令人类担忧其应用时带来的危险。人形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判断,是涉人形机器人刑事风险预防的前提与关键。以现行刑法为基础,...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阶产品,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令人类担忧其应用时带来的危险。人形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判断,是涉人形机器人刑事风险预防的前提与关键。以现行刑法为基础,应否定人形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人形机器人刑事主体地位的讨论不应脱离自身的特征。犯罪行为的“实施”,可以作为判断人形机器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主体身份的纽带。从人形机器人的外在“皮囊”看,拟人属性无法肯定其刑事主体地位。从内在的“灵魂”看,人形机器人不具备独立的意识,其实施的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对人形机器人的刑法规制需要区分“实然”问题与“应然”方向,否定人形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不代表刑法对涉人形机器人的危险无法规制。对人形机器人的刑法规制可以在科技宏观管理新框架下进行,以战略性布局为指引,秉持系统性思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涉人形机器人的风险予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刑事责任主体 科技宏观管理新框架 监管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