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小亮 刘沁璇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共14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非线性影响。相比“低老龄化”阶段,“高老龄化”阶段下老龄化对宏观政策的负向影响会大幅提高,导致宏观政策有效性加速下降。之所以人口老龄化会对宏观政策有效性产生非线性影响,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在“高老龄化”阶段,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宏观政策有效性进一步下降。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建议政府除了通过提高生育率等举措缓解老龄化进程,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预期管理,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二是加强对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动力来提高政策传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宏观政策有效性 非线性效应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投资长效机制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小亮 吴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近年来,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三大阻碍,导致全社会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企业“不能投”的重要根源在于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导致投资空间受限,“不敢投”的重要根源在于TFP增速下滑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 近年来,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三大阻碍,导致全社会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企业“不能投”的重要根源在于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导致投资空间受限,“不敢投”的重要根源在于TFP增速下滑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不愿投”的重要根源在于预期转弱和信心不足。这不仅涉及投资成本升高等短期因素,而且涉及经济结构失衡和增长动力不足等长期因素,不仅涉及需求侧因素,而且涉及供给侧因素。然而,传统投资理论主要通过分析短期投资成本的变化来判断投资需求不足的成因,与之相匹配的,传统宏观政策理论主要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予以应对。这意味着,基于传统投资理论和传统宏观政策理论,难以找到投资需求不足的深刻成因,也就难以给出有效对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通过加强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与稳定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更全面地挖掘企业“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的深刻成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为构建投资长效机制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第一,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拓宽投资空间,促使企业“能投资”;第二,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提升TFP增速,进而提高投资回报率,促使企业“敢投资”;第三,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速进一步向好回升,从而切实改善企业预期,促使企业“愿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长效机制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恢复发展进程中的宏观政策效应评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4 被引量:13
3
作者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宏观政策评价课题组 陈彦斌 +3 位作者 刘哲希 陈小亮 谭涵予 吴韬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共22页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2023年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收窄,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宏观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稳...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2023年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收窄,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宏观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稳定”目标。但也要注意到,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依然为负,此外部分领域仍然面临潜在风险。从政策操作来看,2023年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积极有效地应对了内外部压力,但稳定政策的力度和传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有待加强。总体上,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建议采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改革”的一揽子大宏观政策组合,加强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而提高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助力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评价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的比较研究——基于日本大衰退案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哲希 陈彦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新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逐步显现,特别是其难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持续衰退压力。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均旨在弥补新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为经济持续衰退的成因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新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逐步显现,特别是其难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持续衰退压力。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均旨在弥补新凯恩斯主义的不足,为经济持续衰退的成因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但这两个理论存在显著区别:第一,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从高债务压力下个体负债最小化的视角论证了总需求持续不足的原因。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则是从经济结构失衡的视角论证了短期经济增速与长期潜在增速螺旋下降的新机制。第二,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是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拓展,从债务视角为总需求不足提供了新的解释。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突破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长短二分法与不考虑结构因素的限制,构建了涵盖短期经济稳定、长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第三,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主要强调政策力度的重要性。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则强调统筹考量政策力度、政策效率和政策空间的重要性。进一步结合日本大衰退这一典型案例来看,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虽然更受关注,但解释力有限。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对于日本大衰退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文的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 日本大衰退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整体逻辑: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视角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陈彦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3,共14页
近十余年来,为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中央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等多项重要宏观调控创新举措。这些创新举措对于... 近十余年来,为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中央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跨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等多项重要宏观调控创新举措。这些创新举措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不过,由于缺少整体逻辑,各项宏观调控创新举措往往各行其是,在调控目标、政策力度、调控期限等方面可能存在潜在矛盾,最终有可能削弱宏观调控的整体效率。提高宏观调控效率,需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各项创新举措统筹起来,进而提炼并明确各项创新举措的整体逻辑。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通过重构政策目标体系、准确设计政策力度和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能够有效化解各类创新举措之间的潜在矛盾,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侧管理 跨周期调节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效果评估与改进策略——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小亮 陈彦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112,F0002,192,共16页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高度重视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城市的房价仍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或下跌风险,而且既有房地产长效机制所依赖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等主要政策工具在调控房价过程中...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高度重视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城市的房价仍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或下跌风险,而且既有房地产长效机制所依赖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等主要政策工具在调控房价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困境,可见房地产长效机制仍然存在改进空间。房地产市场难以平稳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而既有房地产长效机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较少。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更好地优化经济结构,从而减轻经济结构失衡对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阻碍;另一方面,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从而减轻增长动力不足对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阻碍。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应该做好三方面工作来不断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就稳定政策而言,重点是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对投机性资金的监管,货币政策应该主要锚定稳增长目标,而不应该再充当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主要工具。就结构政策而言,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从而降低地方政府和家庭部门对房地产的依赖。就增长政策而言,重点是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强化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从而减弱企业部门对房地产的依赖。三类政策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统一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长效机制 经济增长 结构失衡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效果评估与完善思路——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亮 谭涵予 陈彦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止在于小微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止在于金融供给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更在于高投资增长模式及其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以往出台的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之上,很少关注高投资增长模式及...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止在于小微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止在于金融供给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更在于高投资增长模式及其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以往出台的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之上,很少关注高投资增长模式及其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为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从而减轻相关行业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挤占。第二,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淘汰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从而进一步减轻相关企业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挤占问题。第三,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有效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借贷动机。第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加强各类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更好地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难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结构失衡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宏观经济格局和宏观政策困境研究——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亮 姚一旻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4,共10页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债务风险 滞胀性债务危机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应对“三重压力”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共7页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居民和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中长期来看,“三重压力”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近年来在经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三个层面所面临的持续压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将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其中,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这三项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应对“三重压力”并促进中国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 合一 重压力 宏观调控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探析:基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小亮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基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视角,“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就必要性而言,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经济目标更加多元,只靠短期稳定政策不足以实现多元经济目标,需要纳入... 基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视角,“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就必要性而言,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经济目标更加多元,只靠短期稳定政策不足以实现多元经济目标,需要纳入更多类型的经济政策。考虑到非经济性政策可能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目标产生“误伤”,因而也要将非经济性政策纳入评估范畴。就可行性而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治理的实践经验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基于中国政策实践所提炼的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提供了可参考的学理基础。为了确保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高效推进,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并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基于“统一评估+自评估”的评估模式,对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经济政策 非经济性政策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压力”下宏观政策的效应评估——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3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小亮 刘哲希 陈彦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71,共21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要宏观政策加力增效为经济运行保驾护航。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要宏观政策加力增效为经济运行保驾护航。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构建宏观政策评价体系,对2022年中国宏观政策进行系统评价。总体上看,2022年中国宏观政策目标设定合理,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基本实现了既定的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目标。不过,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三重压力”依然不小。展望2023年,宏观政策需要继续兼顾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重稳定目标,加大政策力度并强化预期管理,通过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思路提高整体调控效率,从而更好地应对“三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评价 重压力 高质量发展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