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论域 被引量:3
1
作者 韦诗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184,共3页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关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发展、增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关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发展、增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的需要,这些方面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皆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旨趣和学术图谱相契合。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 研究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3,共7页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大数据、新媒体、文化自信、舆论引导等宏观问题、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兴起表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推进宏观思想政治教...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大数据、新媒体、文化自信、舆论引导等宏观问题、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兴起表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推进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需要深化问题意识,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党委政府部门的沟通、参与机制;需要广泛开展学科对话,丰富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底色;需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着眼点审视全部社会生活。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应立足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提升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理论自觉,并以局部共识为基础逐步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 问题意识 学科对话 理论视野 局部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引导: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论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166,共7页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着眼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维护和发展,其所展现的宏观视野、整体关切与公众舆论的特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舆论引导理应是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论域。重视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着眼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维护和发展,其所展现的宏观视野、整体关切与公众舆论的特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舆论引导理应是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论域。重视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逻辑、历史经验逻辑和现实问题逻辑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模糊、不确定的公众舆论以日益清晰的数字化、可视化等方式呈现出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研究舆论引导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引导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员: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0,共6页
社会动员之所以可以作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其实践逻辑体现在社会动员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主体的权威性、客体的广泛性、目标的建设性、路径的复合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体现在高度重视社会动员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中国共... 社会动员之所以可以作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其实践逻辑体现在社会动员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主体的权威性、客体的广泛性、目标的建设性、路径的复合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体现在高度重视社会动员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都服务于、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的各项伟大事业;其价值基础体现在社会动员可以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社会动员提供基本前提和精神动力,有助于开展学科对话和联结不同范畴。自觉"以中国为中心"推进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探索及其理论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有力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员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身份的确立与强化
5
作者 王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40年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了不可动摇的学科身份。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起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其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更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学科交叉意识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40年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了不可动摇的学科身份。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起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其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更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学科交叉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科边界也在试图扩张和重塑,对此应该持一种更加乐观、自信、开放的心态,因为主流价值观的普遍存在使得学科边界具有广阔的延展性,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具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站在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推动学科发展、夯实学科身份,一是要在服务我们党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彰显学科价值,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中推进学科建设,三是要在关怀青年学者的成长发展中培育学科队伍,四是要在有组织科研中推动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身份 学科边界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