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审慎指标预警特征与顺周期特性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尹相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1,共12页
本文基于KLR预警模型筛选出宏观审慎预警指标,并采用TVP-SV-VAR模型检验在金融周期冲击下宏观审慎预警指标的顺周期特性。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社会融资规模/GDP和DSR缺口等经济金融指标,房价、存销比、土地购置费等房地产部门指... 本文基于KLR预警模型筛选出宏观审慎预警指标,并采用TVP-SV-VAR模型检验在金融周期冲击下宏观审慎预警指标的顺周期特性。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社会融资规模/GDP和DSR缺口等经济金融指标,房价、存销比、土地购置费等房地产部门指标,以及贷款增速、私营非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的信贷缺口指标同时具备预警特征和顺周期特性,可以作为我国逆周期宏观审慎的重点监测和调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指标 预警特征 顺周期性 KLR预警模型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丽 李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50,共7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金融体系具有自身的不稳定性,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有效预测并遏制金融危机的爆发。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美国金融研究所再到新西兰央行,不同指标体系设计机构所基于的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金融体系具有自身的不稳定性,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有效预测并遏制金融危机的爆发。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美国金融研究所再到新西兰央行,不同指标体系设计机构所基于的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不同,导致指标体系的关注点也各有差异,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指标体系而言,其设计都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即符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整体要求,适应各自服务对象的整体环境。在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时,不能仅满足逆周期监管的要求,将其监管对象局限于银行业,而要同时满足传染性风险监测的要求,将其监管对象逐步扩展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部门、家庭部门、房地产市场等,增强其对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监测,科学引入多样化的指标类型,同步提升指标体系的配套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 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化建设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学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2-62,共1页
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金融风险相关性增加,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完善的金融稳定自我评估系统由机构层次的微观审慎指标的综合、宏观审慎指标和市场指标构成。同时,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必须有... 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金融风险相关性增加,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完善的金融稳定自我评估系统由机构层次的微观审慎指标的综合、宏观审慎指标和市场指标构成。同时,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必须有配套措施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安全预警系统 基础指标宏观审慎指标 中间指标 市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监管统计浅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聂富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1,共3页
金融监管由微观层面的机构性监管和宏观层面的功能性监管两方面构成,故其统计相应地也区分为此两个层面。本文研究表明:(1)作为金融统计组成部分的宏观金融监管统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基本数据构架应为宏观审慎分析指标体系(MPIs)... 金融监管由微观层面的机构性监管和宏观层面的功能性监管两方面构成,故其统计相应地也区分为此两个层面。本文研究表明:(1)作为金融统计组成部分的宏观金融监管统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基本数据构架应为宏观审慎分析指标体系(MPIs)。(2)MPIs与SNA、MFS以及“巴塞尔协议”等国际统计标准比较,既有吻合又有差异,需要相互协调以使其构建更为科学。FSIs的出版为金融监管统计国际标准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阶段性成果。(3)宏观金融监管统计在我国正处于建立的初始阶段,体系的构建主体、构建形式、构建内容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统计 宏观审慎分析指标 金融稳健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