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地应力场反演的宏观区域冲击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志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82,共5页
为了提高采区宏观区域冲击危险评价精度,基于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以集贤煤矿西二采区为研究对象,在地质构造特征分析、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和矿井地应力实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对三维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反... 为了提高采区宏观区域冲击危险评价精度,基于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以集贤煤矿西二采区为研究对象,在地质构造特征分析、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和矿井地应力实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对三维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域内三维地应力场的相关信息;综合考虑构造应力、采动影响等因素,实现了对采区宏观区域的冲击危险评价,优化后的单翼顺序开采方案可以降低回采区域应力集中水平,有利于指导现场的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应力场反演 宏观区域 数值模拟反演 冲击危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勇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7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对外开放程度 中国 基本态势 宏观区域经济 “新三大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区域尺度的项目基地分析方法初探
3
作者 单阳华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2期383-383,共1页
本文对宏观区域尺度的基地分析提出了空间分析单元概念,并对单元在区域层面的上位规划角色、自然环境角色及人文环境角色进行分析,把握住空间分析单元的发展定位及空间结构,进而使对基地的分析面向长远、面向整体、面向综合。
关键词 宏观区域尺度 空间分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和谐与区域经济宏观调控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建华 常云昆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关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中,区域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关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中,区域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区域经济和谐的角度就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和谐 宏观调控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剑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5,共4页
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水土流失监测仍处于初始阶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水土流失的量化标准却相对原始。因此,在简单分析典型小流域监测内容、指标和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典型小流域遥感监测、插钎法监... 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水土流失监测仍处于初始阶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水土流失的量化标准却相对原始。因此,在简单分析典型小流域监测内容、指标和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典型小流域遥感监测、插钎法监测、径流小区监测、控制站观测等多种监测方法,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耦合其相关度,从而实现多种监测数据的融合,最终实现对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精确估测。结合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量化技术,详细介绍了小流域基础监测体系、土壤侵蚀量化监测体系以及水土流失预测模型,阐述了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保持效益的量化监测方法。相关成果可为典型流域后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区域 典型小流域 水土流失监测模型 土壤侵蚀量 水土流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同升 《中国土地》 2019年第8期14-16,共3页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笔者从理顺体制机制、关注宏观区域战略、聚焦自身科学规划3个方面,提出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宏观区域 栖息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九大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开发 理顺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
7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2,共1页
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 作者:王晶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结合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提出“绿色换乘”(Sustainable Transfer)理念,构建中国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体系,并从宏观区域、中观... 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 作者:王晶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结合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提出“绿色换乘”(Sustainable Transfer)理念,构建中国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体系,并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枢纽三个层面对接驳体系的构成要素、建构原则和目标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枢纽 城市对外交通 接驳 新型城镇化 宏观区域 建构原则 出版单位 城市综合交通 自行车交通 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叉车集团荣膺“享誉中国的100个安徽品牌”
8
《内燃机与配件》 2016年第5期3-3,共1页
传递品牌好声音,引领安徽正能量。4月28日下午,由人民网安徽频道主办的"人民网品牌安徽行成果发布会"在合肥万达文旅城"中国鼓"举行,向社会发布"享誉中国的100个安徽品牌"。安徽叉车集团多年来,一直将"以精品塑造名牌,以创新发... 传递品牌好声音,引领安徽正能量。4月28日下午,由人民网安徽频道主办的"人民网品牌安徽行成果发布会"在合肥万达文旅城"中国鼓"举行,向社会发布"享誉中国的100个安徽品牌"。安徽叉车集团多年来,一直将"以精品塑造名牌,以创新发展品牌"作为企业的品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叉车集团 中国鼓 人民网 达文 成果发布会 宏观区域 生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建造对清末东北城市的冲击
9
作者 张犬伟 《历史地理》 2002年第1期50-61,共12页
1897年俄国开始建造中东铁路,1903年建成。中东铁路的修建对清末东北地区城镇的冲击是巨大的。以现代地理学的观点来看,铁路干线对沿线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铁路干线的开通使多数地区的交通地理位置得以显著的... 1897年俄国开始建造中东铁路,1903年建成。中东铁路的修建对清末东北地区城镇的冲击是巨大的。以现代地理学的观点来看,铁路干线对沿线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铁路干线的开通使多数地区的交通地理位置得以显著的改变,使沿线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靠近交叉点或重要车站的区位或重要城镇往往会大大得益于增强的可达性,经济位置趋优发展,而一个地区(地点)的区位状况,尤其是经济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地点)在宏观区域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及在区域开发中心的时序、水平、组织和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位置 中东铁路 区域开发 铁路干线 现代地理学 沿线地区 宏观区域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