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契约论视角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汤孟军 李桂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6,共2页
1.会计政策的内涵。会计政策是指某一政策主体为指导会计工作,实现会计工作目标而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它包括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宏观会计政策是指政府或有权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通过制定... 1.会计政策的内涵。会计政策是指某一政策主体为指导会计工作,实现会计工作目标而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它包括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宏观会计政策是指政府或有权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通过制定和发布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作的规范。企业会计政策是指在宏观会计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后选择的最能恰当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政策 选择问题 契约论 宏观会计政策 会计报表编制 企业会计核算 会计工作 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政策的涵义
2
作者 孙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1期78-78,共1页
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上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之说。宏观会计政策是通过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来体现的,微观会计政策是企业层面选择制定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微观会计政策、涵义、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
关键词 会计政策 宏观会计政策 微观会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李新华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6年第6期15-15,共1页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企业会计政策则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即指企业利害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等)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行为 会计政策选择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宏观会计政策 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利益集团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准则规范 企业会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市公司报表看会计制度的隐性缺陷
4
作者 陆青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一、会计制度隐性缺陷对会计信息有效性损害的现状及成因 本文以2003、2004年度上市公司公开的年度报告为例,统计分析了企业财务指标发生巨大变化的会计制度性(利用制度隐性缺陷)原因(但其中不排除个别公司通过正常经营实现的会计... 一、会计制度隐性缺陷对会计信息有效性损害的现状及成因 本文以2003、2004年度上市公司公开的年度报告为例,统计分析了企业财务指标发生巨大变化的会计制度性(利用制度隐性缺陷)原因(但其中不排除个别公司通过正常经营实现的会计信息的异常)。深入研究这种现状的成因,主要因国家制定的宏观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隐性缺陷给企业会计处理活动留下一定的选择余地,经营者被利益驱动所引起的失效。这种失效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制度 隐性缺陷 上市公司 企业会计处理 报表 宏观会计政策 信息有效性 年度报告 会计信息 利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