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t模型和宏观交通模型的规划目标实证
1
作者 包渊秋 庄楚天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近年来苏州市机动化出行水平不断提升,古城核心区出行品质逐年下降,相关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目标以提升出行品质,但相关规划由不同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各自实施后是否均能达成目标缺乏验证。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居民出行... 近年来苏州市机动化出行水平不断提升,古城核心区出行品质逐年下降,相关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目标以提升出行品质,但相关规划由不同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各自实施后是否均能达成目标缺乏验证。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居民出行选择特征,并利用宏观交通模型分析各规划实施后规划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结果表明,持续提升包括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在内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降低小汽车使用率,但与相关规划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 多项Logit模型 宏观交通模型 出行方式 规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宏观交通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素娟 马毅林 +1 位作者 张颖达 孙玲 《城市交通》 2021年第4期74-83,共10页
大型体育赛事宏观交通模型是开展赛事期间交通政策及赛事交通各类方案评估测试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模型的特殊性,提出模型总体框架和构建流程,包括交通需求模型、交通网络模型、模型校核与验证以及模型应用四个主要部... 大型体育赛事宏观交通模型是开展赛事期间交通政策及赛事交通各类方案评估测试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模型的特殊性,提出模型总体框架和构建流程,包括交通需求模型、交通网络模型、模型校核与验证以及模型应用四个主要部分,并且以模型应用为导向决定交通需求模型、交通网络模型和模型校核验证的技术路线。交通需求模型包括城市背景交通需求和赛事交通需求,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城市背景交通需求模型需覆盖不同交通特征日,赛事交通需求应根据各客户群的出行特征分别开展预测。将不同测试场景下城市背景交通和赛事交通相同时空维度的需求叠加,在修正的交通网络模型上分配,获得特定场景下的交通运行状况。最后回归至模型的应用,提出了模型测试的流程和主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宏观交通模型 模型框架 赛事交通需求 方案测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链视角下宏观交通模型构建
3
作者 陶九鹏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介绍了交通模型的层次划分和国内外的交通模型发展状态,提出我国的交通模型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基于出行链阶段。简介了出行链的理论依据与特点,指明出行链模型可较好的刻画包含个人属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空的个人出行画像。... 介绍了交通模型的层次划分和国内外的交通模型发展状态,提出我国的交通模型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基于出行链阶段。简介了出行链的理论依据与特点,指明出行链模型可较好的刻画包含个人属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空的个人出行画像。最后提出了出行链视角下的宏观交通模型构建方法,提出了交通的供给分配模型和需求模型的构建思路,可对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交通模型 出行行为 出行链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干宏程 汪晴 范炳全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9-413,共5页
以高速道路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宏观交通模型的基本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宏观交通模拟的路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以宏观模型输出的速度为基础计算路径行程时间,能够考虑交通拥堵以确保行程时间预测结果更合理.预测方法包含一般计算... 以高速道路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宏观交通模型的基本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宏观交通模拟的路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以宏观模型输出的速度为基础计算路径行程时间,能够考虑交通拥堵以确保行程时间预测结果更合理.预测方法包含一般计算方法、由路段行程时间合成的方法(近邻组合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后者用以加快计算速度,确保预测能够适用于较大规模路网.算例分析说明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预测 宏观交通模型 交通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宏观交通流模型
5
作者 邵新慧 韩颖 胡云逸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55-1058,1064,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控制,亟待发展一种有效描述交通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交通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间的联系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它以线性加权的方式考虑了车辆相对速度的影响,使得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控制,亟待发展一种有效描述交通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交通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间的联系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它以线性加权的方式考虑了车辆相对速度的影响,使得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的交通情况.新模型考虑了车辆间相对距离对后车加速度的影响,一些经典的连续交通流模型可以视为新模型的特例,如Payne模型、Wiltham模型和Zhang模型.此外,研究了新模型的特征速度和线性稳定性,发现新模型恒稳定,且模型是否具有各向异性由各向异性因子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宏观交通模型 Payne模型 Wiltham模型 Zhang模型 线性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德国和美国交通模型应用的标准化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经验
6
作者 朱墨 马毅林 宋素娟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以来,诸多城市建立了不同维度的交通模型,用于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政策等决策进行测试、仿真,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量化的支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标准化的测试流...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以来,诸多城市建立了不同维度的交通模型,用于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政策等决策进行测试、仿真,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量化的支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标准化的测试流程;二是测试结果仅关注交通流相关结果,其他大量模型计算结果未能发挥其应有价值的有效利用,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统一的模型应用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集合各领域从业人员建立交通模型构建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在决策过程中能够给出解释性更强的决策建议。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为我国交通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交通模型 交通模型标准 交通分析评估流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排队阻滞和换道的改进宏观交通流模型
7
作者 鄢小文 徐建闽 +1 位作者 荆彬彬 王宇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考虑路段上车辆换道及交叉口处排队阻滞作用,对交通流宏观演化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在排队中考虑不同车道的速度、密度差异,建立了换道模型;然后在交叉口内部划分各流向排队车辆的累积路径,分析不同的排队溢出位置对其他车流的阻滞影响;综... 考虑路段上车辆换道及交叉口处排队阻滞作用,对交通流宏观演化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在排队中考虑不同车道的速度、密度差异,建立了换道模型;然后在交叉口内部划分各流向排队车辆的累积路径,分析不同的排队溢出位置对其他车流的阻滞影响;综合考虑车辆换道及交叉口处阻滞影响,建立了改进的车道组宏观交通流模型;最后设计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流量需求下,本文模型能够模拟出下游的排队溢出对其他车流的阻滞影响;且在低中高3种不同的流量需求下,改进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输出的驶离流量基本相符,与原有模型相比精度更高;由此证实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宏观交通模型 VISSIM仿真 排队阻滞 车辆换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交通流量模型的公路养护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叶娜 付立家 《公路交通技术》 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提出基于宏观交通流量模型的公路养护策略优化方法。公路养护模型主要基于宏观交通流量模型MTFM构建,进行公路交通状况模拟时主要统筹考虑工区及邻近公路的影响,施工区对交通流的影响在整个路网层级予以考虑。此外,公路养护模型采用遗... 提出基于宏观交通流量模型的公路养护策略优化方法。公路养护模型主要基于宏观交通流量模型MTFM构建,进行公路交通状况模拟时主要统筹考虑工区及邻近公路的影响,施工区对交通流的影响在整个路网层级予以考虑。此外,公路养护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养护策略优化,采用此算法可生成多种公路养护策略并求出最优解,从而可减少公路养护作业对路网中交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交通流量模型 遗传算法 养护施工管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的FPGA仿真实现
9
作者 聂冰花 史忠科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高速公路宏观动态模型研究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工控机为处理核心的系统存在的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宜长期在实际路口工作的缺陷,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FPGA的仿真实现高速公路宏观动态模型,以克服工控机的不足之处。... 高速公路宏观动态模型研究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工控机为处理核心的系统存在的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宜长期在实际路口工作的缺陷,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FPGA的仿真实现高速公路宏观动态模型,以克服工控机的不足之处。设计了16位自定义浮点数,与Quartus II软件中公开浮点数运算IP核相比,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FPGA的逻辑资源。基于上述浮点数运算模块,本文对高速公路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进行了FPGA的仿真实现,并将其结果与MATLAB运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仿真不仅能够满足仿真精度的指标,还可以获得更快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浮点运算IP核 宏观动态交通模型 FPGA仿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仿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俊 商蕾 高孝洪 《交通科技》 2004年第4期102-104,120,共4页
描述现有的交通仿真模型 ,介绍几个典型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特点 ,说明在具体应用这些模型时应结合实际交通情况 ,具体分析 。
关键词 道路交通 交通仿真模型 微观交通模型 中观交通模型 宏观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模型及其参数的分段辨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宏科 慕巍 焦家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从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宏观特性和动态特性出发 ,对高速公路进行了两级分段 ,以车流密度和车流速度作为状态变量 ,给出了高速公路非线性的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 ,进而采用直接搜索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分段辨识 ,并给出了辨识实例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宏观动态交通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聚类算法的RBF在宏观交通流建模中的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庆曜 陈斌 《交通标准化》 2005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仿真结果表明,减聚类算法能有效地寻找合适的RBF网络参数,基于减聚类算法的RBF网络在建立高速公路宏观交通流动态模型上具有训练速度快、实用性强的特点,且能以较高的精度逼近实际系统。
关键词 交通工程 RBF网络 减聚类算法 宏观交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作业区宏观动力学交通流模拟
13
作者 张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3期488-491,共4页
在分析高速公路作业区汇合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速公路作业区的宏观动力学交通流模型及模型的离散格式,并用此模型做了汇合交通流的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基本反映交通流的物理特性,在描述不均匀密度在车流中的传递... 在分析高速公路作业区汇合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速公路作业区的宏观动力学交通流模型及模型的离散格式,并用此模型做了汇合交通流的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基本反映交通流的物理特性,在描述不均匀密度在车流中的传递,车道数目变化对交通流的影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宏观交通模型 高速公路作业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模型的绕城高速差异化收费影响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毛玮芸 朱立群 +2 位作者 王珏 夏可冰 付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4期72-75,共4页
自交通运输部在四省展开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工作以来,多个城市对绕城高速收费优惠政策展开研究。为测算优惠方案实施后政府对业主补贴、评估方案带来的交通影响,进行四阶段法建模。在模型构建中,通过方式划分阶段建立优惠群体OD矩阵,并... 自交通运输部在四省展开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工作以来,多个城市对绕城高速收费优惠政策展开研究。为测算优惠方案实施后政府对业主补贴、评估方案带来的交通影响,进行四阶段法建模。在模型构建中,通过方式划分阶段建立优惠群体OD矩阵,并针对预测结果对收费敏感这一特点,重新标定阻抗函数及时间价值参数,提升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结果从补贴总额、时间节约效益、环境效益和交通影响四个关键点对收费政策调整后的影响进行评价,金华地区牌照方案与义乌牌照方案相比缓堵效果相对较好,在减排和时间效益节约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单位补贴带来的效益提升不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城高速 差异化收费 宏观交通模型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匝道协调控制模型
15
作者 屠华丽 马晓旦 杨晓芳 《交通与运输》 2010年第H12期21-24,共4页
快速路多匝道协调控制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方法,考虑下游交通需求的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与匝道排队模型为快速路系统控制提供交通需求信息。根据匝道排队状况,主线交通运行状态确定汇入主线的交通量,以系统总行程时间最短... 快速路多匝道协调控制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方法,考虑下游交通需求的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与匝道排队模型为快速路系统控制提供交通需求信息。根据匝道排队状况,主线交通运行状态确定汇入主线的交通量,以系统总行程时间最短为控制目标,控制目标函数考虑了匝道调节率的变动引起的运行状态变化对最优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道协调控制 宏观交通模型 动态速-密关系 匝道调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道拥堵和排队回溢的路口信号控制模型
16
作者 朱晨冉 焦朋朋 常迪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5-20,45,共7页
为有效应对过饱和交通对信号控制的需求,首先构建宏观交通流模型以模拟排队过程的动态演化和刻画相邻车道间车流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左转和直行排队回溢阻挡下的排队长度计算模型并以两者加权求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约束周... 为有效应对过饱和交通对信号控制的需求,首先构建宏观交通流模型以模拟排队过程的动态演化和刻画相邻车道间车流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左转和直行排队回溢阻挡下的排队长度计算模型并以两者加权求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约束周期时长、有效绿灯时间、路段存储能力,以此提出考虑车道拥堵和排队回溢的路口信号控制模型;最后,运用VISSIM对北京市兴华大街与清源路交叉口仿真,并对比现状方案、F-Webster-B-Cobber(F-B)方案、所提出优化方案的效果.优化方案下:路口通行能力较现状提升136 pcu/h、较F-B提升312 pcu/h;车均延误较现状降低1.7 s、较F-B降低9.6 s;各进口均未出现严重排队溢出现象.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信号控制模型对单点过饱和路口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饱和路口 车道拥堵 排队回溢 宏观交通模型 信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网络交通路由诱导方法设计与案例分析
17
作者 徐天东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为了达到均衡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负荷,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目的,该文介绍了一种模型预测路由控制方法。其控制任务被描述为一个动态的、离散时间、空间的、带有约束控制变量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在未来较长的时段内求解每一个控制周期的最... 为了达到均衡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负荷,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目的,该文介绍了一种模型预测路由控制方法。其控制任务被描述为一个动态的、离散时间、空间的、带有约束控制变量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在未来较长的时段内求解每一个控制周期的最优问题来实现反馈控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路由控制方法能够考虑时变的交通状态,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路由诱导 宏观动态交通模型 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明辉 杨庆芳 梁士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1,共5页
为了解决高流量状态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车辆行程时间增加、道路通行效率降低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对宏观交通模型METANET改进,使其能够描述可变限速控制条件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 为了解决高流量状态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车辆行程时间增加、道路通行效率降低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对宏观交通模型METANET改进,使其能够描述可变限速控制条件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以改进模型为基础,提高通行效率和缩短行程时间为目标,构建高速公路主线交通优化控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能够根据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对安全限速值动态设置,实现对危险区车辆到达率的动态控制.实施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缩短车辆行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优化控制模型 宏观交通模型 METANET 可变限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与匝道合流区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明辉 杨庆芳 +1 位作者 梁士栋 杜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3-1608,共6页
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合流区交通拥挤严重,引发车辆无法顺畅通行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采用宏观交通流改进模型对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以通行效... 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合流区交通拥挤严重,引发车辆无法顺畅通行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采用宏观交通流改进模型对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以通行效率最大和平均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的高速公路主线与匝道协调最优控制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主线与匝道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主线与匝道交通流运行秩序,提升道路整体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协调控制 智能交通控制 可变限速控制 宏观交通模型 优化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与可变限速的城市快速路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尚伟 林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1期50-56,共7页
首先阐述了城市快速路进行交通控制研究的迫切性,进而根据快速路各密度区的交通特点,结合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提出了一种中低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控制、中高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结合入口匝道控制的交通流控制策略.依据此方案,... 首先阐述了城市快速路进行交通控制研究的迫切性,进而根据快速路各密度区的交通特点,结合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提出了一种中低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控制、中高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结合入口匝道控制的交通流控制策略.依据此方案,分别设计了可变限速控制器和入口匝道控制器,前者用于调节车辆速度以确保车流稳定,后者仅用于中高密度区以维持主线车流密度.最后,对系统进行仿真并作了相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宏观交通模型 模糊逻辑 可变限速 入口匝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