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压缩下溶隙灰岩宏细观耦合损伤能量释放率演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王润秋 王桂林 +1 位作者 张亮 孙帆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03-1912,共10页
灰岩地区存在复杂的溶隙网络,其控制着灰岩的破裂特征,作为Griffith断裂准则核心的能量释放率可有效表征岩体裂纹扩展过程。为深入研究溶隙灰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特性和细观裂纹萌生、扩展演化规律,将灰岩溶隙形态概化为裂隙、椭圆... 灰岩地区存在复杂的溶隙网络,其控制着灰岩的破裂特征,作为Griffith断裂准则核心的能量释放率可有效表征岩体裂纹扩展过程。为深入研究溶隙灰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特性和细观裂纹萌生、扩展演化规律,将灰岩溶隙形态概化为裂隙、椭圆孔、类蘑菇孔和类哑铃孔4种类型,并根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和岩体能量理论,推导了溶隙灰岩宏细观耦合损伤能量释放率计算公式,获得了溶隙灰岩破坏过程中的细观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能量耗散理论,类蘑菇孔、裂隙、椭圆孔、完整灰岩和类哑铃孔的灰岩试样能量积聚作用依次减弱;根据能量耗散特征、宏细观耦合损伤能量释放率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灰岩变形破坏阶段可分为应力调整阶段(Ⅰ)、微裂纹或微孔隙稳定闭合阶段(Ⅱ)、细观裂纹低速扩展阶段(Ⅲ)、细观裂纹快速扩展阶段(Ⅳ)以及宏观主断裂形成阶段(Ⅴ)等5个阶段,且第Ⅳ阶段岩样损伤能量释放率突变点可作为岩样破坏前兆识别点。研究结果可为分析岩溶地区地质灾害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隙灰岩 能量演化 宏细观耦合损伤 能量释放率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细观耦合的塑性混凝土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宝增 李宝国 +2 位作者 江志安 崔溦 唐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揭示塑性混凝土细观破坏机理,基于PFC-FLAC3D耦合建立了柔性膜边界三轴试验模型,深入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在围压效应和尺寸效应下的细观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多元非线性公式定量描述了塑性混凝土宏观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的经验... 为揭示塑性混凝土细观破坏机理,基于PFC-FLAC3D耦合建立了柔性膜边界三轴试验模型,深入分析了塑性混凝土在围压效应和尺寸效应下的细观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多元非线性公式定量描述了塑性混凝土宏观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的经验函数关系,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压越大,对内部颗粒运动约束越强,低围压下的剪切带形态更明显。高围压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性,弱化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随着尺寸增加,试样中部侧向鼓胀变形减小,斜截面贯通连接的颗粒减少,导致X形剪切面特征逐渐减弱。最后,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定量描述了单轴力学强度-围压-三轴力学强度联合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宏细观耦合 柔性边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荷载下岩体结构面-浆体-锚杆相互作用机理宏细观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刚 袁康 +1 位作者 蒋宇静 吴学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07-2215,共9页
基于PFC中FISH语言,采用双线性锚杆本构模型对岩体加锚节理面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变化锚杆刚度和浆体强度,深入研究岩体结构面-浆体-锚杆相互作用下锚固体系宏细观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加锚节理面的力学响... 基于PFC中FISH语言,采用双线性锚杆本构模型对岩体加锚节理面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变化锚杆刚度和浆体强度,深入研究岩体结构面-浆体-锚杆相互作用下锚固体系宏细观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加锚节理面的力学响应与锚固结构的力学性质密切相关。锚杆刚度越大,节理面宏观抗剪强度越高;随着锚杆刚度的增加,岩体和浆体中的裂纹也越来越多,锚杆对浆体和岩体的损伤逐渐增加。岩体结构面-浆体-锚杆相互作用,裂纹的产生首先起于节理面上和锚杆与节理面交叉处,随着剪切位移的不断增加,节理面上的裂纹在接触力集中的地方继续产生,而在锚杆周围则由锚杆与节理面交叉处向锚杆两端继续扩展,且裂纹集中在锚固体系的受压侧,主要为由"压致拉"机理导致的张拉裂纹。浆体的强度过小或过大都可能导致锚固体系中裂纹数量的增多,且裂纹以张拉裂纹为主。当浆体强度较低时,裂纹主要集中在浆体中,而当浆体强度较高时,裂纹主要集中在岩体中。因此,在对节理岩体进行加固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节理面宏观上的抗剪强度和细观上锚固体系的损伤,以实现锚固体系的宏细观耦合支护。分析结论对于节理岩体的锚固支护设计具有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岩石节理面 锚杆 直剪试验 宏细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连接性能与失效机制
4
作者 张茜 张一帆 +7 位作者 邹齐 张鹏 焦亚男 安柳絮 刘燕峰 张代军 郝俊杰 陈利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1,66,共8页
为了研究织物结构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连接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多层多向机织结构和层联机织结构复合材料,建立了开孔连接结构宏细观耦合分析模型,揭示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连接失效机制。研究表明:±45°纱所占的比例对复合材料机械... 为了研究织物结构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连接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多层多向机织结构和层联机织结构复合材料,建立了开孔连接结构宏细观耦合分析模型,揭示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连接失效机制。研究表明:±45°纱所占的比例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的挤压强度具有重要影响,±45°纱线的引入,可以提高承载纱线的含量,能够有效改善孔边的应力集中现象;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主要发生0°纱、90°纱和斜向纱的横纵向的损伤,损伤最初发生在孔边并逐渐扩展且呈对称分布,载荷的传递方向和损伤的传播方向呈现角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开孔连接 宏细观耦合模型 力学行为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带内筋筒形件热强旋成形织构演变
5
作者 袁帅 夏琴香 +1 位作者 肖刚锋 龙锦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0-712,共13页
通过宏−细观耦合模拟,研究不同温度和减薄率下镁合金带内筋筒形件壁部和筋部织构的演变规律,并结合宏观和细观分析对织构演变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热强旋过程中晶粒c轴朝平行于旋压件径向偏转。减薄率相同时,壁部晶粒由于较大的径向... 通过宏−细观耦合模拟,研究不同温度和减薄率下镁合金带内筋筒形件壁部和筋部织构的演变规律,并结合宏观和细观分析对织构演变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热强旋过程中晶粒c轴朝平行于旋压件径向偏转。减薄率相同时,壁部晶粒由于较大的径向压应力作用产生比筋部更大的偏转角度;滑移系累积剪应变随减薄率增加具有与宏观真实应变一致的线性增大特点,这将引起织构强度的不断增加。温度对织构类型影响显著,旋压件在较低温度时保持坯料基面板织构特征,随温度的增加,晶粒c轴发生大角度偏转,板织构特征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筋部应变量相比壁部具有更大的增幅,这是温度对筋部织构强度影响更为显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带内筋筒形件 热强旋 织构演变 细观耦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