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节冻土地区粗颗粒土-土工格栅界面特性离散元细观研究
1
作者 刘庆光 刘杰 +2 位作者 雷兵兵 张江鹏 白奇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7-656,共10页
为研究在季节冻土区,显著的温度波动改变筋土界面力学特性进而影响寒区加筋土工程的力学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能。通过离散元法PFC^(3D)软件,针对-5℃下粗粒土-土工格栅室内直剪试验,进行直剪试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 为研究在季节冻土区,显著的温度波动改变筋土界面力学特性进而影响寒区加筋土工程的力学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能。通过离散元法PFC^(3D)软件,针对-5℃下粗粒土-土工格栅室内直剪试验,进行直剪试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在直剪试验中土工格栅的单体变形受力、孔隙率变化、粗粒土的位移与旋转及土体内部的力链应力场等宏细观特性演化过程,并通过模拟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在-5℃的低温条件下,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变形逐渐明显,且纵肋的变形显著大于横肋。深入分析土体内部不同截面的孔隙率变化,可以观察到孔隙率随着剪切位移的增长而降低,且剪切面上下的孔隙率呈现非对称分布模式。剪切位移主要集中于剪切面周围,位移呈现左高右低的特征,并随着剪切的进行,土体内部形成中心对称的拱形结构。进一步探究土体的应力场变化,初始时强力链沿盒壁分布,形成低应力区,而应力峰值过后,颗粒间接触力减少,力链沿对角线分布,这种分布特征与施加的水平推力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成果从细观角度对粗粒土的加筋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可为季节性冻土区的加筋土工程设计参数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 土工格栅 离散元 直剪试验 宏细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舒涵 漆天奇 刘嘉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堆石料的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堆石坝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对坝体变形及安全有重要影响。基于大石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接近于3BA区堆石料真实颗粒形状的椭球颗粒试样,开展了一系列常规三轴数值试验,研究了... 堆石料的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堆石坝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对坝体变形及安全有重要影响。基于大石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接近于3BA区堆石料真实颗粒形状的椭球颗粒试样,开展了一系列常规三轴数值试验,研究了3BA区堆石料的宏、细观力学特性。通过不同围压下的宏观应力应变演化曲线,获得堆石料的宏观应力、变形指标。采用平均接触力将接触网络划分为强、弱2个子网络,分析强、弱接触网络的配位数分布与拓扑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割线模量、泊松比、峰值内摩擦角与围压呈线性变化,剪胀角与围压呈非线性变化;颗粒体系内接触的拓扑演化主要发生在弱接触网络,进而影响堆石料的宏观体积变化,强接触网络内的接触保持不变,为堆石料提供稳定的传力通道。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中不同围压下宏观力学指标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椭球颗粒试样 观力学指标 强弱接触网络 拓扑 宏细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辉 钮新强 +1 位作者 马刚 周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5-676,共12页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FDM-DEM耦合方法对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堆石料试样进行一系列三轴压缩试验,讨论了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干湿循环对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堆石料的初始模量和峰值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增加而呈非线性降低,干湿循环对体变曲线在初始阶段的剪缩和加载后期的剪胀有抑制作用,当N增大至某一值时,干湿循环对堆石料的宏观变形和强度的影响逐渐不明显。干湿循环次数越大,试样内部平均配位数越大,接触滑移比越大,试样内部的偏组构呈非线性减小,即各向异性程度在逐渐减小,这说明干湿循环对试样内部的各向异性发展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堆石体 颗粒破碎 离散单元法 细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含量对砂卵石土宏细观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田世雄 路军富 +1 位作者 连鹏 凌森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砂卵石土粗粒含量对基坑及隧道围岩等稳定性影响较大,然而不同粗粒含量砂卵石土宏细观力学特性尚不明确。采用室内大型粗粒土三轴试验与数值三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粗粒含量砂卵石土宏观及细观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 砂卵石土粗粒含量对基坑及隧道围岩等稳定性影响较大,然而不同粗粒含量砂卵石土宏细观力学特性尚不明确。采用室内大型粗粒土三轴试验与数值三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粗粒含量砂卵石土宏观及细观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粗粒含量增加,砂卵石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性;围压不变时,砂卵石土随着粗粒含量增加,应力峰值增大而达到峰值时的应变逐渐减小。建立了砂卵石土粗粒含量与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力学指标之间函数关系,随着粗粒含量的增加,砂卵石土的内摩擦角与黏聚力也以线性趋势增大;提出了不同粗粒含量砂卵石土的接触模量、颗粒刚度比、摩擦系数、接触粘结强度等颗粒离散元细观参数。研究成果为砂卵石地层工程精细化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土 粗粒含量 离散元 细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侵蚀下混凝土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 被引量:4
5
作者 漆明毅 谭维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0,共7页
目前针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硫酸盐侵蚀、氯离子侵蚀、酸侵蚀、冻融循环等,对经垃圾渗滤液侵蚀后的混凝土力学特性演化规律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考虑到微纳米压痕试验是新兴起的一种测定材料细/微观力学行为的新方法,重点... 目前针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硫酸盐侵蚀、氯离子侵蚀、酸侵蚀、冻融循环等,对经垃圾渗滤液侵蚀后的混凝土力学特性演化规律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考虑到微纳米压痕试验是新兴起的一种测定材料细/微观力学行为的新方法,重点采用微米压痕试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对混凝土试样表面和不同侵蚀深度处的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垃圾渗滤液侵蚀下的宏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相关试验可以为了解垃圾渗滤液侵蚀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宏/细观力学特性演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垃圾渗滤液 侵蚀作用 耐久性 细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球颗粒体系宏、细观特性的3维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浩波 漆天奇 +2 位作者 杨舒涵 周伟 刘嘉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6,共9页
颗粒材料由大量不同形状的离散颗粒组成,其力学特性与构成颗粒体系的颗粒形状密切相关。目前,关于颗粒形状对颗粒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物理试验或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而非球形颗粒材料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宏、细观力学特性认识还... 颗粒材料由大量不同形状的离散颗粒组成,其力学特性与构成颗粒体系的颗粒形状密切相关。目前,关于颗粒形状对颗粒材料剪切强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物理试验或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而非球形颗粒材料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宏、细观力学特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对按一定级配生成的不同伸长率的椭球颗粒体系进行等σ_(3)(第3主应力)及等b(中主应力比)的真三轴加载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椭球颗粒体系的3维宏、细观力学特性,并验证常用3维强度准则对椭球颗粒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3维加载路径下,不同于圆球颗粒体系宏、细观演化规律的一致性,椭球颗粒体系的宏观应力面与细观组构面演化规律不一致,宏观应力比与强接触网络组构偏值/均值比线性不为1,这是因为椭球颗粒体系弱接触网络对宏观应力的贡献;椭球颗粒体系宏观体应变、细观法向接触力分布、接触数目及配位数分布等宏、细观指标与加载路径无关;随着椭球伸长率LAR增大,Mohr–Coulomb准则、Lade–Duncan准则、Mastsuoka–Nakai准则及施维成3维强度准则对φ_(max)(峰值内摩擦角)–b关系预测准确度逐渐增大,其中,Lade–Duncan准则能更好地拟合不同加载路径下椭球颗粒体系的数据点。研究为真实应力状态下椭球颗粒材料的宏、细观特性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颗粒形状 真三轴数值试验 3维强度准则 细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16道岔捣固车对有砟道床作业的宏细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迟义浩 肖宏 +1 位作者 张智海 姜子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8-2348,共11页
道岔是实现列车转线的关键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定期进行捣固养护作业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针对道岔捣固作业主要依赖实践经验,缺乏理论依据。为研究捣固作业对道岔区有砟道床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DE... 道岔是实现列车转线的关键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定期进行捣固养护作业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针对道岔捣固作业主要依赖实践经验,缺乏理论依据。为研究捣固作业对道岔区有砟道床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DEM-MBD耦合算法,建立CDC-16捣固车捣固装置-钢轨-轨枕-有砟道床仿真模型,实现道岔区捣固作业的有效模拟;其次,开展现场横向阻力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捣固作业前后道床阻力特性、轨枕竖向位移及道床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探讨捣固作业次数对有砟道床质量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捣固作业后道床横向阻力降低32.40%,纵向阻力降低28.13%,支承刚度降低86.23%;捣固作业不会改变枕侧、枕底和枕端3部分对纵横向阻力的贡献排序,但对枕侧区域的分担比影响最大;随着捣固次数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道床纵横向阻力和支承刚度提升较明显。综合考虑有砟道床质量状态、力学特性以及大机作业效率,建议对道岔区尖轨位置捣固作业以2~3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区 有砟道床 DEM-MBD耦合算法 细观力学特性 捣固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nder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被引量:1
8
作者 GAO Ming-zhong GAO Zheng +6 位作者 YANG Ben-gao XIE Jing WANG Ming-yao HAO Hai-chun WU Yan ZHOU Lang WANG Jing-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765-2779,共15页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mechanical behavior,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nder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formations and preventing ...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mechanical behavior,and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nder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formations and preventing gas outburst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uniaxial tests,and 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nder different soaking times.Moreover,by restoring the stress path and water injection conditions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indoors,we explored the coal mining dynamic behavior and the evolution of permeabi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causes the micro-surface of coal to peel off and cracks to expand and develop.With the increase of soaking time,the uniaxial and triaxial strengths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nonlinear trend,and decreased by 63.31%and 30.95%after soaking for 240 h,respectively.Under different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conditions,coal permeability undergoes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mining loading process and ultimately increases to higher values.The peak stress of coal,the deviatoric stress and strain at the permeability surge point all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help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eepage evolution law under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water intru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PERMEABILITY macro and micro fea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条件下土石混合料双轴压缩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军霞 马一跃 +2 位作者 张仕贤 董辉 余巍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1-669,共9页
基于离散单元法构建了考虑碎石形状的柔性边界不排水双轴压缩模型,研究了11组不同含石量土石混合料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宏细观力学特性。研究发现,(1)土石混合料强度随含石量增加先增后减,含石量超过约60%时形成碎石骨架,强度快速增长;含... 基于离散单元法构建了考虑碎石形状的柔性边界不排水双轴压缩模型,研究了11组不同含石量土石混合料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宏细观力学特性。研究发现,(1)土石混合料强度随含石量增加先增后减,含石量超过约60%时形成碎石骨架,强度快速增长;含石量约80%时强度和内摩擦角最大;含石量增加,混合料黏聚力逐渐减小。(2)不排水受载下,土石混合料孔隙水压力先正后负、先增后减。含石量较小时,含石量增加,混合料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小,混合料在碎石骨架形成初期孔隙水压力增加;碎石骨架完全形成后最大孔隙水压力减小。(3)含石量小于约30%时,混合料应变局部化呈规则剪切带,随后含石量增加破坏规则剪切带,当含石量约为80%时,混合料再次形成规则剪切带。含石量增加,配位数逐渐减小,颗粒间接触力在含石量小于60%时随含石量增加缓慢增长,超过70%时则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离散元 不排水 含石量 宏细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