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雯丽 宫尾茂雄 +1 位作者 吴正云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5,共6页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了工业豇豆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tarmer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Millerozyma和Sugiyamaella是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活性菌属。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发酵前中期起主导作用,随着发酵进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Starmerella的相对丰度上升,成为发酵后期的绝对优势活菌属。在KEGG功能注释方面,整体上,发酵过程中有关代谢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其中以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业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活性菌群组成,为工业泡菜发酵机理解析及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泡菜 活性微生物 转录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KEGG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脱盐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功能菌群分析
2
作者 王刚 孙丹凤 +1 位作者 厉巍 高会杰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采用宏组学分析技术研究了两家炼油厂电脱盐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特征,识别了主要功能菌种,揭示了主要功能基因的丰度及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器(IBR)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Immundisolibacter cerni... 采用宏组学分析技术研究了两家炼油厂电脱盐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特征,识别了主要功能菌种,揭示了主要功能基因的丰度及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一体化间歇生物反应器(IBR)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Immundisolibacter cernigliae、Rugosibacter aromaticivorans、Nitrospira moscoviensis、Candidatus Nitrospira inopinata、Thauera sp.MZ1T和Nitrospira japonica,且上述功能菌的基因表达均活跃;IBR中脱氮途径以硝化-反硝化为主。A/O单元中,相对丰度占比最高的6种功能菌为Sulfuritortus calidifontis、Immundisolibacter cernigliae、Anaerolinea thermophila、Thauera sp.MZ1T、Ottowia sp.27C和Ignavibacterium album;除磷功能菌Defluviicoccus vanus虽然相对丰度较低但其表达活跃;A/O单元中硝化功能菌占比极低,脱氮功能很弱。受进水水质和运行工况影响,IBR的硝化功能显著,A/O单元的硫氧化功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生化系统 宏组学技术 功能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