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林婷 俞跃辉 +4 位作者 罗佳磊 颜心怡 黄向韵 张莹 杨高怡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3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颈部淋巴结肿大并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80例,在超声引导下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对组织分别进行培养、Xpert检测,mNGS,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颈部淋巴结肿大并疑似淋巴结结核患者80例,在超声引导下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对组织分别进行培养、Xpert检测,mNGS,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明确感染为淋巴结结核61例,非淋巴结结核15例,诊断不明4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mNGS、常规培养和Xpert检测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86.9%、39.3%、62.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2%、28.8%、39.4%,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均为100%。mNGS敏感度高于Xpert检测和培养(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病原体检测方式,mNGS诊断淋巴结结核敏感度更高,能检测到其他潜在病原微生物。mNGS对淋巴结结核疑似病例快速诊断具有潜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詹莉琼 杨菊菊 +2 位作者 卢晏民 李艳丽 崔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62-63,96,共3页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皮肺穿刺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结合m NGS检测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皮肺穿刺组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结合m NGS检测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是否患有基础性疾病被分为两组,对比两组间m NGS与传统检测方法在病原体检出阳性率及采信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类型病原体的m NGS检测阳性率。结果 在纳入的100例病例中,m NGS的阳性检测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73%(P<0.05)。两组患者中,m NGS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检测(P<0.05)。此外,m NGS的临床采信率同样高于常规检测(P<0.05),而有基础疾病组与无基础疾病组间采信率无显著差异(P>0.05)。m NGS在检测各种病原体方面的效率均超过常规方法(P<0.05),特别是对真菌、结核分枝杆菌和混合感染的检出效率显著提升(P<0.001)。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采用组织m NGS检测显示出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采信率,显著增强了对多种病原体的检测能力,特别是对真菌、结核分枝杆菌及混合感染病原体的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常规检方法 基础疾病 不同病原体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南在元 冯德琳 +1 位作者 王春雨 石佳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收集脑脊液6 ml,分别进行mNGS与常规检测后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收集脑脊液6 ml,分别进行mNGS与常规检测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mNGS技术检测,成功识别出共计26例可疑病原体,同时,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出3例疑似存在的可疑病原体。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mNGS组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NGS组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方面均相近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时,相较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检查,mNGS的优势显著,但仍应结合多种检验方法综合判断,以达到准确判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基因组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刘亚萌 李冠英 +3 位作者 刘翠 朱劲松 张胜利 梁希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21年10月至2024年4月治疗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原学检查)47例与观察组(ROSE联合mNGS技术...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21年10月至2024年4月治疗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原学检查)47例与观察组(ROSE联合mNGS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查)47例,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记录2组肺泡灌洗液有效病原体检出率、抗生素应用情况、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比较2组入院第1、4、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肺泡灌洗液有效病原体检出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59.57%(28/47,P<0.05),且观察组可检出病毒及不常见病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均较短,抗生素使用种类及调整频次较少(P<0.05)。2组入院第4、7天CPIS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入院第1天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第4、7天CPIS及外周血CRP、PCT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ROSE联合mNGS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及时明确病原体,从而快速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快速现场评价 基因组 病原体 肺泡灌洗液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光辉 周义正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荆州市中心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225例患者均进行肺泡灌洗液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目的探讨分析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荆州市中心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225例患者均进行肺泡灌洗液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病原学分布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25例患者中,传统培养阳性83例,其中混合感染16例,共检出103株病原菌;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阳性199例,其中混合感染129例,共检出340株病原菌。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中,肺泡灌洗液mNGS对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微生物传统培养(P<0.05),且检测周期短,可作为传统病原学检测的补充方法,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和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基因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宋燕华 周子博 闫亚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471-4474,共4页
目的 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3例疑似骨关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传统培... 目的 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3例疑似骨关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骨关节感染的检测结果和检测灵敏度;比较传统培养法、mNGS检测方法鉴定病原菌类型的结果;比较骨关节感染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和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63例疑似骨关节感染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确诊阳性41例、阴性22例;传统培养法培养出真阳性25例、真阴性19例;采用mNGS检测出真阳性34例,真阴性20例。mNGS检测灵敏度[82.93%(34/41)]高于传统培养法[60.98%(25/41)](P<0.05)。传统培养法培养出43株病原菌,mNGS检测出51株病原菌,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布氏杆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基于mNGS结果的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后WBC、ESR、CRP水平低于经验性治疗方案(P<0.05)。结论 mNGS检测应用于骨关节感染病原学诊断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鉴定感染病原菌类型,有利于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感染 基因组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宏基因组测序DNA检测流程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7
作者 杨尚栋 肖洋 +3 位作者 习文 刘哲 王方 王晓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目的 建立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DNA检测流程的性能验证方案。方法 设计参考品并收集临床样本,从检测限、重复性、稳健性、抗干扰能力、特异性和准确性等维度评价mNGS分析性能,以及对不同建... 目的 建立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DNA检测流程的性能验证方案。方法 设计参考品并收集临床样本,从检测限、重复性、稳健性、抗干扰能力、特异性和准确性等维度评价mNGS分析性能,以及对不同建库方式及测序仪性能参数进行评估。结果 参考品内各物种均能稳定检出,mNGS检测限为(5.0E+02)CFU/mL(copies/mL)。重复性符合率100%,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介于8.53%~38.73%。病原投入浓度与检出序列数的线性相关系数|r|>0.9,mNGS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实验结果显示,人源核酸浓度越高,mNGS检出病原序列数越少。近缘物种检出序列数比值与实际病原浓度比值接近,具有良好的检测特异性。零病原投入组D0检测结果为阴性。临床样本病原检出准确率为90.9%(10/11)。自动化移液工作站与手工建库的文库质控结果均合格。三台测序仪运行性能参数均满足或优于出厂标准。结论 初步建立了包含参考品设计、不同建库方式比较和测序仪性能参数评价等多方面在内的mNGS DNA检测流程的性能验证方案,可用于mNGS临床实验室分析性能评价及实验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基因组(mNGS) DNA检 性能验证 参考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细胞因子在PD相关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萌萌 符姣 +3 位作者 姚玲 邵小淇 李楠 张培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早期检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学价值,了解不同细菌感染类型中细胞因子分布差异,... 目的探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早期检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学价值,了解不同细菌感染类型中细胞因子分布差异,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国际腹膜透透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将其入院4小时内PD流出液送检mNGS检查及普通培养,并测定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mNGS检测与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病原学诊断结果,综合临床意义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组、革兰氏阴性菌(G-菌)组和培养阴性(G0)组,比较2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确认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同时进行效能检测。结果共50例PD相关腹膜炎患者纳入本研究,mNGS检测中41例患者检出病原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微生物培养(χ^(2)=0.059,P=0.440),mNGS检测时间低于微生物培养(t=5.180,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PD液中高白细胞介素(IL)10(OR=1.010,95%CI:1.000~1.020,P=0.024)、低IL-6(OR=0.620,95%CI:0.360~0.890,P=0.038)及高血清降钙素原(OR=1.200,95%CI:1.050~1.530,P=0.016)、低C反应蛋白水平(OR=1.014,95%CI:1.010~1.050,P=0.035)为PDAP预测G-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及列线图结果显示上述炎症因子联合较单一因子对预测G-菌感染价值更大。结论mNGS在早期快速检测PDAP病原体方面显示了极大的诊断潜力,PD流出液中细胞因子IL-6、IL-10及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的整合提高了mNGS结果解释的精确度,依据细胞因子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区分不同种类细菌相关PDAP腹膜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基因组 分子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重症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徐柳炎 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6-8,共3页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可通过检测患者的核酸样本,快速、客观地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助临床精准定位靶向病原体,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文对近年来mNGS技术在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流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技术 重症感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长昆 姜长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 比较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病原菌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常规培养检测结果,分析mNGS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安庆市望江县医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BALF... 目的 比较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病原菌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常规培养检测结果,分析mNGS检出阳性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安庆市望江县医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BALF样本,进行mNGS和常规培养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率、病原体分布和一致性,分析mNGS检出阳性与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mNGS检出阳性率为76.9%,常规培养检测阳性率为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能够检测出更多种类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mNGS与常规培养检测结果在细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方面具有中等一致性,在病毒和寄生虫方面具有较低一致性。mNGS检出阳性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外周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因素相关,是影响mNGS检出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BALF中的病原学诊断优于常规培养检测,能检测出更多和更广的病原菌,有助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基因组 病原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建 李真真 刘紫霄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54-59,共6页
目的 探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正确率、避免延误治疗。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BALF行mNGS、传... 目的 探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正确率、避免延误治疗。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BALF行mNGS、传统方法培养。对比分析mNGS与传统方法病原体检出时间、检出病原体分布情况,分析mNGS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mNGS检出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NGS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 mNGS病原体检出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方法(P<0.05);mNGS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74.78%高于传统方法检测的36.52%(P<0.01),mNGS细菌菌株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方法(P<0.05,P<0.01);mNGS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295;mNGS检出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与mNGS检测结果无影响(P>0.05)。结论 mNGS能有效提高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正确率,为抗生素精准治疗提供依据,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呼吸道 病原学 基因组 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协助诊疗肾移植受者混合感染的分析
12
作者 李喆 朱淑华 +2 位作者 王杨 许书添 李世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1,共4页
0引言。肾移植受者的感染,需要根据移植后时间、免疫状态、临床影像学特征等预判高危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协助混合感染、机会性感染、罕见感染病原体检出,需早期取样精准、病... 0引言。肾移植受者的感染,需要根据移植后时间、免疫状态、临床影像学特征等预判高危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协助混合感染、机会性感染、罕见感染病原体检出,需早期取样精准、病情变化动态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技术 肾移植受者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及治疗
13
作者 罗干 黄志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71-73,共3页
目的总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56岁,因“发热伴下腹痛9天”入院,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感染、实变,初步考虑为右肺感染,多为社区获得性肺... 目的总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56岁,因“发热伴下腹痛9天”入院,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感染、实变,初步考虑为右肺感染,多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给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后,仍有间断发热,并出现肝功能损伤。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样本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mNGS检出鹦鹉热衣原体。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立即停用激素,调整使用头孢他啶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无特异性,mNGS可及时明确诊断,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衣原体肺炎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基因组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詹利华 周一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靶向二代测序(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9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采集肺泡灌洗液行病原体tNGS、微生... 目的 探讨靶向二代测序(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9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采集肺泡灌洗液行病原体tNGS、微生物培养,同时所有患儿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tNGS与微生物培养法、MP-IgM化学发光法对患儿病原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95例患儿的检测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法检出病原体的有16例(16.8%)。化学发光法检测MP-Ig M阳性的有21例(22.1%)。肺泡灌洗液t NGS检出病原体的有92例(96.8%),检出2种以上(含2种)病原体的有70例(73.7%)。t NGS细菌检出率(54.7%)高于微生物培养法(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GS肺炎支原体检出率(42.1%)高于化学发光法检测MP-IgM的阳性率(22.1%),但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儿童支气管肺炎2种以上(含2种)混合病原体的检出率较高,tNGS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检出方面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对混合型感染的病原体检出具有优势,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儿童 支气管肺炎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和纯培养技术解析胀袋生抽酱油的微生物类群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荣 席啦 +3 位作者 易宗伟 付彩霞 葛东颖 郭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0,177,共7页
该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胀袋生抽酱油微生物类群进行了解析,对其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是否可导致酱油胀气进行了验证。宏基因组结果表明,胀袋生抽酱油样品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微生物主要由嗜盐四联球菌(Tetra... 该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胀袋生抽酱油微生物类群进行了解析,对其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是否可导致酱油胀气进行了验证。宏基因组结果表明,胀袋生抽酱油样品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微生物主要由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酸鱼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植物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耐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棒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短促生乳杆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构成,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8.01%、25.50%、9.45%、2.49%、1.83%、1.53%和1.33%;采用纯培养技术,分离出的49株细菌被鉴定为6个属下的11个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破布子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pobuzihii)、蛋白原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rennini)和L.acidipiscis分离株占总分离株数的39.22%、19.61%、11.76%和9.80%,分离出的2株酵母菌均被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产气验证实验发现,所有分离株均不能单独引起生抽酱油的胀袋现象。由此可见,胀袋生抽酱油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后续研究引入培养组学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分离株,亦或考虑多菌株的协同作用,对酱油涨袋这一产业问题的解决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抽酱油 胀气 基因组 纯培养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肉瘤分子特征及其在诊疗中的潜在应用
16
作者 范晓雯 张军良 +3 位作者 高子凡 凌冬冬 施鑫 周幸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对肉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这些特征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及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50例肉瘤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分析,重点分析了与肉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 目的对肉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这些特征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及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50例肉瘤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分析,重点分析了与肉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在不同组织学亚型中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发现TP53、PTEN、CDKN2A、MYC等基因在肉瘤中突变频率较高,且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基因突变谱存在显著差异。骨肉瘤中存在大量的基因融合和拷贝数变异,特别是TP53基因的多种突变类型揭示了其复杂的突变机制,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RB1通路相关基因的高突变率进一步证明了其在肉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此外,该队列中存在21.9%的可操作的突变基因,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突出了NGS检测对识别潜在可操作突变的重要个性化治疗。结论为肉瘤的分子特征提供了全面的图谱,揭示了其异质性和复杂的突变机制,为肉瘤的精准医学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基因突变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宏基因测序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邢国强 王方艳 +6 位作者 殷德平 王良 赵娜 栾兆吉 侯玉涛 王萍 薛玉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宏基因测序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淄博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宏基因测序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淄博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号数字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泡灌洗液二代宏基因测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情况、病原菌检出率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结果本次8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共分离并获得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总共20株,占20.83%,其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总共72株,占75.00%,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真菌总共3株,占3.1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照组40例患者,通过常规病原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28例,占70.00%;观察组40例患者,通过二代宏基因测序结果检出阳性37例,占92.5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 d内和90 d内病死率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二代宏基因测序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运用价值高,可有效提高检出率,可帮助临床上给予对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 基因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蔬菜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萨仁高娃 陈莹 +5 位作者 刁楠 丁芸 谢好 邝咏曦 胡文忠 冯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发酵蔬菜被认为是营养价值较高、对健康有益的食品之一。深入研究发酵过程的微生物菌群构成,对探索发酵蔬菜优势微生物菌种资源和提高发酵蔬菜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蔬菜微生物菌群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发酵蔬菜被认为是营养价值较高、对健康有益的食品之一。深入研究发酵过程的微生物菌群构成,对探索发酵蔬菜优势微生物菌种资源和提高发酵蔬菜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蔬菜微生物菌群构成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发酵蔬菜中微生物菌群演替规律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功能注释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代谢通路注释、直系同源簇注释、基因本体数据库注释)、功能注释Network分析及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应将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与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联合应用,明确微生物功能性与发酵蔬菜颜色、风味和质地品质等相关性,挖掘具有优质发酵蔬菜导向性的新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为我国传统发酵蔬菜向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微生物 多样性分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试剂盒在二代测序平台的性能验证实验
19
作者 贺晓花 乔一芸 +2 位作者 魏波 王国洪 牟永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NGS)平台对多基因突变国产测序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实验,评估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准确性、精密性和一致性,为医疗机构开展测序项目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标准参考品和临床样本对5家公司的国产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NGS)平台对多基因突变国产测序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实验,评估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准确性、精密性和一致性,为医疗机构开展测序项目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标准参考品和临床样本对5家公司的国产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过程和结果。结果5种测序试剂盒的性能分析表明,准确性检测即对阳性和阴性标准品检出均为100%。最低检测等位基因突变频率百分比参考值含1%~7%梯度突变频率和5个拷贝数的扩增变异,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在0.75~0.93(P<0.001)。精密度检测,每个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均值小于11%,Kruskal-Wallis检验P=0.965。结论国产试剂盒在NGS平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方面均符合检测标准。5个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为临床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指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验证 肿瘤 临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诊断钩端螺旋体1例
20
作者 谢露露 王丽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9-560,共2页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常见动物疾病。一旦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与水、土壤接触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人类就会受到感染[1]。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难以识别。近年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钩端螺旋体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常见动物疾病。一旦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与水、土壤接触或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人类就会受到感染[1]。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异性,难以识别。近年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诊断钩端螺旋体神经病变,提高了罕见病原体的诊断效率[2]。本研究报道了1例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以反复发热为主诉症状的脓毒性休克病例,并通过mNGS检测快速诊断为问号钩端螺旋体导致的败血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基因组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