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丹丹
陈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40,共7页
考虑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压电陶瓷纤维层和指间交叉电极设计,假定压电陶瓷纤维极化方向相同,设置递进的电压边界条件,建立MFC均匀压电层等效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APDL软件进行结构-压电耦合场仿真,模拟其工作的真实变形;同时进行自...
考虑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压电陶瓷纤维层和指间交叉电极设计,假定压电陶瓷纤维极化方向相同,设置递进的电压边界条件,建立MFC均匀压电层等效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APDL软件进行结构-压电耦合场仿真,模拟其工作的真实变形;同时进行自由应变和阻滞力的数值测试,数值上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修正纤维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_(33)。对含有MFC驱动器的铝合金悬臂梁进行数值和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细观尺度上的MFC有限元模型相比,该有限元模型节约了计算成本,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MFC激励法用于振动特性分析时,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信噪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驱动器
指间交叉电极
有限元建模
模态分析
静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宏压电纤维致动的水下推进器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煌旭
任枭荣
+1 位作者
娄军强
贾振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887,1020,102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致动的仿鲹科身体/尾鳍(body or caudal fin,简称BCF)水下推进器。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驱动电压条件下推进器的摆动性能,推进器在峰峰值为1000V,频率为17.7和3Hz...
提出了一种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致动的仿鲹科身体/尾鳍(body or caudal fin,简称BCF)水下推进器。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驱动电压条件下推进器的摆动性能,推进器在峰峰值为1000V,频率为17.7和3Hz的激励电压下分别取得空气中最大摆幅峰峰值为45mm,水下最大摆幅峰峰值13mm。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研究了仿生推进器在稳定摆动过程中流场特性和尾迹旋涡的分布情况,从推进器端部观察到的“反卡门涡街”结构揭示了仿生推进器的流体动力学机制和摆动式推进机理。推进器端部在x方向上的平均推进力可达1.5mN。研究成果对压电纤维致动器在仿生推进器的优化设计和提高其推进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水下推进器
宏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身体/尾鳍谐振式推进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反卡门涡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FC的复合型仿生鱼尾的振动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官源林
李华峰
杨熙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5-168,227,共5页
为了研制水下航行器来进行海洋探测,早期的研究以AUV为主,随着仿生学的出现,仿生水下推进器开始被研究,仿生鱼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克服目前仿生鱼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仿生鱼尾方案,选用驱动和基板材料分别为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为了研制水下航行器来进行海洋探测,早期的研究以AUV为主,随着仿生学的出现,仿生水下推进器开始被研究,仿生鱼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克服目前仿生鱼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仿生鱼尾方案,选用驱动和基板材料分别为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和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两种各向异性材料结合能使鱼尾像鱼一样产生各种复杂的动作。首先,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并测量材料的性能;其次,搭建了实验系统进行鱼尾振动性能测试。实验发现,当施加峰峰值电压为700V、频率为9Hz时,末端最大弯曲位移为7.122mm,摆动角度达到2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玻璃
纤维
复合材料
仿生鱼尾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电舵机动态迟滞建模与带有鲁棒干扰观测器的两自由度控制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臻
辛峰
周克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1-849,共9页
压电宏纤维复合材料(MFC)驱动的舵机具有功耗低、质量小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无人飞行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压电材料的动态迟滞非线性会降低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MFC柔性结构使舵机易受外扰影响.本文首先建立MFC舵机Hammerstein...
压电宏纤维复合材料(MFC)驱动的舵机具有功耗低、质量小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无人飞行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压电材料的动态迟滞非线性会降低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MFC柔性结构使舵机易受外扰影响.本文首先建立MFC舵机Hammerstein动态迟滞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迟滞逆补偿器.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扰影响,设计了带有鲁棒干扰观测器的二自由度控制器,保证在外扰和模型不确定性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MFC舵机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鲁棒性,较传统干扰观测器显著提高了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迟滞非线性
鲁棒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FC的地铁轨道振动能量收集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谢伟平
陈谣
王先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0-218,236,共10页
压电陶瓷极限受拉承载力弱,导致传统悬臂型俘能器在工程应用中极易开裂损坏,与其持续供能的初衷相违背。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久性,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然而以MFC材料为基础的俘能器在地铁轨道振动能量俘获中的...
压电陶瓷极限受拉承载力弱,导致传统悬臂型俘能器在工程应用中极易开裂损坏,与其持续供能的初衷相违背。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久性,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然而以MFC材料为基础的俘能器在地铁轨道振动能量俘获中的应用鲜有研究。首先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得到钢轨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紧接着基于混合规则和代表体积元建立型悬臂式MFC俘能器的力电耦合模型,并将钢轨的动力响应作为俘能器的输入荷载预测其电能输出,讨论了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及车辆荷载特性对输出电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所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LTC3588-1能量管理芯片进行了能量收集-存储模拟,验证了MFC俘能器用于无线传感器供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地铁轨道振动
悬臂式俘能器
能量收集和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均一化模型的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盛贤君
周少征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采用基于平面应力假设和二维周期性位移场假设的均一化模型分析了P1型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致动器的宏观性质,研究了该模型对于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的适用性。ANSYS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析MFC悬臂梁静态变形,采用该均一化...
采用基于平面应力假设和二维周期性位移场假设的均一化模型分析了P1型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致动器的宏观性质,研究了该模型对于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的适用性。ANSYS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析MFC悬臂梁静态变形,采用该均一化模型与不采用均一化模型相比,悬臂梁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77%,且该均一化模型中压电应力矩阵的e32分量对梁挠度的影响(e32效应)为次要因素。在采用该均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忽略其e32效应与原均一化模型相比,粱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均一化模型
宏
观性质
压电
悬臂梁
ANSY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电致动的谐振式水下柔性结构动态迟滞建模及前馈补偿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泽锴
娄军强
+3 位作者
陈特欢
邓益民
崔玉国
魏燕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具有运动灵活且操作方便优点的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广泛应用于水下仿生推进和变形控制系统中,但是MFC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操控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Prandtl-Ishlinskii(...
具有运动灵活且操作方便优点的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广泛应用于水下仿生推进和变形控制系统中,但是MFC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操控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静态迟滞和传递函数动态模型串联的复合式模型来描述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谐振状态下的动态迟滞行为。首先基于所提出水下结构的准静态迟滞特性辨识得到改进PI迟滞模型参数,然后通过传递函数串联馈通环节的动态模型捕捉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水下谐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式动态迟滞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在谐振状态下的动态迟滞行为,并且在固有频率附近一定带宽范围内仍具有较高准确性。基于复合式逆模型的前馈补偿下,水下柔性结构在谐振状态下跟踪正弦轨迹的实测位移与期望位移基本重合,补偿后二者线性度较高,显著提升了MFC致动柔性结构谐振状态下的动态定位和跟踪精度,证实了所提出动态迟滞模型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柔性结构
谐振
动态迟滞
宏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FC致动器的动态迟滞模型辨识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
4
8
作者
卢荣华
陈特欢
+1 位作者
娄军强
崔玉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1-308,共8页
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柔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但MFC致动器驱动的柔性臂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系统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解决经典PI迟滞模型的缺陷(对称性);该...
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柔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但MFC致动器驱动的柔性臂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系统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解决经典PI迟滞模型的缺陷(对称性);该模型基于经典PI迟滞模型,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获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迟滞模型辨识结果表明,改进PI迟滞模型对MFC致动器的迟滞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误差的16.06%降到5.58%。另外,建立系统的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线性动态特性,并与改进PI迟滞模型串联得到组合模型,解决纯迟滞模型仅能描述低频、准静态情况下的迟滞特性问题。在前馈补偿下,对MFC致动的柔性臂进行正弦波轨迹跟踪试验,测得补偿后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吻合,跟踪精度达到93.62%以上。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改进PI迟滞模型、离散传递函数模型及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宏
纤维
(
mfc
)
迟滞非线性
双极性非对称
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
离散传递函数模型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FC驱动主动反射器形面的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
被引量:
3
9
作者
卢志荣
王晓明
周文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5-332,共8页
利用智能压电作动器可实现反射面天线的形面主动调整,提升形面精度和信号传输性能。常规的静态形面控制策略仅能估计作动器的末端电压值,实际电压加载过程易引发柔性反射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和残余振动,难以实现高精度动态形面控制效...
利用智能压电作动器可实现反射面天线的形面主动调整,提升形面精度和信号传输性能。常规的静态形面控制策略仅能估计作动器的末端电压值,实际电压加载过程易引发柔性反射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和残余振动,难以实现高精度动态形面控制效果,且影响系统稳定性。为此,该研究以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驱动的抛物面形反射器为对象,研究有限时间的动态形面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模型推导控制方程,并将控制问题转化为有限时间的时变LQ终端控制和跟踪控制问题,进而通过求解微分Riccati方程组(differential Riccati equations, DREs)得到反馈–前馈时变控制律。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算法,可实现连续、平滑的反射器动态形面调整效果,避免了电压加载过程激发的结构附加振动,可有效提升这类主动反射器的静态、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反射器
形面控制
宏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附加振动
有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S_oC3的MFC驱动系统
10
作者
张本锋
李华峰
狄思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9-173,22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PSoC3的用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驱动控制器。根据MFC对驱动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R2110的DC-DC驱动电源,供电电源输出最高电压为500V。主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全桥逆变拓扑结构,...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PSoC3的用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驱动控制器。根据MFC对驱动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R2110的DC-DC驱动电源,供电电源输出最高电压为500V。主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全桥逆变拓扑结构,实现电源的直流偏置功能。同时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驱动信号波形更接近纯正的正弦波形,谐波成分大大减小。将设计的驱动器应用于MFC仿生鱼尾,实验表明电路功耗小,匹配网络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PSoC3
供电电源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
直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FC在水中摆动时输出开路电压幅值研究
11
作者
胡一博
陈卫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669,共4页
利用柔性压电材料从流体的流动中获取能量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压电特性,建立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FC压电纤维片的压电输出机理得出影响MFC压电纤...
利用柔性压电材料从流体的流动中获取能量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压电特性,建立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FC压电纤维片的压电输出机理得出影响MFC压电纤维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大小的因素。最后设计搭建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的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MFC压电纤维片在不同摆动频率下的压电特性。结果表明,在摆角幅值为10°,摆动频率为1.75 Hz时,MFC的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取得最大值(600 mV),继续增大摆动频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摆动模型
压电
特性
试验研究
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丹丹
陈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40,共7页
文摘
考虑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压电陶瓷纤维层和指间交叉电极设计,假定压电陶瓷纤维极化方向相同,设置递进的电压边界条件,建立MFC均匀压电层等效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APDL软件进行结构-压电耦合场仿真,模拟其工作的真实变形;同时进行自由应变和阻滞力的数值测试,数值上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修正纤维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_(33)。对含有MFC驱动器的铝合金悬臂梁进行数值和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细观尺度上的MFC有限元模型相比,该有限元模型节约了计算成本,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MFC激励法用于振动特性分析时,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信噪比高。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驱动器
指间交叉电极
有限元建模
模态分析
静位移
Keywords
mfc
actuator
interdigitated electrod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modal analysis
static displacement
分类号
TN38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B38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压电纤维致动的水下推进器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煌旭
任枭荣
娄军强
贾振
机构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浙江大学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887,1020,10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238,51805276,6170321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20E050007)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A610112)。
文摘
提出了一种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致动的仿鲹科身体/尾鳍(body or caudal fin,简称BCF)水下推进器。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驱动电压条件下推进器的摆动性能,推进器在峰峰值为1000V,频率为17.7和3Hz的激励电压下分别取得空气中最大摆幅峰峰值为45mm,水下最大摆幅峰峰值13mm。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研究了仿生推进器在稳定摆动过程中流场特性和尾迹旋涡的分布情况,从推进器端部观察到的“反卡门涡街”结构揭示了仿生推进器的流体动力学机制和摆动式推进机理。推进器端部在x方向上的平均推进力可达1.5mN。研究成果对压电纤维致动器在仿生推进器的优化设计和提高其推进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仿生水下推进器
宏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身体/尾鳍谐振式推进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反卡门涡街
Keywords
biomimetic underwater propeller
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
)
body or caudal fin(BCF)oscillating propuls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analysis
anti-Karman vortex street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FC的复合型仿生鱼尾的振动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官源林
李华峰
杨熙鑫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5-168,2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2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J2013006)
+3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LX12_0144)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1202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为了研制水下航行器来进行海洋探测,早期的研究以AUV为主,随着仿生学的出现,仿生水下推进器开始被研究,仿生鱼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克服目前仿生鱼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仿生鱼尾方案,选用驱动和基板材料分别为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和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两种各向异性材料结合能使鱼尾像鱼一样产生各种复杂的动作。首先,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并测量材料的性能;其次,搭建了实验系统进行鱼尾振动性能测试。实验发现,当施加峰峰值电压为700V、频率为9Hz时,末端最大弯曲位移为7.122mm,摆动角度达到28.37°。
关键词
粗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玻璃
纤维
复合材料
仿生鱼尾
环氧树脂
Keywords
macro fiber composite,glass fiber composite,biomimetic caudal fin,epoxy resin
分类号
TB533.1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电舵机动态迟滞建模与带有鲁棒干扰观测器的两自由度控制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臻
辛峰
周克敏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1-8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433011)资助~~
文摘
压电宏纤维复合材料(MFC)驱动的舵机具有功耗低、质量小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无人飞行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压电材料的动态迟滞非线性会降低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MFC柔性结构使舵机易受外扰影响.本文首先建立MFC舵机Hammerstein动态迟滞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迟滞逆补偿器.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扰影响,设计了带有鲁棒干扰观测器的二自由度控制器,保证在外扰和模型不确定性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MFC舵机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鲁棒性,较传统干扰观测器显著提高了控制性能.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迟滞非线性
鲁棒控制
干扰观测器
Keywords
macro fiber composite (
mfc
)
hysteretic nonlinearity
robust control
disturbance observer
分类号
V249.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FC的地铁轨道振动能量收集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谢伟平
陈谣
王先锋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0-218,236,共10页
文摘
压电陶瓷极限受拉承载力弱,导致传统悬臂型俘能器在工程应用中极易开裂损坏,与其持续供能的初衷相违背。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久性,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然而以MFC材料为基础的俘能器在地铁轨道振动能量俘获中的应用鲜有研究。首先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得到钢轨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紧接着基于混合规则和代表体积元建立型悬臂式MFC俘能器的力电耦合模型,并将钢轨的动力响应作为俘能器的输入荷载预测其电能输出,讨论了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及车辆荷载特性对输出电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所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LTC3588-1能量管理芯片进行了能量收集-存储模拟,验证了MFC俘能器用于无线传感器供能的可行性。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地铁轨道振动
悬臂式俘能器
能量收集和存储
Keywords
piezoelectric fiber composite(PFC)
metro track vibration
cantilever energy collector
energy collection and storage
分类号
U21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N3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均一化模型的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盛贤君
周少征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073
51321004)
国家"973"基金资助项目(2014CB046603)
文摘
采用基于平面应力假设和二维周期性位移场假设的均一化模型分析了P1型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致动器的宏观性质,研究了该模型对于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的适用性。ANSYS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析MFC悬臂梁静态变形,采用该均一化模型与不采用均一化模型相比,悬臂梁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77%,且该均一化模型中压电应力矩阵的e32分量对梁挠度的影响(e32效应)为次要因素。在采用该均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忽略其e32效应与原均一化模型相比,粱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36%。
关键词
粗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均一化模型
宏
观性质
压电
悬臂梁
ANSYS分析
Keywords
macro fiber composite (
mfc
)
homogenization model
macroscopic property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beam
ANSYS analysis
分类号
TN3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M2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电致动的谐振式水下柔性结构动态迟滞建模及前馈补偿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泽锴
娄军强
陈特欢
邓益民
崔玉国
魏燕定
机构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F030003,LY20E050007)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839158)
+1 种基金
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JLY2021014)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610112)。
文摘
具有运动灵活且操作方便优点的宏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广泛应用于水下仿生推进和变形控制系统中,但是MFC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操控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静态迟滞和传递函数动态模型串联的复合式模型来描述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谐振状态下的动态迟滞行为。首先基于所提出水下结构的准静态迟滞特性辨识得到改进PI迟滞模型参数,然后通过传递函数串联馈通环节的动态模型捕捉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水下谐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式动态迟滞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MFC致动水下柔性结构在谐振状态下的动态迟滞行为,并且在固有频率附近一定带宽范围内仍具有较高准确性。基于复合式逆模型的前馈补偿下,水下柔性结构在谐振状态下跟踪正弦轨迹的实测位移与期望位移基本重合,补偿后二者线性度较高,显著提升了MFC致动柔性结构谐振状态下的动态定位和跟踪精度,证实了所提出动态迟滞模型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下柔性结构
谐振
动态迟滞
宏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前馈补偿
Keywords
underwater flexible structure
resonant
dynamic hysteresis
macro fiber composite(
mfc
)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M619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FC致动器的动态迟滞模型辨识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
4
8
作者
卢荣华
陈特欢
娄军强
崔玉国
机构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1-3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03217,5150523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F030003)
+2 种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610112)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100)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839158)。
文摘
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柔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但MFC致动器驱动的柔性臂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系统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解决经典PI迟滞模型的缺陷(对称性);该模型基于经典PI迟滞模型,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获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迟滞模型辨识结果表明,改进PI迟滞模型对MFC致动器的迟滞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误差的16.06%降到5.58%。另外,建立系统的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线性动态特性,并与改进PI迟滞模型串联得到组合模型,解决纯迟滞模型仅能描述低频、准静态情况下的迟滞特性问题。在前馈补偿下,对MFC致动的柔性臂进行正弦波轨迹跟踪试验,测得补偿后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吻合,跟踪精度达到93.62%以上。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改进PI迟滞模型、离散传递函数模型及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压电
宏
纤维
(
mfc
)
迟滞非线性
双极性非对称
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
离散传递函数模型
前馈补偿
Keywords
macro fiber composite(
mfc
)
hysteresis nonlinearity
bipolar asymmetry
improved Prandtl-Ishlinskii(PI)hysteresis model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H21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2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FC驱动主动反射器形面的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
被引量:
3
9
作者
卢志荣
王晓明
周文雅
机构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5-3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10209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1885)。
文摘
利用智能压电作动器可实现反射面天线的形面主动调整,提升形面精度和信号传输性能。常规的静态形面控制策略仅能估计作动器的末端电压值,实际电压加载过程易引发柔性反射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和残余振动,难以实现高精度动态形面控制效果,且影响系统稳定性。为此,该研究以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驱动的抛物面形反射器为对象,研究有限时间的动态形面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模型推导控制方程,并将控制问题转化为有限时间的时变LQ终端控制和跟踪控制问题,进而通过求解微分Riccati方程组(differential Riccati equations, DREs)得到反馈–前馈时变控制律。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算法,可实现连续、平滑的反射器动态形面调整效果,避免了电压加载过程激发的结构附加振动,可有效提升这类主动反射器的静态、动态控制性能。
关键词
主动反射器
形面控制
宏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附加振动
有限时间
Keywords
active reflector
shape control
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
)
incidental vibration
finite time
分类号
V41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S_oC3的MFC驱动系统
10
作者
张本锋
李华峰
狄思思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9-173,2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25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PSoC3的用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驱动控制器。根据MFC对驱动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R2110的DC-DC驱动电源,供电电源输出最高电压为500V。主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全桥逆变拓扑结构,实现电源的直流偏置功能。同时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驱动信号波形更接近纯正的正弦波形,谐波成分大大减小。将设计的驱动器应用于MFC仿生鱼尾,实验表明电路功耗小,匹配网络适用性强。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PSoC3
供电电源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
直流偏置
Keywords
macro fiber composite(
mfc
),PSoC3,power supply,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technology,DC bias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FC在水中摆动时输出开路电压幅值研究
11
作者
胡一博
陈卫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6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319)。
文摘
利用柔性压电材料从流体的流动中获取能量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压电特性,建立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FC压电纤维片的压电输出机理得出影响MFC压电纤维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大小的因素。最后设计搭建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的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MFC压电纤维片在不同摆动频率下的压电特性。结果表明,在摆角幅值为10°,摆动频率为1.75 Hz时,MFC的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取得最大值(600 mV),继续增大摆动频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逐渐减小。
关键词
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
mfc
)
摆动模型
压电
特性
试验研究
试验台
Keywords
piezoelectric fiber composites(
mfc
)
swing model
piez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experimental study
test bed
分类号
TN3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模拟及其试验研究
黄丹丹
陈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宏压电纤维致动的水下推进器性能及机理
林煌旭
任枭荣
娄军强
贾振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MFC的复合型仿生鱼尾的振动性能
官源林
李华峰
杨熙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压电舵机动态迟滞建模与带有鲁棒干扰观测器的两自由度控制
张臻
辛峰
周克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MFC的地铁轨道振动能量收集研究
谢伟平
陈谣
王先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均一化模型的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
盛贤君
周少征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压电致动的谐振式水下柔性结构动态迟滞建模及前馈补偿
王泽锴
娄军强
陈特欢
邓益民
崔玉国
魏燕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MFC致动器的动态迟滞模型辨识及补偿控制
卢荣华
陈特欢
娄军强
崔玉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MFC驱动主动反射器形面的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
卢志荣
王晓明
周文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PS_oC3的MFC驱动系统
张本锋
李华峰
狄思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MFC在水中摆动时输出开路电压幅值研究
胡一博
陈卫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