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坤飞 张松 +3 位作者 熊武 袁佛良 吴淑献 潘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77,共3页
目的介绍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 目的介绍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 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 BHL恢复到30.3±8.0 d 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 d 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保留骨桥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名保 赵海亮 +1 位作者 柴福 邱书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并用自体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IBM术式,清除病变后自体外耳道后壁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 目的探讨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并用自体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IBM术式,清除病变后自体外耳道后壁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及听力重建,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水平,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和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1个月,干耳时间3-14周,平均6.7周;鼓膜穿孔愈合率92%(46/50耳),3耳因术后感染及1耳胆脂瘤上皮残留导致鼓膜穿孔不愈,经再次手术愈合。患耳的气导平均纯音听力(pure tone average,PTA)由术前53.7±6.9 d BHL提高到术后36.3±9.1d BHL,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由术前26.4±7.3 d BHL缩小到术后15.0±4.2d BHL,手术听力提高成功率(术后PTA-ABG≤20d BHL)为72%(36/50耳)。结论 IBM术式保留的"骨桥"对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骨片和鼓膜移植物起到支撑作用,结合上鼓室外侧壁重建保持了中上鼓室含气腔和正常外耳道后壁形态结构,减少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是中耳乳突手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鼓室重建 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德旭 冯勃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89-291,共3页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同时也是治疗上存在问题较多的疾病之一,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改善中耳及外耳道的生理结构和听觉功能,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本...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同时也是治疗上存在问题较多的疾病之一,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改善中耳及外耳道的生理结构和听觉功能,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术式的手术方法、适应症的选择和胆脂瘤复发及处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 适应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嵌合修复上鼓室外侧壁在乳突切开鼓室成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龙瑞清 高竞逾 +3 位作者 杨晶 贾峰峰 阮标 刘卓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CWU)中取用大块完整耳甲腔软骨行嵌入式方法修复上鼓室外侧壁缺损治疗外耳道后壁及/或上鼓室外侧壁明显破坏的中耳胆脂瘤疗效。方法 35例(共37耳)伴有外耳道后壁及/或上鼓室外侧壁明显破坏的中耳胆... 目的探讨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CWU)中取用大块完整耳甲腔软骨行嵌入式方法修复上鼓室外侧壁缺损治疗外耳道后壁及/或上鼓室外侧壁明显破坏的中耳胆脂瘤疗效。方法 35例(共37耳)伴有外耳道后壁及/或上鼓室外侧壁明显破坏的中耳胆脂瘤在CWU术中取用大块完整耳甲腔软骨修复盾板缺损且同期行鼓室成形。总结手术技术要点,观察术后干耳时间、鼓膜愈合等相关情况;纯音测听检查比较手术前后言语相关频率平均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G)值;声导抗检查统计分析外耳道容积值、声顺值以及A型曲线鼓室导抗图出现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3±7.5月。术后相关情况:平均干耳时间(23.47±11.76)d;鼓膜完全愈合34耳(34/37,91.89%),3例未愈合者中央性穿孔1耳,前下象限边缘性裂隙状愈合不良2耳;面瘫(0/37,0.00%);外耳道狭窄(0/37,0.00%);未发生上鼓室内陷袋(0/37,0.00%)。术后12月,0.5、1、2kHz平均气导听阈较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4.13±6.82dBHL,57.72±10.37dBHL,P=0.000, P<0.01),ABG值较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13.57±7.59dBHL,27.46±6.35dBHL,P=0.000, P<0.01);共有23耳行声导抗检查,平均外耳道容积1.73±0.61ml,平均声顺值为0.76±0.49ml,共计A型曲线鼓室导抗图15耳(15/23,65.22%),C型曲线4耳(4/23,17.39%),B型曲线4耳(4/23,17.39%。结论 CWU术中尽量保存和利用残存硬壁结构,采用大块完整的耳甲腔软骨嵌于上鼓室外侧壁修复缺损,能更好地维持外耳道及中耳解剖及生理功能,防止上鼓室内陷袋形成,是中耳乳突手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鼓室外侧壁 缺损 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软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中耳炎术中应用不同材料外耳道壁重建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新义 刘艳 +1 位作者 李大健 薛令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在胆脂瘤中耳炎低壁式乳突切开术中,应用不同材料行外耳道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达到提高听力和避免复发的目的。方法对94例(94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分别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于低壁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 目的观察在胆脂瘤中耳炎低壁式乳突切开术中,应用不同材料行外耳道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达到提高听力和避免复发的目的。方法对94例(94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分别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于低壁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其中应用带蒂颞肌骨片53例(耳),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41例(耳)。结果所有重建的外耳道壁基本接近正常生理形态,无外耳道闭锁或塌陷。术后1.5 ̄2.5月左右移植筋膜表面基本鳞状上皮化,并保持干耳。术后听力骨片组骨气导差平均20.86dBHL,其中<20dB25耳,20 ̄30dB19耳,>30dB9耳,术后骨气导差缩小在10dB以上者42例(占79.25%);软骨组骨气导差平均21.23dBHL,其中<20dB21耳,20 ̄30dB14耳,>30dB6耳,术后骨气导差缩小在10dB以上者33例(占80.49%)。组间分析χ2=0.221,P>0.05,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库存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修复重建外耳道,两者均取材方便、血运良好,不易坏死及萎缩,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外耳道形态,且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炎 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外耳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奉徽 朱琳 +3 位作者 邬红霞 欧阳曦 陈弢 康厚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49耳)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病程≥3个月,经鼓膜穿刺、置管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无效,颞骨CT示中耳乳突继发软组织病变)且行中耳乳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颞骨CT...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49耳)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病程≥3个月,经鼓膜穿刺、置管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无效,颞骨CT示中耳乳突继发软组织病变)且行中耳乳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颞骨CT提示中耳病变范围不同分为两组:(1)上鼓室入路组16耳,病变局限于鼓室、鼓窦,行显微镜下上鼓室切开+鼓室成形术,其中3耳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9耳行鼓室置管术;(2)乳突入路组33耳,病变侵及乳突,行显微镜下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其中7耳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18耳行鼓室置管术,6耳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年复查纯音听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上鼓室入路组5耳为胶冻样粘稠分泌物填塞上鼓室,炎性肉芽7耳,胆固醇肉芽肿3耳,鼓室硬化1耳;乳突入路组炎性肉芽16耳、胆固醇肉芽肿15耳、鼓室硬化2耳;术后1年复查,上鼓室入路组言语频率平均气导阈值从术前39.2±15.1 dB HL恢复到术后28.2±12.1 dB HL(P=0.0303),有效率87.5%(14/16);乳突入路组从术前56.1±22.4 dB HL恢复到术后37.3±15.6 dB HL(P=0.002),有效率84.8%(28/33);两组总有效率85.7%(42/49)。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术前可根据颞骨CT提示中耳病变范围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术中切除病变同时应注重鼓室通气系统功能的重建,结合鼓室病变、鼓膜情况及咽鼓管功能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切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