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感知与视点难题——“完整电影”先期形态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燕菊 朱晓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7,共5页
“完整电影”这一概念,初见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研究。于果•明斯特伯格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文中讨论电影声音和空间幻觉时,就已涉及这一话题。鲁道夫•阿因海姆在1938年的《新拉奥孔》一文中,首次使用“完整电影”这一概念。20世... “完整电影”这一概念,初见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研究。于果•明斯特伯格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文中讨论电影声音和空间幻觉时,就已涉及这一话题。鲁道夫•阿因海姆在1938年的《新拉奥孔》一文中,首次使用“完整电影”这一概念。20世纪40年代,安德烈•巴赞又以《完整电影的神话》,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专门论述。[1]虽然阿因海姆与巴赞使用“完整电影”的视角不同、语境不同,观点也有差异,但有基本共识,即电影技术的发明、发展是源于人类希望完整再现外部世界的本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电影 空间幻觉 拉奥孔 安德烈 电影声音 电影 巴赞 外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想象·语言:“完整的电影”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共6页
电影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着"完整的电影",爱因汉姆对电影不同技术手段结合问题的思考,时至今日仍有意义。无论技术如何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都不是为了纯粹复现现实,而是拓展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完整的电影"本身并不... 电影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着"完整的电影",爱因汉姆对电影不同技术手段结合问题的思考,时至今日仍有意义。无论技术如何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都不是为了纯粹复现现实,而是拓展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完整的电影"本身并不破坏想象的完型,技术是中性的,它对电影时空进行补充的同时,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技术补充的关键在于能否构成电影语言,形成统一的艺术逻辑。我们无须建立"电影是什么"的完美标准,电影的存在先于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电影 电影技术 想象 电影语言 存在先于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电影审美特点与发展趋势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智华 崔文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共6页
本文所论述的网络电影主要指时长在60分钟或者60分钟以上,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且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即“网络大电影”。2014年,中国全网发布网络大电影450余部,随后,网络大电影创作数量激增。2017年,... 本文所论述的网络电影主要指时长在60分钟或者60分钟以上,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且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即“网络大电影”。2014年,中国全网发布网络大电影450余部,随后,网络大电影创作数量激增。2017年,中国全网全年度发布网络大电影1892部[1]。2018年获得龙标的网络大电影超过140部,较2017年增长100余部。2019年中国网络电影数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提高,标志着网络电影的整体制作品质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电影 网络电影 电影审美 完整电影 创作数量 特点与发展 互联网 整体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