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元感知与视点难题——“完整电影”先期形态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燕菊
朱晓峰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7,共5页
-
文摘
“完整电影”这一概念,初见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研究。于果•明斯特伯格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文中讨论电影声音和空间幻觉时,就已涉及这一话题。鲁道夫•阿因海姆在1938年的《新拉奥孔》一文中,首次使用“完整电影”这一概念。20世纪40年代,安德烈•巴赞又以《完整电影的神话》,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专门论述。[1]虽然阿因海姆与巴赞使用“完整电影”的视角不同、语境不同,观点也有差异,但有基本共识,即电影技术的发明、发展是源于人类希望完整再现外部世界的本能。
-
关键词
完整电影
空间幻觉
拉奥孔
安德烈
电影声音
《电影》
巴赞
外部世界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技术·想象·语言:“完整的电影”辨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邵猛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共6页
-
文摘
电影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着"完整的电影",爱因汉姆对电影不同技术手段结合问题的思考,时至今日仍有意义。无论技术如何丰富电影的表现手段,都不是为了纯粹复现现实,而是拓展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完整的电影"本身并不破坏想象的完型,技术是中性的,它对电影时空进行补充的同时,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技术补充的关键在于能否构成电影语言,形成统一的艺术逻辑。我们无须建立"电影是什么"的完美标准,电影的存在先于本质。
-
关键词
完整的电影
电影技术
想象
电影语言
存在先于本质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中国网络电影审美特点与发展趋势审视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智华
崔文龙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编号:17ZD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所论述的网络电影主要指时长在60分钟或者60分钟以上,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且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即“网络大电影”。2014年,中国全网发布网络大电影450余部,随后,网络大电影创作数量激增。2017年,中国全网全年度发布网络大电影1892部[1]。2018年获得龙标的网络大电影超过140部,较2017年增长100余部。2019年中国网络电影数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提高,标志着网络电影的整体制作品质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
关键词
网络大电影
网络电影
电影审美
完整电影
创作数量
特点与发展
互联网
整体制作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