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刑法中量刑规定的立法构想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学相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完善刑法中量刑规定的立法构想胡学相我国刑法在量刑这一节中就量刑的根据及量刑的适用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对司法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中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这些规定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 完善刑法中量刑规定的立法构想胡学相我国刑法在量刑这一节中就量刑的根据及量刑的适用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对司法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中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这些规定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不仅规定不全面,而且也不尽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社会危害性 法定最低刑 完善刑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 量刑根据 刑罚个别化原则 我国刑法 法定刑 加重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的界定与刑法完善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宪权 吴允锋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59-66,共8页
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认定应结合专利法规进行认定。假冒他人专利不应包括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情形,其与冒充专利有本质上的差异。假冒他人专利实质就是将一项本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假冒成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 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认定应结合专利法规进行认定。假冒他人专利不应包括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情形,其与冒充专利有本质上的差异。假冒他人专利实质就是将一项本不享有专利权的产品或方法假冒成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我国假冒专利罪规定的行为方式仍过于狭窄,今后刑法修改应将冒充专利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 刑法完善 客观行为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行贿犯罪的刑法完善 被引量:2
3
作者 郝金 张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5-79,90,共6页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我国行贿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与之协调并趋于完善, 但也要充分考虑国内立法现实和国情。笔者不主张完全按照《公约》的规定设置新的罪名, 而是首先要在我国刑法中现有的行贿罪名范围内进行构成要件及法...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我国行贿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与之协调并趋于完善, 但也要充分考虑国内立法现实和国情。笔者不主张完全按照《公约》的规定设置新的罪名, 而是首先要在我国刑法中现有的行贿罪名范围内进行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补充和修改, 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在此观念基础上, 笔者建议将我国刑法中行贿犯罪的主观方面修改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通过不正当程序获取利益"; 在客观方面补充行贿方式为"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扩大贿赂范围为"不正当好处"、正确评价数额的作用; 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 制定专门的《预防腐败法》, 构建行贿犯罪预防的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行贿犯罪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历史流变、犯罪本质及刑法完善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庆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205,共17页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经历过三次变革:在建章立制时期,《刑法》设立了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为刑事司法规制操纵行为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法律变更时期,《刑法》修改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行为要件,确立了操纵证券、...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经历过三次变革:在建章立制时期,《刑法》设立了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为刑事司法规制操纵行为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法律变更时期,《刑法》修改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行为要件,确立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制度架构;在刑法体系建构时期,《刑法》补充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行为模式,确立了以《刑法》为中心,以司法解释和立案规定为补充的刑事法治体系,明确了定罪、量刑的基本要件。在上述变革过程中,刑法的修订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刑法的适用也呈现出对行政违法性的依附性特征,这主要源于理论和实务中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本质认识不足。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本质是行为人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人为控制或影响证券、期货市场行情。围绕这一本质特征,现有的司法解释仍需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将“跨现货、期货市场操纵”修改为“跨市场操纵”;第二,将滥用程序化交易设备的操纵行为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示;第三,取消以违法所得作为入罪条件的规定,保持操纵行为入罪标准的一致性。在未来时机成熟时,通过《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对上述修改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历史流变 犯罪本质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新秩序和刑法的发展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0,共3页
我国现行刑法诞生于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1979年,因此,它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烙印,然而,现时的形势却是,产品经济已被抛弃,商品经济重被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刑法学界的人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发展完善我国的现行刑法,使它同... 我国现行刑法诞生于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1979年,因此,它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烙印,然而,现时的形势却是,产品经济已被抛弃,商品经济重被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刑法学界的人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发展完善我国的现行刑法,使它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刑法 完善刑法 刑法 犯罪概念 刑法保护 我国刑法 情节严重 发展完善 国家工作人员 国际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完善的二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阮方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42-49,共8页
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完善的二个问题阮方民一、反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规范完善的立法技术立法技术,不单纯是一个具体的立法技巧和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反映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严密和完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保证正确适用法律... 惩治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完善的二个问题阮方民一、反不正当竞争犯罪刑法规范完善的立法技术立法技术,不单纯是一个具体的立法技巧和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反映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严密和完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保证正确适用法律的客观法则问题。科学的立法技术,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犯罪 商业秘密罪 刑法完善 虚假广告罪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刑法规范 招标投标 危险犯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计算机犯罪刑法完善之构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秋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2,共2页
我国在目前的刑事法律中对计算机犯罪做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打击计算机犯罪的现实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通过增加计算机犯罪若干新罪名、科学设置计算机犯罪的行为方式等手段予以完善。
关键词 计算机犯罪 网络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敏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1,共5页
网络作品传播面临易受侵害的风险:新型侵权行为方式不断出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非营利型侵权案件频频发生,网络传播侵权后果的认定更加复杂、困难。刑法介入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在于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 网络作品传播面临易受侵害的风险:新型侵权行为方式不断出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非营利型侵权案件频频发生,网络传播侵权后果的认定更加复杂、困难。刑法介入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在于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多发性及其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我国刑事立法应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在犯罪行为中新增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将危害严重的帮助行为单独论罪;应当考虑网络著作权犯罪司法认定的特殊性,在保留"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要件的同时,以"侵权作品的数量"辅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作为该罪的定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著作权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俊平 孙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对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的认定,需要明确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刑法性质以及正确理解和把握"以营利为目的"的要件。我国《刑法》没有明确把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保护视野,其保护对象的范围明显过窄,且既有规范设计不合理。... 对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的认定,需要明确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刑法性质以及正确理解和把握"以营利为目的"的要件。我国《刑法》没有明确把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保护视野,其保护对象的范围明显过窄,且既有规范设计不合理。这些缺陷必须予以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犯罪认定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应增设自觉改造刑
10
作者 毛艳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7-70,共4页
全面系统地修改补充刑法的工作已在全国展开。从理论上对我国现行刑法的修改补充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刑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我国刑罚种类的修改补充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重新犯罪 我国刑法 犯罪思想 犯罪分子 完善刑法 刑罚种类 犯罪性质 预防犯罪 刑事犯罪 教育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视野下的走私药品行为及其入罪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2,共3页
当前走私药品行为呈泛滥的态势,其不仅危害国家税收征管制度和药品进出口监管制度,而且严重冲击国内药品产业,危害公民身体健康。我国现有走私犯罪罪名体系尚无法对走私药品行为进行有效制裁,将走私药品行为纳入其他罪名进行规制的司法... 当前走私药品行为呈泛滥的态势,其不仅危害国家税收征管制度和药品进出口监管制度,而且严重冲击国内药品产业,危害公民身体健康。我国现有走私犯罪罪名体系尚无法对走私药品行为进行有效制裁,将走私药品行为纳入其他罪名进行规制的司法尝试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为了加大对走私药品行为的制裁和预防力度,有必要在《刑法》中设置走私药品罪这一独立罪名,明确该罪的入罪标准、犯罪对象、犯罪主体、刑罚处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走私 社会危害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5期51-55,共5页
当前由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可能引发各类社会风险的负面因素不断增多。网络谣言的本质是虚假信息,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传统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已成为引发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在刑法现有规定基础上,建议增设... 当前由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可能引发各类社会风险的负面因素不断增多。网络谣言的本质是虚假信息,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传统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已成为引发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在刑法现有规定基础上,建议增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罪",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严格网络谣言犯罪的司法认定,通过社会调查、评估的方式综合认定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防止刑法打击范围过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网络谣言 刑法完善 司法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的刑法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志刚 《政法论丛》 2010年第2期28-40,共13页
"微软黑屏事件"引发了众多的社会思考,实质上这是一种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对于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损害行为,此种企业"私力救济"型非法制裁个人用户的行为在过去20年内屡次发生,微软公司的行为只是再一次引... "微软黑屏事件"引发了众多的社会思考,实质上这是一种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对于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损害行为,此种企业"私力救济"型非法制裁个人用户的行为在过去20年内屡次发生,微软公司的行为只是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严重的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由刑法对其进行评价。对于现行刑法体系下如何应对和制裁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并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层面上来思考信息资料保护体系上的平等原则,进而思考将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单独入罪化的可能性,有着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技术保护措施 刑事责任入罪化 刑法完善 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和适用刑法第112条?
14
作者 吕继贵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9-11,共3页
我国刑法第112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1983年9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 我国刑法第112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1983年9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该罪的内容及法定刑作了修改补充。《决定》称:“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或者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这对进一步完善刑法第112条规定和指导司法机关的实践,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物 适用刑法 民用枪支 社会治安 犯罪对象 严重危害 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 完善刑法 国家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腐作品的价值取向看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
15
作者 漆昌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近来,《生死抉择》、《国家公诉》、《黑洞》、《绝对权力》等反腐败题材的影视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些反腐败影片在广大观众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热望与关心。在这些影片... 近来,《生死抉择》、《国家公诉》、《黑洞》、《绝对权力》等反腐败题材的影视片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些反腐败影片在广大观众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热望与关心。在这些影片揭露的腐败现象中,商业贿赂是一个比较新的腐败现象。本文首先界定商业贿赂的概念及特点,然后针对我国刑法现有关于商业贿赂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商业贿赂 概念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经济学视角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灿平 温新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3,共8页
最新国家法治政策对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食品安全类犯罪的核心罪名且有关司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有必要从法经济学角度考虑该罪的立法完善。因该罪保护法益的实质性转变,有必要将其调整至... 最新国家法治政策对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食品安全类犯罪的核心罪名且有关司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有必要从法经济学角度考虑该罪的立法完善。因该罪保护法益的实质性转变,有必要将其调整至“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犯罪构成中行为主体应扩展至“经营者”、保护对象应细化至“孕妇”,并可匹配特定情形下的“非法持有危害食品安全的原料或添加物罪”。相关刑罚体系设计更应关注惩罚的效率与效益,可将过去的“自由刑为主,财产刑和生命刑为辅”的配置,调整为“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主,生命刑为辅”的布局,适时规定更为明晰的职业禁止刑罚,对牟利动机明显的犯罪者加大罚金等财产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罪名的立法完善 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经济学中的威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完善惩治经济欺诈行为的刑事立法
17
作者 赵新河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73-75,101,共4页
论完善惩治经济欺诈行为的刑事立法赵新河一经济欺诈行为指在经济活动中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牟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根据行为人主观目的及故意内容之不同,可将该类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 论完善惩治经济欺诈行为的刑事立法赵新河一经济欺诈行为指在经济活动中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牟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根据行为人主观目的及故意内容之不同,可将该类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目的的欺诈行为,这就是刑法中的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诈行为 虚假陈述 非法占有 诈骗罪 诈骗犯罪 刑事立法 金融欺诈 经济欺诈犯罪 刑法完善 社会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中的法条竞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兴培 陆敏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3-39,共7页
法条竞合是刑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法条竞合更为集中。本文旨在透视产生法条竞合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法条竞合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睿英 李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随着环境污染犯罪的高发,环境污染中的单位犯罪及单位共同犯罪引发讨论,环境刑法没有确立环境法益保护和切实恢复环境的立法目的,在环境犯罪的刑法适用中存在按照自然人犯罪追责比例过高,单位犯罪及共同犯罪罪名适用狭窄、多元化惩罚机... 随着环境污染犯罪的高发,环境污染中的单位犯罪及单位共同犯罪引发讨论,环境刑法没有确立环境法益保护和切实恢复环境的立法目的,在环境犯罪的刑法适用中存在按照自然人犯罪追责比例过高,单位犯罪及共同犯罪罪名适用狭窄、多元化惩罚机制缺位等问题。立法上应确立污染环境犯罪的危险犯、确认故意和过失的主观罪过、建立多元化惩罚机制;司法上罪过认定引入严格责任原则,按所属职责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单位犯罪 刑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