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预报(PP)方法在广东冬半年海面强风业务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良勋 程正泉 +1 位作者 张兵 胡斯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93,共9页
在进行大量普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 ,将最近 1 0年历史天气图的地面气压和有关海面强风代表站的风场资料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报文的 1 .2 5°× 1 .2 5°格点分布上进行客观分析 ,对比传统的以关键区域划分冷空气入侵路... 在进行大量普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 ,将最近 1 0年历史天气图的地面气压和有关海面强风代表站的风场资料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报文的 1 .2 5°× 1 .2 5°格点分布上进行客观分析 ,对比传统的以关键区域划分冷空气入侵路径与广东海面强风的关系 ,提出了一套与广东冬季海面强风关系更密切、作用更直接的地面关键区气压场分布特征进行客观定量的分型 ;根据梯度风原理 ,用经验加统计的因子挑选方法 ,形成了一套应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适用于广东海面强风预报的完全预报 (PP)方法。检验和业务试用结果均表明 :该方法对广东的海面强风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预报 PP法 数值产品释用 海面强风 地面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偏北强风分析及经验预报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燕波 《海洋预报》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本文首先对北部湾海面强风的气候概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然后对偏北强风的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初步归纳偏北强风的主要预报指标;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近20年的分析场资料选取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用完全预报方... 本文首先对北部湾海面强风的气候概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然后对偏北强风的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初步归纳偏北强风的主要预报指标;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近20年的分析场资料选取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用完全预报方法分秋、冬、春三个季节建立强风定量预报模式,模式经过试报检验效果较好,已投入业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强风 气候概况 成因 完全预报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0hPa温度在朝阳地区最低气温预报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鹏飞 于跃 +4 位作者 郭佰汇 毕明林 吴丹 陈硕 包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71-273,275,共4页
利用NCEP/NCAR逐6 h的850 hPa温度再分析资料,采用双线性插值法(BI)计算出朝阳、北票、叶柏寿、凌源、喀左5个观测站的2:00、8:00、14:00、20:00 4个时次850 h Pa的温度值,与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日最低气温建立相关性,并对地面观测资... 利用NCEP/NCAR逐6 h的850 hPa温度再分析资料,采用双线性插值法(BI)计算出朝阳、北票、叶柏寿、凌源、喀左5个观测站的2:00、8:00、14:00、20:00 4个时次850 h Pa的温度值,与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日最低气温建立相关性,并对地面观测资料按照相关分析和相关检验原理对预报方程进行因子初选,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使用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850 h Pa温度和中央气象台指导产品的气象要素资料对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分月建立的朝阳地区温度预报多元回归方程对于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预报准确率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0 hPa温度 最低气温 完全预报方法 双线性插值法(BI) 预报模型 辽宁朝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天气预报的效果与预报估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宗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本文介绍美国天气预报的效果与对预报的估价。根据检验美国国家天气局从1967年到1985年逐日天气预报的效果表明,目前的预报水平明显高于15到20年前的预报水平。特别是客观预报效果明显的提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预报的估价是一个很复杂... 本文介绍美国天气预报的效果与对预报的估价。根据检验美国国家天气局从1967年到1985年逐日天气预报的效果表明,目前的预报水平明显高于15到20年前的预报水平。特别是客观预报效果明显的提高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预报的估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气象预报正确与否的得失估价及给经济带来获益或损失的经济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水平 气象预报 预报效果 客观预报 概率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 完全预报 预报结果 春小麦产量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旬降水气温预报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静 保广裕 徐月顺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和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14个气象站1981年~2010年的旬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分析了铁路沿线逐旬强降水、高温及低温灾害性天气的特征,采用PP方法设计思路,以逐步回归为因子分析方法,研制了青藏铁路沿... 本文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和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14个气象站1981年~2010年的旬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分析了铁路沿线逐旬强降水、高温及低温灾害性天气的特征,采用PP方法设计思路,以逐步回归为因子分析方法,研制了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逐旬降水、气温滚动预报方程,在2011年7月~年12月进行了业务试运行,并于2012年3月对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开展铁路沿线旬专题预报服务及灾害防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完全预报方法 逐步回归 旬降水气温 青藏铁路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