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小结节电视胸腔镜术前辅助定位技术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张致远 +2 位作者 苏天昊 金龙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术前辅助定位肺小结节可有效提高电视胸腔镜切除术(VATS)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但相关技术选择尚存在争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肺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介入放射学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针对肺小结节... 术前辅助定位肺小结节可有效提高电视胸腔镜切除术(VATS)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但相关技术选择尚存在争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肺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介入放射学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针对肺小结节VATS术前辅助定位技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英坤 庞宁 +5 位作者 马超群 樊榕榕 刘一 刘彦国 黄琳 张晓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4-770,共7页
目的对胸外科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3年3月1日—5月31日接受VATS且至少存在1种合并症的患者,临床药师采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V 9.1)对DRPs进行评价,并... 目的对胸外科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患者术前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3年3月1日—5月31日接受VATS且至少存在1种合并症的患者,临床药师采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V 9.1)对DRPs进行评价,并分析发生(或潜在)DRP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00例,其中174例共涉及DRPs 200次。最常见的DRPs是治疗安全性问题(47.50%),其次是治疗有效性问题(46.00%)和其他问题(6.50%)。产生问题原因最多的是药物选择原因(33.83%),其次是其他原因(33.33%)和患者相关原因(19.90%)。针对DRPs进行了367次干预,干预手段最多的是药物层面(55.86%),其次是医生层面(39.24%)和患者层面(3.54%)。最终96.00%的干预方案被接受,86.50%的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合并症、用药品种数、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在发生DRPs组与未发生DRP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用药品种数、BMI是胸外科VATS患者术前发生(或潜在)DRP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药师使用PCNE分类系统可有效评价胸外科VATS患者术前DRPs,合并症、用药品种数、BMI是术前DRPs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实践中应重点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以优化治疗策略,减少DRP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问题 电视胸腔手术 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二尖瓣手术近期临床结果单中心趋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3
作者 唐黎 赵旭 +3 位作者 陈灏 吴洪坤 罗永金 何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二尖瓣手术的141例患者...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手术(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二尖瓣手术的141例患者数据,将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42例)和传统手术组(99例)。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得到82例患者(每组41例),收集并对比了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住院死亡率等数据。结果: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前患者性别、年龄、纽约心功能分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方式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同期行房颤消融术[11(26.2)vs.26(26.2),P=0.583]。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4(33.3)vs.39(39.4),P=0.3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瓣阻断时间,微创手术组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22±48)min vs.(91±50)min,P=0.031],体外循环时间微创手术组也明显长于传统手术组[(180±73)min vs.(136±72)min,P=0.033]。术后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18.6(12.0,36.2)h vs.24.0(15.5,33.1)h,P=0.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1级,3(7.1)vs.7(7.1),2级,0(0)vs.2(2),3级,1(2.4)vs.9(9.1),P=0.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使用人工血液透析比较[1(2.4)vs.4(4),P=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输血量,微创手术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80,240)mL vs.400(200,600)mL,P=0.002]。2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vs.2(2),P=0.66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在一般特征(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时间[(165±73)min vs.(122±74)min,P=0.053]和主动脉阻断时间[(119±48)min vs.(98±52)min,P=0.073]微创手术组比传统手术组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输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120(80,240)mL vs.400(200,600)mL,P<0.001]。在住院30 d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人工血液透析需求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二尖瓣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近期临床效果上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尽管微创手术的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但其术后输血需求较低,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手术 胸腔辅助微创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神经冷冻术在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预防持续性肺漏气的应用
4
作者 孟庆宇 吴永坤 +1 位作者 王宇飞 郭占林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5-41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术式,术后持续性肺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影响VATS肺叶切除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目前临床上有很多防治术后...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术式,术后持续性肺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影响VATS肺叶切除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目前临床上有很多防治术后PAL的方法,但术后PAL发生率仍较高。膈神经冷冻术(phrenic nerve cryotherapy,PNC)通过可逆性抑制膈神经功能,诱导膈肌暂时性上抬,从而减小胸腔容积、促进脏壁层胸膜贴合,减少漏气。本研究探讨PNC在VATS肺叶切除术中预防术后PAL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10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两组患者均接受VATS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试验组术中额外行PNC。对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术中、术后指标及漏气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肺漏气发生率(31.5%vs 29.6%)和术后PAL发生率(20.4%vs 14.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从术中漏气测试试验到术后24 h肺漏气过程中,共有8例(32.0%)停止漏气,少于试验组的14例(46.7%);对照组从术后24 h肺漏气者进展为术后PAL过程中,共有6例(35.3%)停止漏气,少于试验组的8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膈肌上抬更为显著,并在术后3个月恢复,但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PNC联合积极肺修补可作为术中漏气高风险患者的重要干预手段,减少术后PAL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膈神经冷冻术 持续性肺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朱牡丹 张春兰 +1 位作者 施舟 沈方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持续输注对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持续输注对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n=46)和生理盐水组(C组,n=44)。L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插管后以2.0 m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输注。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和拔管后HR和MAP,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消耗量,单肺通气期间低氧发生率,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6和1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48 h恢复质量(QoR-40)评分,术后补救镇痛率,PACU期间恶心呕吐、寒战、谵妄和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L组插管后、切皮后和拔管后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明显缩短、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6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和术后2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 h QoR-40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PACU期间恶心呕吐、寒战、谵妄和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改善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消耗量降低,术后疼痛减轻,并且更快地苏醒和转回病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视频辅助胸腔手术 疼痛管理 术后恢复质量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2
6
作者 王兵 律方 +2 位作者 赵亮 杜闽军 高树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11,共9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NKI、VIP、ISI 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集时间涵盖2006年5月-2016年5月的有关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独立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共1,605例患者。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组(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81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7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手术时间(SMD=13.56,95%CI:4.96-22.16)、术中出血量(SMD=-33.68,95%CI:-45.70--21.66)、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SMD=-1.05,95%CI:-1.48--0.62)、胸腔引流量(SMD=-83.69,95%CI:-143.33--24.05)、术后疼痛程度(SMD=-1.68,95%CI:-1.98--1.38)、术后住院时间(SMD=-2.27,95%CI:-3.23--1.3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SMD=-0.48,95%CI:-0.80--0.17)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SMD=0.83,95%CI:0.54-1.29)、手术死亡率(SMD=0.95,95%CI:0.55-1.63)和1年复发率(RR=0.87,95%CI:0.34-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相当,但二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有差异。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全胸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完全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女性患者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
7
作者 徐亚杰 夏道林 +8 位作者 方兆晶 张文文 张勇 朱丽丽 许汝坤 李子萱 姜雪 刘慈宝 王晓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女性患者行双孔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择期行双孔VATS的女性患者150例,年龄18~4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排列区组... 目的探讨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女性患者行双孔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择期行双孔VATS的女性患者150例,年龄18~4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排列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与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L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于术前30 min接受术侧T_(4)及T_(6)节段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每位点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L组在手术医师完成胸腔内操作前在两切口对应肋间于胸腔镜直视下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各10 ml。主要指标:术后24 h内反弹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反弹性疼痛定义为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NRS评分≥7分)。次要指标:术后6、12、24、36、48及72 h NRS疼痛评分、术后72 h内羟考酮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首次按压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结果与T组比较,L组术后反弹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24及36 h 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72 h内羟考酮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QoR-40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采用胸椎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可降低年轻女性患者双孔VATS术后反弹性疼痛的发生,减少术后镇痛药消耗量,提高术后QoR-40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辅助胸腔手术 反弹性疼痛 女性 胸椎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彬 程云阁 董念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胸液引流量,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返流情况。结果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手术时间[(256.2±28.5)min vs.(251.2±30.0)min,t=1.312,P=0.191],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0±2.7)min vs.(39.4±2.7)min,t=1.709,P=0.089],心肺转流时间[(74.2±4.1)min vs.(73.7±4.9)min,t=0.846,P=0.399]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术后机械呼吸时间(716.4±79.1)min,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811.9±58.8)min(t=-10.657,P=0.000);监护室停留时间(26.2±3.6)h,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29.3±4.7)h(t=-5.640,P=0.000);术后住院时间(9.6±1.2)d,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10.9±2.5)d(t=-4.982,P=0.000);胸液引流量(328.1±83.2)ml,明显少于常规开胸组(561.3±143.9)ml(t=-14.978,P=0.000)。2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均无明显返流。结论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明显轻于常规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传统胸骨正中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双钢板与单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辛鹏鸽 牟亚汝 +5 位作者 丁奕名 牛泽永 周玉 宋国鑫 李爱武 王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可行性与手术经验, 并比较其与单钢板Nuss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矫形的66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可行性与手术经验, 并比较其与单钢板Nuss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矫形的66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临床资料(为双钢板组), 并与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单钢板Nuss手术的62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为单钢板组)进行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钢板移位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单钢板组相比, 双钢板组手术时间延长[(105.68±17.47)min比(87.42±15.83)min, t=6.184], 术后疼痛时间缩短[(3.21±1.00)d比(4.97±1.40)d, t=-8.193], 钢板移位发生率降低[ 0比8.06%(5/62), χ2=4.713], 疗效优秀率更高[93.94%(62/66)比82.26%(51/62), χ2=4.21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7.52±3.19)mL比(7.05±3.17)mL, t=0.830]、术后住院时间[(7.89±1.52)d比(8.31±1.46)d, t=1.561]、术后发热时间[(1.41±1.25)d比(1.71±1.15)d, t=-1.411]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4.24%(16/66)比25.80%(16/62), χ2=0.042]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安全、有效, 较单钢板Nuss手术, 有术后疼痛时间短、钢板移位发生率低、疗效更好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青少年 外科手术 NUSS手术 方法 电视胸腔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建东 左占杰 +2 位作者 张洪波 李伟 王坤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胸科医生选择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来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仍然没有随机试验来比较VATS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胸科医生选择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来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目前,仍然没有随机试验来比较VATS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临床疗效。为此,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早期NSCLC患者过程中的疗效,以期为今后对此两种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地检索5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Embase和ISI web of science,收集时间涵盖2010年1月-2016年2月的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NSCLC的所有文献。最后,纳入了拥有足够患者数量和放疗剂量的原创中英文研究成果。在校正了中位年龄和可手术患者人数之后,应用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比较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后早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结果纳入相同时期的14个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研究成果(包含3,482个患者)和19个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研究成果(包含3,997个患者)。VATS组中位年龄和随访时间分别为64岁和43.4个月,SBRT组中位年龄和随访时间分别为74岁和29.5个月。VATS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总生存率分别为93.5%、84.9%、77.0%、76.3%。SBRT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总生存率分别为89.0%、73.3%、59.0%、36.7%。VATS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6%、88.6%、85.6%、75.6%。SBRT组校正前1年、2年、3年、5年平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3%、72.1%、64.9%、58.9%。然而,以中位年龄和可手术程度进行校正之后,预期VATS组1年、2年、3年、5年总生存率为94%、92%、84%、71%,预期SBRT组1年、2年、3年、5年总生存率为98%、95%、87%、83%。预期VATS组1年、2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为97%、94%、85%、75%,预期SBRT组1年、2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为88%、81%、74%、63%。结论在校正前,施以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临床表现(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不如施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但考虑到年龄与可手术程度,施以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年龄偏大,可手术程度偏低。以年龄和可手术程度进行校正后,我们发现两种疗法治疗早期NSCLC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没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生存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113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房渝 黄春 +2 位作者 李军 刘恒 秦治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切除纵隔肿瘤,尤其是大体积和侵袭性纵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VATS行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113例,男性51例,女...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切除纵隔肿瘤,尤其是大体积和侵袭性纵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VATS行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113例,男性51例,女性62例。年龄9~78岁(中位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线值1.5~13 cm(中位径线值4 cm)。记录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纵隔肿瘤均在VATS下完成,术中出血量10~800 m L(中位出血量100 m L),术后住院时间2~1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手术时间40~330 min(中位手术时间90 min)。统计分析指出直径〉6 cm的纵隔肿瘤共28例(占24.8%),围术期无死亡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相对于直径〈6 cm的肿瘤,直径〉6 cm的纵隔肿瘤手术时间延长(P〈0.001),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1),但术后住院时间未见明显延长。4例侵袭性纵隔肿瘤(3例恶性胸腺瘤和1例畸胎瘤)行VATS,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和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例复发。结论 VATS广泛应用于纵隔肿瘤的切除,同时大体积以及侵袭性纵隔肿瘤不是VATS的禁忌。在一定条件下,VATS对大体积以及侵袭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可以达到和传统开放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安全、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纵隔肿瘤 侵袭性 大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建伟 王建军 +1 位作者 王继云 李万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VAMT组手术时间短[(45±12)minvs(80±10)min,t=-11.356,P=0.000);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VAMT和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同,但VAMT比VATS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辅助小切口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P和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行单肺通气时对氧合作用及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晓明 江辉 +2 位作者 任俊清 孙晓东 伍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肺通气后15min(A2)、 患侧肺0cmH2OPEE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3)、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0 cmH2OPEEP后15min(A4)、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5)分别监 测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 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 VO2)并计算分流( Qs/ Qt)值。B组用10 cmH2OPEEP和10cmH2OCPAP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与A2相比,A3、A4和A5PaO2显著增加, Qs/ Qt值显著降低(P<0.05),但A3、A4、A5间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各时点的 各项指标变化与A组类同。结论 在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健肺使用PEEP、患肺使用CPAP 或联合使用PEEP和CPAP能提高患者手术中的氧合作用,降低 Qs/ Qt值;与5cmH2OPEEP和 CPAP比较,10cmH2OPEEP和CPAP不能进一步改善PaO2和 Qs/ Q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 CPAP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单肺通气 氧合作用 分流的影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源周 闫玉生 +3 位作者 胡佳 童健 陈群清 陈坤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38-344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介于28~76岁,施行肺叶切除者76例,全肺切除者4例;所有病例中,因故中转开胸手术5例。所有病例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肺癌切除率、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及手术安全性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仿;肋间神经冷冻耗时短,术后患者镇痛药应用剂量小或无需止痛药治疗。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遵循肺癌外科原则和手术安全要求下,具有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较肺癌常规开胸手术有明显优势;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止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辅助下小切口手术 肋间神经冷冻术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韦成信 刘永春 +1 位作者 黄健辉 曹健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plus minithoracotomy, VATM)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长切口置胸腔镜,探查胸内病变的部位.接近病变处做长5~8 cm切口,经肋间或肋床进胸...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plus minithoracotomy, VATM)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长切口置胸腔镜,探查胸内病变的部位.接近病变处做长5~8 cm切口,经肋间或肋床进胸,使用普通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探查、分离、止血、缝合等操作,实施VATM 43例. 结果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67 min.小切口长5~8 cm,平均6 cm.胸管引流时间2~5 d.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8 d,平均6 d.18例自发性气胸及胸腔积液者随访3~22个月,无复发.3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或楔形切除,随访5~20个月,无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6例晚期肺癌行单纯活检,术后行化疗及伽玛刀治疗,存活时间5~21个月. 结论 VATM应用范围广,创伤小,安全,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胸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附100例报告)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腾 李洋 +3 位作者 张科伟 高新亮 张克剑 刘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为其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切除手术(肺叶切除术和限局性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00例,对全部病例的临...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为其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科采用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切除手术(肺叶切除术和限局性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00例,对全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00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54.6±10.9)岁;成功行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2例,限局性肺切除术44例,4例分别因肺门黏连严重(1例)和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叶间肺动脉破裂2例,肺静脉破裂1例)而中转开胸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37例,平均手术时间(124±6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65)mL,平均胸腔引流时间(4.1±3.0)d,平均住院时间(8.3±3.6)d,术后无围术期并发症,无术后30d内死亡,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新方式,值得在胸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术 限局性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蓝岚 古妙宁 +2 位作者 叶靖 岑燕遗 陈少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VATS患者329例,围术期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疾病、术前肺功能及心彩超检查,单肺通气时间及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手术侧及手术...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VATS患者329例,围术期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疾病、术前肺功能及心彩超检查,单肺通气时间及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手术侧及手术切除范围,术后ICU入住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329例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为72例(21.88%),主要为术后肺渗出增加25例(7.6%)、肺炎23例(6.99%)和肺不张20例(6.08%)。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白蛋白水平、麻醉时间、ICU入住时间是VATS术后肺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术前白蛋白浓度,缩短麻醉时间和ICU入住时间能降低VATS术后肺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并发症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相关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运曾 金锋 王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25-528,共4页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脓胸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是公认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对于有明确纤维板形成的脓胸曾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近年来随...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脓胸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是公认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对于有明确纤维板形成的脓胸曾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有少量报道将胸腔镜技术用于脓胸的纤维板剥脱术,一些绝对的禁忌在逐渐被打破。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较,其在手术创伤、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尤其对老年患者和肺功能不佳者意义更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优化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有潜在风险,需要术者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和基于大量患者的反复练习摸索。我们必须严格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VAT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胸腔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5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述民 曲家骐 +2 位作者 侯维平 高昕 滕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1995年3月-2008年1月,对56例食管良性肿瘤施行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手术。在纤维胃镜辅助下,手术采用一个1.5cm左右胸腔...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1995年3月-2008年1月,对56例食管良性肿瘤施行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手术。在纤维胃镜辅助下,手术采用一个1.5cm左右胸腔镜进镜口加2个2cm左右操作孔或辅助腋下5cm左右小切口完成食管良性肿瘤摘除。结果54例顺利完成VATS(其中8例辅助小切口)食管良性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平滑肌瘤47例,间质瘤7例。1例因平滑肌瘤巨大,食管肌层破坏严重且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报告肿瘤生长活跃,1例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平滑肌瘤,均中转开胸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无手术期及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49例随访2-128个月,平均58.6月,无明显进食梗噎等症状出现或复发。结论VATS(或辅助小切口)食管良性肿瘤摘除术具有安全、彻底、有效、可行等特点,可作为食管良性肿瘤摘除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食管良性肿瘤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31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密 杨智峰 +2 位作者 许俊 黄朝林 倪正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行VATS的31例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清...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行VATS的31例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局限性结核性脓胸清除及纤维板剥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VATS均顺利完成,手术持续时间(2.5±1.1)h,术中出血量(275±97)ml,术后10~12d出院。术后第1、3、6个月CT扫描复查,显示残腔逐渐消失,肺膨胀良好。随访至2017年4月(最短4个月,最长3年)均无结核感染播散及复发。结论VATS治疗局限性结核性脓胸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胸腔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